打开APP

原长城沙龙智行 CEO 李鹏再创业,已获得投资

1、李鹏的新事业「为场景造车」的新型车企

汽车之心独家获悉,前长城汽车数字化执行官、仙豆智能 CEO、沙龙智行创始负责人李鹏已于今年 4 月秘密启动创业。

其创立的公司名为悠跑科技(U Power),该公司定义为「一家为场景造车的新型智能电动车公司」,总部位于上海,且在美国硅谷设立了办公室,公司目前已经搭建了近百人的团队。

公开信息显示,悠跑科技正在大肆招揽人才,热招职位超过 80 项,包括整车运动控制、底盘-悬架工程师、软件架构、车身内外饰等方向。

从在招职位以及该公司在招聘网站上发布的简介来看,这家公司将从智能电动车的底盘研发入手,为客户打造定制化车型。

悠跑科技认为可以将传统的「整车一体式开发」升级为「上下分体式开发」,重新定义汽车研发的顶层逻辑、技术形态和供应链。

该公司将通过硬件标准化、软件平台化、服务生态化、用户个性化的模式,赋能各类造车企业、出行平台、生活服务平台、商业运营空间等场景拥有者打造智能电动汽车。

为其提供基于 UP 超级底盘的车型定义、设计、开发和生产,极大降低智能电动汽车的准入门槛和造车周期。

简单理解就是,这家公司可为有不同场景需求的客户定制智能电动车型,可以是乘用车、物流配送小车,甚至还可以拓展到整个智能机器人领域。

从产品形态和商业模式来看,悠跑后续将为不同客户提供模块化的智能电动车底盘,甚至为其设计整车产品。

目前在全球市场也有类似模式的公司,包括美国上市公司的 Canoo(市值约 20 亿美元)、以色列的 REE Automotive,中国的易咖智车、PIX Moving 等等,都是从事模块化底盘、线控底盘的研发。

他们中既有面向乘用车的场景,也有面向无人配送的小车场景。

2、已完成天使轮融资:地平线余凯、头部 Tier 1 等站台

根据工商信息显示,悠跑科技有关的企业主要有 2 家:

  • 上海悠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于 4 月 19 日在上海嘉定注册,注册资本862 万人民币;

  • 优跑汽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5 月 27 日注册,注册资本100 万美元

目前悠跑科技已经拿到了企业先期运作的资金,接近完成 A 轮融资。

汽车之心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地平线创始人兼 CEO 余凯参与了悠跑科技的天使轮融资。

此外,悠跑科技的 A 轮将由经纬中国领投,真格基金、一家头部 Tier 1 和一家自动驾驶公司等将会跟投。

悠跑科技已经低调运作了 4 个月。

在合作伙伴方面,今年 7 月 7 日,悠跑科技已和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后续双方将在换电技术、线控底盘技术等方面展开合作探索。

知情人士透露,悠跑和凯翼汽车的合作,一方面为后续悠跑科技自研车型的生产制造铺路,另一方面也会将把智能电动汽车相关技术供应给凯翼汽车。

汽车之心还获悉,悠跑科技已与芯片厂商地平线达成合作,已成为其开放生态合作伙伴,未来有可能会在AI 芯片领域展开合作。

3、李鹏创业路:仙豆 - 沙龙智行 - 悠跑

在创立悠跑科技之前,李鹏已经在汽车与科技行业有二十余年的从业经历。

他曾在全球零部件巨头大陆汽车任职,担任大陆汽车信息娱乐及智能通讯业务单元中国区业务总监,又在 2018 年,加入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地平线,担任智能驾驶事业部总经理。

2018 年,长城汽车掌舵人魏建军找了一批行业人士交流车企的数字化转型,李鹏是其中之一。

当时李鹏提出的一版 3 - 5 年规划,打动了魏建军,「这个规划的大方向是面向智能化、数字化,车企该往哪个方向去走,包括前进的路线。」

2019 年初,李鹏加入长城,职务是长城汽车副总裁,但初期这一身份并未公开。

同年,李鹏创立出行科技公司「仙豆智能」,担任 CEO。

在股权层面,长城汽车与仙豆智能没有明确关系,但两者却紧密绑定,除了李鹏,仙豆智能多位高管同时也在长城任职。

2020 年 4 月,李鹏出任长城汽车数字化中心执行官,负责新设立的数字化中心,该数字化中心几乎囊括了所有汽车数字化业务,包括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数字化营销平台、数据中台、用户运营平台等。

2020 年 12 月,在长城汽车的一场智能驾驶战略发布会上,李鹏宣布卸任长城汽车数字化执行官一职,全心投入到沙龙智行项目中,所以李鹏也是长城沙龙智行的创始负责人。

只是好景不长,仅仅时隔 3 个月,长城汽车就宣布换帅,由原哈弗品牌总经理文飞升任沙龙智行 CEO,负责长城汽车沙龙智行的各项业务管理工作。

官方表示,此次高层变更,是出于公司战略发展需要。

李鹏也于同期从长城汽车离职。

当时相关媒体报道称,「李鹏出走很突然,他是属于个人决定,不过其中也可能掺杂着一些和集团层面的博弈。」

离开长城体系不久,李鹏便着手创立了悠跑科技。

在当下智能电动汽车造车浪潮下,这样一家「为场景造车的新型智能电动车公司」,能否讲好商业化故事,我们将持续跟踪。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汽车之心

本文地址: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相关内容
全部评论·0
暂无评论
我要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