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接连受挫,上汽的“灵魂”从何而来
在6月底,上汽刚刚因为不想“失去灵魂”而否定了和华为之间的合作,引发一众网友的热议。一个月之后的八月初,仅在几天时间内,上汽又接连和OPPO、中兴两家手机制造商签署合作协议,这不禁让我们发出疑问:华为是差哪儿了?
上汽销量速降,华为配不上?
作为国内汽车产业的巨头,上汽的傲娇是它拒绝和华为合作的重要理由之一。但在接连下滑的销量面前,上汽的这份自信还有多少支撑呢?
在刚刚过去的7月,上汽集团的整体销量同比下滑了23%,除去上汽大通和南京依维柯以外,均持下降趋势,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两大合资版块的下滑甚至到了47.76%和20.17%的程度,颓势十分显著。
其中,上汽大众作为合资版块的顶梁柱,7月的再次下滑无疑是对其今年整年销量的雪上加霜,因为自前6个月累计销量出现7.79%的跌幅后,7月销量的再次下滑,直接导致了其前7个月累计销量跌幅进一步扩大至了15.32%。而随着前7个月累计销量跌幅的扩大,上汽大众今年总销量将有可能是其三年来的最低谷,和一汽大众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
其实一直以来上汽集团对合资品牌的依赖就非常大,而上汽大众作为其重要的合资品牌更是肩负了重任。上汽大众也连续多年成为了国内乘用车销冠,从2016年到2019年,上汽大众连续4年突破200万辆,一时间风光无两。但进入2020年,上汽大众开始了速降,全年销量为150.55万辆,同比下滑24.79%。从此后这一昔日销量冠军风光不再,而上汽集团也因此没有了曾经的辉煌。
或许是因为以前的上汽集团过于依赖合资品牌,缺乏自身实力的支撑,所以在智能化转型过程中才会强调拥有自己的“灵魂”,选择拒绝华为。但目前,华为作为自动化驾驶第三方公司中比较成熟的代表,是车企争相合作的重点对象。另外,已经合作成功的车企都已经吃到了甜头,例如实现股票成倍增长的小康,和名声响当当的极狐阿尔法,都或多或少的因华为的名号而获取了想要的东西。
已经在该领域打响名号的华为在上汽面前却成为了被嫌弃的对象,OPPO和中兴到底有什么值得上汽如此念念不忘?
协同创新,掌握话语权
上汽率先官宣的合作对象是OPPO,这个以音乐手机定位风靡大江南北学生市场的手机品牌。当然,既然上汽选择它,当然不会是因为它在手机市场的成就。
据了解,上汽和OPPO的合作将主要在SOA应用服务生态方面开展,打造多场景跨终端的应用服务,助力高效触达用户。根据协议,OPPO应用服务框架将被引入车机端,进一步丰富车端生态。另外,OPPO应用服务开发者平台与上汽SOA开发者平台将实现跨域融合,聚集双方的开发者力量,共创全新生态商业模式。
在5G、人工智能、云计算的当下,互联网思维已经进一步“入侵”了造车企业,汽车智能化、电气化已经成了必然的趋势,而由于当前整车电子电器架构功能不集中,为产品的使用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就需要SOA的介入来解决。
SOA思维作为互联网行业重要的概念,在整车上的运用能够将汽车上各系统中核心的服务抽离出来,形成独立的服务中心,并加入调度中心对访问压力进行管控。简单来说,SOA能够将复杂的汽车结构简单化并且智能化,在未来汽车智能化不断发展,软件压力不断上升的情况下来说,SOA的价值将得到进一步的发挥。
而和OPPO签订协议不久后,8月9号上午,上汽又官宣了和中兴的合作。和OPPO的合作方向有相同的地方,但上汽和中兴的合作要更多样化,双方除了围绕汽车电子、5G产业、数字化等汽车智能趋势的必经之路以外,还将在品牌建设和企业管理等领域展开合作。
根据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瞄准“软件定义汽车”的发展趋势,主要在车用基础软件技术、基础硬件平台、云计算、智能网联领域共同推动自主创新,携手为用户打造拥有海量应用软件、千人千面体验、贴心入微服务的“软件汽车”。而在这场合作中,中兴在操作系统、基础软件、芯片、软件架构、算法能力及智能化平台领域均的深厚技术积累,以及5G技术、V2X网联等网络联接技术方面较强的技术能力和产品优势将推动这场“软件汽车”革命加速发展。
其实,中兴已经不是首次踏足汽车产业,从2008年到2016年,中兴从最开始作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为长安、吉利等多个用户提供车在信息终端,到通过收购珠海广通客车组建中兴智能汽车有限公司,中兴已经正式踏足了造车领域。同样,OPPO造车的心思虽然没有昭告天下,但也是司马懿之心,路人皆知。
作为两家“有造车心,无造车力”的手机制造商,OPPO和中兴对于上汽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伙伴,“共创”二字体现的更直接。换句话说,双方在约定合作的方向上均没有成熟的技术,都是希望能够通过合作的方式在智能化领域共建比较成熟的智能网联车载产品。而合作的成果对于双方的造车进程和转型之路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对于双方来说,都没有绝对的“拿来主义”,这也就保住了上汽想要的“灵魂”。
放弃现成的自动驾驶成果,通过协同创新的方式研发自己的技术,上汽的转型之路或许会更艰难,但约束也会随之减少,话语权反之加强。这或许也是这家传统巨头在转型中想要保留的硬气,避免成为“打工仔”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