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长安深蓝纯电动的定价
最近长安深蓝SL03正式上市,售价区间为16.89-69.99万元(3种动力模式 插电混动、纯电动以及氢能源动力),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兼容性平台。插电混动价格为16.89万元,纯电动两种续航版本车型,价格分别为18.39万元和21.59万元。而根据少军的统计,10个客户里面,6个选择了18.39万的515公里的车型,3个选择16.39万的插电版本,而只有一个去看21.59万的长续航版本,这其实引发了我们的思考。
目前的核心问题是,在Elon Musk和特斯拉眼中的超高性价比车型Model 2,在去掉智能化的辅助驾驶和一些超前配置以后,能否干过中国企业。也就是说,随着大家都剪裁,围绕电气化做极致的产品性价比,简配经典款“Model 3”这种定价在15-20万车型能否抗住?
▲图1.几个车企的定价策略
Part 1
深蓝新能源汽车平台
由于兼容了PHEV(EREV)、BEV和FCV,长安的这个平台其实是个兼容性的设计。我其实目前不太明白的是,为什么在目前电池相似,驱动系统成本相似的情况下,长安能把价格往下打这么低。长安汽车申报的新能源乘用车,深蓝首款战略车型深蓝的电池配套方面,中创新航和宁德时代同时为深蓝纯电版和插混版提供动力电池配套。深蓝纯电版一开始采用了中创新航的高压三元电池,这个按照目前1.1-1.2的价格来看,似乎有点对不上。
▲图2.动力系统的对比
如下图所示,目前来看,这个电池系统的设计也是兼容性的,电池里面的技术主要包括:
●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通过电驱IGBT极速开断,产生快速正负切换的大电流,低温下电池内阻大的特性,为电池快速均匀自加热。在-30℃环境下,电池加热速度可达到4℃/分钟,低温动力性提升50%以上,低温充电性能缩短15%以上。
备注:这个技术实际的噪音问题是不是受到影响还不清楚。
●iBC数字电池管家可有效避免电池热失控,通过电芯优选及制造过程全方位监控、车云BMS双重监控,确保电芯和总成热失控的概率接近零;在被动安全方面,通过电芯隔热、高效散热、瞬态泄压等技术(这个技术每家都差不多)。
我想不明白的事情,就是目前60kWh的车辆要么老车型定价低一些,这种新平台也这么往下打,在不掌握电池成本的话语权下,能力从哪里来呢?
▲图3.目前想不明白的地方
实际上,我们看到宣传重点是这个超集电驱系统具有八层扁线绕组、转子双V拓扑构型、超低阻导线、自适应控制算法、低阻力拓扑结构技术,电驱系统能够达到95%系统最高效率。
▲图4.长安的超集电驱
在这个EPA1平台也导入了最新一代的域控电子电气架构,具有车控域、座舱域和自驾域三大域控功能,实现全车所有节点控制器的OTA升级(缩短在3分钟以内),座舱软件双分区的设计可以避免OTA失败而导致车辆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这个智能整车域控制器“长安智慧芯”还是值得后续盘一盘的;智能座舱方案上采用Hypervisor域控方案,使用高通8155芯片。
▲图5.整车域控制器
虽然有些怀疑,我还是善意的相信,这款车能大量正常的交付。
Part 2
消费者选什么,智能化还是纯电动的高性价比
我们探讨的一个问题,我们之前愿意相信特斯拉Model 3价格一路往下冲到22万,然后继续往下走,也就是我们憧憬着2022年乃至2023年特斯拉带着大家一路扩大纯电动汽车市场,这个过程特别是Model 2要比Model3价格更低,大家一下子似乎看到了15万以下的期望,而随着电池价格体系的变化,这个事情似乎不成立。
相比于2021年,动力电池锂盐原材料的价格基本上已经翻倍,导致动力电池价格大幅上涨,由于2021年之前都是按照一年一算价格,所以2022年5月电池Pack价格,相比2021年12月:
●三元523,涨价11.3%
●三元523,涨价11.9%
●磷酸铁锂,涨价37.3%
备注:这里的价格体系作为一个参考,实际的电芯价格涨价幅度是更大的。
▲图6.动力电池价格波动
也就是说,在这一轮做加法的过程中,其实深蓝也在加入了新EE架构+感知和辅助驾驶系统,我的问题是,这还能控制在20万之内,如哪吒S、零跑C01这些企业受电池价格波动把价格打下去,这么一个能控制住价格的对手,到底能带来什么蝴蝶效应呢?我们从消费者10个里面,6个选择了18.39万的515公里的车型,3个选择16.39万的插电版本,而只有一个去看21.59万的长续航版本,这其实引发了我们的思考。
消费者,特别是现实主义的消费者,是考虑纯电动的,但是更考虑价格,可以为此牺牲智能化的一些功能。但是对于他们来说,是需要专用平台的带一些智能化功能的产品。消费者都知道老车型都知道跟不上时代,要选新的。但新的车型价格都不便宜,这种新平台,价格又适中的车型就成了香饽饽。
小结:我觉得从消费者的选择还观察里面,能看到现阶段的基本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