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势 | 不畏极寒极热,全新威马M7凭什么?
燃油汽车向智能电动汽车的转变过程恰恰像功能机向智能机的转变,娱乐性、交互性、体验感、信息量飙升的同时是抗摔能力、续航能力的急坠,即使如此,智能机还是取代了功能机,根本原因就是用户对手机的认知逻辑已经改变,抗摔能力和续航能力已经变成了非常次要的因素。
但智能电动汽车说到底不是一款装了四个轮子的手机,由于它与用户的安全、目的地息息相关,所以智能电动车必须拥有相当的“抗摔能力”和“续航能力”,因而智能电动汽车要的不是体验感和可靠性的一盛一衰,而是兼得。
不过目前大多数电动汽车在可靠性上的表现都不免令人焦虑,究竟该如何兼得,《电动势》在最近的全新威马 M7 极热性能发布暨技术分享会上找到了答案。
1、电池温度掌控
冬季由于气温低造成电池活性降低而导致续航衰减的难题,可以说是自智能电动汽车兴起一直到现在都存在的绕不开的痛点。尤其笔者身边的一些特斯拉车主朋友在冬季用车时,为了保证足够的续航有时甚至宁愿多穿点衣服,也不大敢痛快的开空调。
到了夏季,尤其是在高温天气,对空调的重度依赖也会导致续航的打折。而且在高温环境下,充电桩为了防止温度过高发生危险,通常会减小充电电流,故而充电速度将会减慢。
总之,无论是在低温还是在高温的环境中,电动汽车都会相对比较“矫情”。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首先发现全新威马M7的TMS热管理系统又得到了进一步进化。
其实威马的热管理系统技术水平一向站在行业前沿。从威马以往的车型来看,它除了足够的智能化以及常见的独立液冷系统之外,还通常可以选配电加温系统以及柴油加温系统,尤其是后者,在冬季能够给汽车提供充足的热量。
在这款全新威马M7上,是否可以选配柴油加温尚不明晰,但根据目前的信息来看,全新威马M7主要采用了“热管理系统主动加热”和“放电过程中电池自动加热”两种方式协同提升电池升温。
除此之外,全新威马M7还可协调整车的能耗,尤其是空调,当用户处于大功率行驶状态时,热管理系统可以智能将足够的电池能量优先赋予电机,以供用户所需的输出。
其次,我们发现为了解决在高低温天气下的充电问题,全新威马M7采用了当前主流量产汽车品牌大多使用的分布式BMS架构,它能够恰当的实现电池模块级和系统级之间的分级管理,使电池管理的更加细化。
在全新威马M7上的分布式BMS架构可以在非充电状态下使电芯保持在36℃以下的最佳状态,随时可以保持正常充电的状态。另外在高温快充时,全新威马M7可以通过算法控制冷却系统的降温速率,确保电池包冷却系统处于最佳状态。
不过在全新威马M7上的分布式BMS架构上一个最引起人好感的莫过于它的热失控检测。当发生热失控产生极大的危险时,全新威马M7能够提前5分钟进行热失控预警,给用户留足时间去逃离到安全地带。
最后,在全新威马M7上还有一个独特的设计,就是AGS智能呼吸格栅。
在很多燃油车上,都会有一个AGS主动进气格栅,它可以通过感知发动机舱的温度从而调节进气格栅的开闭大小,达到冷却发动机舱的目的,同时还可以降低行车过程中的风阻,提高燃油经济性。
全新威马M7的AGS智能呼吸格栅与此类似,它通过一定的算法根据电池、车速、冷却系统的温度来调节格栅的开闭,以做到高温时及时散热,低温时迅速保暖。
为了证实研究结果,在今年1月份,全新威马M7来到了中国最北极寒之地-牙克石、黑河一带,进行了在极寒环境之下冰冻12个小时的试验。近日,全新威马M7又来到了中国“热极”新疆吐鲁番,对全新威马M7的续航能力进行了进一步的全面验证和测试工作。
最终的测试表明,在零下30°的情况下,全新威马M7的百公里电耗仅为17kWh,电机输出最高效率超出95.3%,达到了16000r/min的转速和2800N·m的轮端扭矩,可以保持高输出的动力和高效能的操控。
另外,依旧是在零下30°的情况下,全新威马 M7从30%充电至80%只花了30分钟。如此看来,要是在春秋季节或是比东北稍南一些的地区的冬天,威马M7或能实现更快更高效的充电。
在吐鲁番的测试表明,全新威马M7百公里电耗仅为15.6 kWh,在充电设备高温保护限流的情况下,从30%充电至80%花了38.6分钟。同时在极速的稳定行驶和爬坡行驶中表现出了了非常的可靠性。
全新威马M7在极端天气下的续航以及性能表现的确交出了优异的成绩,令人期待它在正常天气下的真实表现究竟如何。尤其是近年来,特别是今年,极端天气越来越多,对智能电动汽车续航和操控的可靠性的考验越来越严峻。
2、座舱温度掌控
自从特斯拉大红大紫之后,淘宝上就慢慢出现了很多围绕特斯拉的“周边”,尤其是防晒隔热的,比如“很贵 但特防晒”的遮阳帘、“特斯拉旋转遮阳伞”、“高品质遮阳挡”等等。
其实不只是特斯拉,很多新能源品牌都有这样的问题。虽然有一块很漂亮的全景玻璃天幕,让人心生卧在车里一览星辰宇宙的美好幻想,但实际上却是太阳时常的无情问候,把天景房变成了桑拿房。
然而如果放置遮阳帘,全景天窗则失去了存在的意义。针对这一问题,目前市场已经有了一个解决方案,就是电致变色天幕,它可以在电的作用下实现颜色的可逆变化。比如哪吒S、雷克萨斯将要推出的RZ均采用了这种技术。
不过全新威马M7还是选择在玻璃上下足了功夫。全新威马M7的全景天幕采用了纳米镀银、PVB灰膜、Low-e镀层等三重防晒的隔热玻璃,紫外线阻隔率达到了99.99%,总能量透过率(TTS)不超过15%。
当然要真正告别桑拿房,玻璃天幕的作用毕竟还是“辅臣”,“主公”还得看空调的作用。
经在上文所述的地方测验表明,当全新威马M7身处零下30℃的情况下时,可在17分钟之内使座舱升至舒适温度。在极热情况下时,可在9.5分钟之内从60℃的高温降至26℃。另外在春秋季节的情况下,仅需5分钟便可以使座舱温度保持在头部体感温度约22℃、脚步体验温度约33℃的舒适温度区间。
空调的调节同样得益于全新威马M7的热管理系统。它可以基于算法,根据环境温度、电芯温度等系统状态和用户的个性化设置,对空调进行精准的调控,同时还能不占用电池输入到电机的能量。
相信如果不能保证座舱适宜的乘坐温度,又何谈往往最吸引用户的智能系统带来的视听触的官能体验,又何谈真正自由轻松的驾驶。在这一点上,全新威马M7再次把握住了用户的痛点。
3、最后
由于电池放电本质上是一种化学反应,既然是化学反应,那么温度这个催化剂是怎么都逃不开的,要么就是在寒冷之下离子失去活性,电池电量大量衰减;要么就是在高温之下,离子过分活跃,产生一定的危险。
因而在当前,电动汽车的普及严重受制于地域气候的影响,有着非常大的局限性。在东北、西北、高原等地区电动汽车可以说非常罕见。电动汽车普及不开,就很难促进充电补能基础设施的建设。基建不强,倒过来又会影响电动汽车的普及,可以说在温度问题被解决之前,这是一个死循环。
所以由技术带来的问题最终还是要由技术来解决。威马此次在极寒极热的条件下进行的测试,证明了温度其实是一个完全可控的元素,而且几乎就是当下就可以解决的问题。
不论全新威马M7的整体表现如何,就单以控制温度、保持操控的可靠性而言,已经为电动汽车的“北伐”事业打进了鸡血,也能够为用户未来在夏冬两季大概率存在极端天气的情况下使用电动汽车注入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