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款车月销2万5,大众搞新能源怎么就“大众不起来了”?
大众ID系列真的卖不动了?
大众搞新能源难道就不是大众了吗?
相信上述的这2个问题,是许多消费者都关注的点。
今天,我们就结合8月的销量来聊一聊。
2022年8月份,新能源汽车继续高歌猛进,1-8月份累计销量已经达到326.3万辆。其中比亚迪一家就贡献了97万辆,其余的销量大部分都来自于特斯拉以及造车新势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还有一家传统厂商也在起势,那就是大众。
2022年8月份,一汽-大众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2244辆,上汽大众新能源销量则达到了10375辆,相当于一个一线造车新势力的规模。
那么,大众这个表现,是真的找到了打开新能源大门的钥匙,还是已经到顶了呢?
大众ID.系列到底是个什么水平?
虽然大众汽车旗下也有朗逸纯电这样的油改电车型,但它的新能源主力车型是ID.系列。
一句话,油改电救不了大众。
2022年8月份,ID.4 X月销量为4409辆,ID.4 CROZZ月销量为5730辆,ID.6 X销量为1303辆,ID.6 CROZZ月销量为3831辆,ID.3月销量则为2693辆。
此时,我们可以得出下面这样的结论。
第一,大众20万元以下的低端新能源车型销量明显高于20万以上车型。
第二,大众ID.系列还没有一款车进入真正的主流市场。
最近几个月以来,以比亚迪为代表的国产新能源表现十分强势,单车月销5000辆只能算是一个及格线。而大众ID.系列不但销量表现不稳定,而且,没有哪款车实现销量上的重大突破。
要是造车新势力,这样的成绩应该点个赞,毕竟,除了比亚迪和特斯拉两大巨兽,以及五菱宏光MINI EV这种特殊物种,其它新能源厂商还不具备稳定月销过两万的成绩。
但是,大众为了电动汽车砸了数百亿欧元,南北大众五款车加在一起,一个月卖不到3万辆,这就说不过去了。
以大众的体量,以大众在国内的经销商布局,它在新能源领域应该直接对标比亚迪才对。
因此,大众ID.系列车型,也仅仅是刚刚占到了新能源市场的大门前,还没有摸到窍门。
ID.系列的问题在哪里?
雷声大,雨点小,这就是目前ID.系列车型的状态。
人人都知道大众有这么个系列,这至少比丰田本田连一款纯电车型推出来都费劲要强多了,但是,ID.系列没有哪一款车型在细分领域内成为领头羊,这就麻烦了。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首先,价格还是贵。
ID.系列车型中,最便宜的ID.3起售价达到了14.9888万元,而同级别的比亚迪海豚,顶配只要13.08万元。
ID.4系列是紧凑型SUV,起售价超过了18万元;ID.6系列起售价则超过了24万元。
但要注意的是,大众汽车的均价常年在15万元左右徘徊。
花20多万买一款大众ID.新能源,很多人觉得不值。
花20万买一款比亚迪唐或者汉,很多人觉得习以为常,没什么大不了。
这就足以说明,大众在燃油车时代的品牌价值,暂时没有平移到燃油车上。
其次,大众ID.系列还是有一些燃油车时代的小毛病。
例如ID.3的入门车型售价接近15万,但这款车没有倒车影像。而像360度全景影像这种国产车早已普及的东西,要在25万元以上的ID.系列车型上才能看到。一个词:不接地气。
除此之外,大众ID.的产品布局有一定的偏差。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有一句很实在的话:纯电车型成本太高。
中国大多数普通家庭第一款车都不会选择纯电车型,注意,我这里针对的是普通家庭,而大众ID.系列恰恰是全系纯电,自己给自己带上了充电麻烦、续航不足、自燃率高等各种“焦虑”。
真的能小看ID.系列吗?
那么,ID.系列是不是真的就不行呢?
关于这个问题点,我们还是需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就像一年前没有人能想到比亚迪会成长为均价超17万元、月销超17万辆的大鳄一样,ID.系列也并非停滞不前。
ID.目前的售价较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前期销量太低,无法摊薄采购和生产成本。
但现在,ID.系列月销量已经突破2万辆,随着新车型的不断上市,销量规模会进一步扩大,它在未来有可能推出15万元以下的车型,也有可能提升现有车型的配置,从而在性能上追上同级别的国产车。
除此之外,大众这块儿招牌还是比较响的,它在中国有着庞大的用户基础,有不少新能源用户都是从燃油车车主转化而来。
目前,除了比亚迪之外,还真没有哪家国产新能源厂商在品牌影响力上超过了大众的。
结束语
轻视对手,会伤害自己。国产新能源能有今天,除了自身努力之外,也与合资厂商的骄傲自满有很大关系。大众不缺资金、不缺技术也不缺人才,只要认真造新能源车,它依然是国产厂商们不可忽视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