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蔚小理入局自研芯片,不如生产动力电池?

据晚点LatePost报道,蔚来、小鹏目前已经分别组建300人和200人的团队,开始自研自动驾驶芯片,理想汽车芯片团队也达到数十人,目前处于调研阶段。

在产品、布局、软件之外,三家新势力又齐聚一个新领域,开始了新赛道的竞逐。9月份,英伟达被美国限制出口A100和H100等用于人工智能的高阶GPU计算芯片,给国内汽车市场带来了一场不小的震动。智能汽车的下半场,除了自动驾驶技术面临的瓶颈外,芯片等硬件也成为车企必须考虑的问题。

01

蔚小理被迫造芯,虽有格局但没必要

用于自动驾驶领域的英伟达A100芯片被禁止出口后,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在朋友圈表示,小鹏未来几年的库存足够,明年第二代智能辅助驾驶系统XNGP就能在国内大范围落地

作为一家智能汽车公司而非芯片研发公司,何小鹏这番话本身没什么问题,不过在百度副总裁王云鹏看来,何小鹏一句话输了格局,推动行业进步才是企业家所为。孰是孰非我们暂且不论,单是造芯片这件事,就没有说说那么简单。

国内近几年涌现出许多芯片公司,但能够与英伟达、英特尔等巨头相提并论的公司却完全没有,知名的如寒武纪、地平线,也只是在ASIC专用芯片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而在自动驾驶芯片领域,地平线推出的128TOPS算力征程5芯片和黑芝麻推出的196TOPS算力A100Pro芯片,勉强能与英伟达推出的256TOPS算力Orin芯片一战。

一家芯片独角兽公司,要想研发出能与芯片巨头并肩的芯片,花费的资金和精力可想而知,而蔚小理分别自研芯片,意味着要砸很多钱才能出成效,而且即便造出了自动驾驶芯片,消费者未必买账,毕竟自研不如专业。蔚小理各自独立研发,不仅费时费力,还会对自身的资金储备造成不小的影响,这些新势力本就在建厂扩产、市场布局、技术研发方面投入诸多,自研芯片无疑会加重蔚小理的“经济负担”,毕竟现在它们全部都还处于亏损状态。

9月份,英伟达推出一款全新的自动驾驶芯片——雷神Drive Thor,算力达到逆天的2000TOPS,更夸张的是,这款芯片既能全部用于自动驾驶,也能分出一部分算力用于支持智能座舱的信息娱乐,等于把自动驾驶芯片和座舱芯片的当红产品Orin 和高通 8155给合并取代了。这一堪称跨时代的产品,蔚小理如何追赶?

02

芯片不可追,电池尚可为

在电动汽车的成本当中,芯片的采购成本远远不如动力电池的成本,这毋庸置疑。目前,市场上的锂电池价格约占整车价格的35%-40%,如果能在电池成本上节省开支,新势力的毛利就有上升的空间,尽快实现盈利也不是不可能。

在此之前,宁德时代等电池厂商是蔚小理等电动车企的重要选项,不过随着中创新航、欣旺达等厂商的崛起,宁德时代制定的规则正在失去约束力,蔚来、小鹏拥有了更多选择。

比如突然崛起的欣旺达,在2021年上半年还不经常在装机量TOP10排行榜中看到的厂商,现在欣旺达早已被蔚来、理想、小鹏同时看上并投资,小鹏的旗舰SUV小鹏G9甚至将欣旺达的电池纳入了某个版本车型的A级供应商

在今年1-8月份的全球TOP10榜单中,欣旺达以4.9GWh的装机量排名第9位,同比暴增587.5%,即便是增长迅速的比亚迪旗下弗迪电池,增速也不足200%。蔚小理的电池赌注,赢得了第一场胜利,但这只是蔚小理布局的冰山一角。

今年5月份,蔚来被曝投资2.19亿元自建电池厂及相关实验室,1条锂离子电芯试制线和1条电池包pack;10月份,蔚来再被传投入超6亿元布局阿根廷锂矿,对动力电池上游业务进行布局。以蔚来为代表的新势力,未来或将全面进入动力电池领域以保持竞争优势。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GoLight出行

本文地址: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相关内容
全部评论·2
暂无评论
我要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