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新品牌如何出圈?iCar汽车与“冰墩墩设计师”合作,将悬念拉到最满!

在价格战如火如荼、活着成为车市主旋律的当下,新品牌除了拼性价比之外,还有没有别的出圈的方式?上周,吉利汽车发布中高端新能源车系列“银河”时致敬仰望,引发众多车企跟风营销,由此不难看出各个品牌的焦虑情绪。

事实上,所谓“内卷”,原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达到了某种形态后,既没有办法稳定下来,也没有办法转变为新的形态,只能不断地在内部变得更加复杂的现象。引申到当下的汽车市场上,就是如果不能创造新的价值或新的惊喜时,就只能跟风降价,从而处于被动地位。

能够从内卷中脱颖而出的,要么有超群的品牌力、产品力,要么另辟蹊径、田忌赛马。比如一直被称为“理工男”的奇瑞,在过去的一年里成功逆袭,成为市场上“最靓的仔”。究其原因,就是其一直在研发、海外市场拓展、产品力提升等领域默默积淀,所以才有了令人艳羡的、不被内卷的业绩。

图片

数据显示,2022年奇瑞集团年营收首次突破2000亿元;年销量首次突破100万辆,达到123万辆;年出口首次突破45万辆;新能源首次超过20万辆,达到23万辆。

尽管业绩可圈可点,但也不难看出,奇瑞主品牌和出口市场依然是奇瑞蓬勃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在面向未来的新能源车板块,虽然销量涨幅很大,但从产品细分来看,奇瑞新能源主要布局在A0和A00级市场,还未触及市场腹地。

图片

于是乎,iCar汽车孕育而生。

早在开年之际,iCar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磊就表示,“2023年奇瑞新能源将采取双品牌战略,计划于上海车展前发布iCar汽车品牌,聚焦A0-B级纯电+增程新能源市场,以全新的产品、全新模式为用户提供更加多元的生态新体验。”

也就是说,目前的奇瑞新能源还是主要聚焦小型电动车市场,而作为奇瑞新能源板块向高端发力的生力军,iCar汽车将主力进攻中高端市场,扛起奇瑞汽车转型电动化的艰巨任务。

但众所周知,中国新能源品牌已如过江之鲫,新品牌要想在消费者心中快速建立认知是个难题,“出圈”更是难上加难。

综合这一段时间来的种种迹象,iCar汽车似乎已经找到破圈之道。

图片

从硅基生命到石墨烯+石墨炔,从陈乔恩到AI虚拟偶像,从iCar汽车首款硬派S56外观设计共创大赛,到目前如火如荼进行着的的虚拟人i-VA生命共创纪活动,充满科幻悬疑元素的海报和全民参与的共创热情已经点燃了人们对iCar汽车的期待。

图片

而近日,一条王磊亲自上场的短片全网刷屏,其中,“将由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原院长曹雪设计iCar汽车 logo”更是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对于曹雪,圈外人或许有些陌生,但“冰墩墩”的火爆出圈相比大家印象颇深,而曹雪就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设计团队负责人和北京冬奥会吉祥物总设计师。与他的强强联合,又将为iCar汽车带来什么呢?

品牌形象logo到底有多重要?

在百度词条中,对“品牌标识”是这样解释的:指品牌中可以被认出、易于记忆但不能用言语称谓的部分——包括符号、图案或明显的色彩或字体,又称“品标”。

也就是说,品牌标志与品牌名称都是构成完整的品牌概念的要素。品牌标志自身能够创造品牌认知、品牌联想和消费者的品牌偏好,进而影响品牌体现的质量与顾客的品牌忠诚度。

一个好的品牌标志不仅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能为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商业效益。比如曾经濒临破产、凭借改良logo和优化产品设计、定位而一鸣惊人的优衣库。

优衣库最早的定位其实是一家销售西服的小服装店,2006年左右陷入危机。其创始人柳井正委托佐藤可士和担任优衣库的艺术指导,后者用一个时尚简约的红底白字logo和平价、高品质的产品定位,让优衣库成为市值超过Zara的快时尚No.1品牌。

图片

这样的效果堪比“逆天改命”。在汽车届,类似的例子也是不胜枚举。

比如风头正劲的比亚迪,曾经只是简单地用拼音首字母“BYD”外加椭圆形轮廓组合成了品牌标识,白底红字的设计总是招到媒体和用户的吐槽。从2021年开始,比亚迪开始启用全新的LOGO,虽然依然是BYD三个字母,但金属质感的配色和简约流畅的线条明显大气得多。

图片

不能将所有功劳都总结在logo身上,无论是优衣库还是比亚迪,之所以能发展到如此规模,都与其品牌本身的实力息息相关。但也不可否认,如果不换logo,品牌很难改变在用户心中的固有形象。

事实上,近两年来,包括宝马、奥迪、大众、现代起亚、奇瑞、吉利和红旗等众多品牌,都先后对品牌标识进行了扁平化、简洁化的调整,以适应品牌在电动化、智能化大背景下在用户心中的认知,传达品牌在新时代下向上的主张。

当然,这里也引申出一个问题,究竟怎样的logo才能为品牌加分呢?结合以上几个案例,我们总结出一个规律,品牌logo往往蕴含了品牌的某些特质,且很容易让消费者形成联想,这种联想或许与品牌名称有关,或许与品牌所属的行业相关,更有甚者是与民族文化相关。

比如苹果logo,其实就是通过生活物品加深品牌印象。据设计第二代彩虹logo的设计师Rob Janoff说,“他觉得完整的苹果没有比例,容易让人觉得像樱桃,所以就变成了‘咬一口’的样子。”这个设计深入人心,至今仍被沿用。

图片

而优衣库的logo里的红白两色即代表了热情和时尚,也致敬了日本文化。佐藤可士和曾说:“优衣库是成衣界的日本代表,用上日本国旗‘日之丸’的红色,可以彰显优衣库的存在价值。”

由此可见,品牌标志并不是简单的参数化调整,要在用户心中建立鲜明的认知,必须要挖掘品牌的内核,与其深度共鸣。

为什么iCar汽车的品牌形象让人期待?

从以上种种案例中,能够看出logo设计对品牌形象的重要性。作为奇瑞面向新能源时代的中高端品牌,iCar汽车本身就充满悬念和让人期待。而此番由曹雪主导设计的logo也将正式拉开iCar汽车预热的序幕,网友对这次共创十分关注。

我们总结了原因有三点——

首先,当然是曹雪教授丰富的设计履历和包容的设计理念。作为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原院长,曹雪以“北京冬奥会吉祥物总设计师”身份迅速走红。从“冰墩墩”的火爆出圈可以看出,它的设计理念足够创新,也没有孤傲的艺术家气质,甚至可以说非常接地气。

图片

据他本人接受采 访时说,当初为了设计“冰墩墩”,曹雪的设计团队收集了全部的熊猫形象,设计完成后还找了几百个孩子做调研。在曹雪看来,文化性、艺术性和商业性之间有逻辑递进关系,三者无缝衔接才能产生好作品。换言之,他的设计会是足够接地气的。

其次,是他有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懂国潮、有文化自信,与iCar汽车的国民气质不谋而合。

曹雪曾在接受采 访时曾表示,“设计师要真正读懂中国的文脉,而不是肤浅地添加一些中国元素。纵然时代变迁、生活方式改变,设计师仍然要有定力。要用中国人观看世界、表达世界的方式来做设计。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而不只是讲中国故事。”

图片

曹雪的中国风设计与奇瑞的国民形象可以说相得益彰。坚持打造有中国文化底蕴的车型,将中国文化融入品牌和产品的价值观,也是奇瑞汽车一直以来的坚守,iCar汽车作为奇瑞推出的全新新能源品牌,自然也传承了这一点。相信二者能够碰撞出激烈的火花,设计出令人震撼的作品。

而第三点,则出于对未来合作的猜想,有没有可能出衍生的周边产品,如“冰墩墩”一样火爆出圈的吉祥物。

图片

“一个IP形象诞生后,周边产品还可以做第二次延伸”,曹雪曾表示,“冰墩墩在周边衍生方面还有一些遗憾”。以儿童书包为例,不是简单贴一个标志贴,而是可以二次创造,比如把冰墩墩做成拉链环,它的“滑板”或“冰刀”滑过,就打开了书包。

类似的设计可以出现在iCar汽车里,也可以出现在周边的配件里,这些都将成为iCar汽车连接用户和品牌的桥梁。

设计是多元的,也是充满想象的,这将赋予iCar汽车无限可能。

结语

一个鲜明的品牌logo能够充分体现品牌价值,让用户快速对品牌形成认知。对于iCar汽车来说,logo的成功很关键,但这只是品牌成功的前提。后续能否给予用户正面印象,产品的定位、价格、渠道、服务,每一步都不可或缺。

当然,在“华山论剑V”看来,这已经是很好的开端。因为这不仅是换logo而已,通过前期宣发的创新,以及邀请曹雪这样的设计大拿共创logo,已经证明奇瑞从“理工男”化身“全科男”的决心。这也不仅是营销的转变,更是奇瑞汽车从用户需求和心理出发对品牌发展的深度探索,是基于市场竞争开拓进取的眼界和格局。

如今将市场扩宽至A级、B级市场,iCar汽车又将在品牌、产品和营销上如何突破,随着品牌logo的发布,相信iCar会给用户一个全新又充满个性的品牌形象,并借此进一步突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华山论剑V

本文地址: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相关内容
全部评论·2
暂无评论
我要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