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星和捷尼赛思,还有逆袭的机会吗?
我们常说:“一个人的成功,不仅要靠自身的努力,还要考虑历史的进程。”企业发展更是如此,“天时、地利、人和”一个都少不了。
之所以有这样的感概,是因为3月17日,有两个中国消费者可能都不太熟悉的品牌,上市了对该品牌而言非常重要的两款新车——极星3和捷尼赛思GV60,这两款车都是纯电SUV,只不过,极星3定位超豪华纯电SUV, 起售价高达69.8万元;捷尼赛思GV60务实一些,定位纯电中型跨界SUV,起售价为28.58万元。
由于知名度太低,这两款车型在主流社交平台和论坛里可以说波澜不惊,只是有媒体同行在朋友圈吐槽极星定价太高,这么多年过去了依然孤芳自赏。从2017年进入中国至今,极星已经走过了五年时间,也赶上了中国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的几年。只可惜,极星完全没有享受到新能源车高速发展的红利,从上险量来看,2022年极星在华销量只有千余辆。
而捷尼赛思作为现代的高端品牌,后知后觉地在2021年4月才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希望通过直营模式,在中国豪华车市场占领一席之地。只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2022年,捷尼赛思三款车型在中国市场的总销量也仅为1457辆。
存在感如此之低的两个品牌,在过去市场那么好的年份都没有好的表现,如今又赶上了中国市场已经严重内卷、并开始进入“淘汰赛”阶段,还会有机会吗?还值得如此大张旗鼓去做活动吗?
毕竟,汽车产业链如此之长,没有规模效应是不可能赚钱的。当下的市场,不仅对极星、捷尼赛思这样的外来品牌不够友好,甚至就连蔚小理等新势力都在面临新一轮承压——且不说极星3高达70万元的起售价会有谁买单,就是捷尼赛思GV60所处的30万元纯电市场,也同样有特斯拉Model Y、极氪001等明星车型,还有包括阿维塔11、智己LS7等新势力的车型虎视眈眈,如果喜欢豪华品牌的话,也有奥迪e-tron、宝马iX3等选项,因此,捷尼赛思GV60根本就很难进入用户的购车清单中。
那么,像极星、捷尼赛思这些已经错过最佳发展时机的品牌,在中国市场还有机会吗?
答案还是有的。但前提是,把极星并入沃尔沃的体系内,作为沃尔沃电动化的一部分,采用沃尔沃的渠道网络,不仅可以更好地增强用户的认知度,还可以降低运营成本,也弥补沃尔沃当下电动化进程较慢的缺憾。
捷尼赛思同理,唯一的出路就是纳入北京现代,作为其高端系列,既解决捷尼赛思认知度低的问题,同时可以依托北京现代的体系能力;同时对于逐渐边缘化的北京现代而言,也相当于打了一针“强心剂”,可以说是一种双赢。就像去年英菲尼迪纳入东风日产管理体系一样。
令人颇感疑惑的是,目前捷尼赛思不仅跟北京现代没有半点关系,跟现代中国也是完全独立的两套体系,其总部设在上海,直接向韩国总部汇报。这样做的目的,或许是为了刻意与现代品牌做出区隔,凸显捷尼赛思的豪华属性。
但众所周知的是,任何一个没有一定销售体量的品牌,都不可能单独存活。在过去30年的时间里,一汽奥迪一直在一汽-大众的体系中,并不影响其成为中国销量和影响力最大的豪华品牌。
另外我理解不了的是,捷尼赛思在过去几年里,亲眼见证了包括讴歌、英菲尼迪在中国市场日益式微,难道真的觉得自己能够比这些日系豪华品牌做得更好吗?
同理,极星在中国市场苦苦煎熬的5年,换了5任中国区负责人,为何还如此自信,“与全球同步的定价”就能让自己站稳中国市场?
这两个品牌目前最大的问题都是,直接汇报给身处瑞典总部和韩国总部的品牌负责人。而这两个品牌负责人,或许懂产品、懂研发、懂技术,但唯一不懂的是,变幻莫测的中国市场和中国消费者。
在整个合资品牌市场份额不断被挤压、豪华品牌在纯电市场已经没有太多品牌溢价能力的大背景下,一方面,要采用更多的本土化人才,加速整体决策的本土化;另一方面,要认清自己当下的位置,才能对未来有更清晰的判断。
这两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对于动辄投入巨大的汽车企业而言,尤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