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与广汽合作“降级”,华为HI模式走到十字路口

华为和广汽,合作降级了。

3月27日,广汽集团发布一则公告,称旗下广汽埃安AH8车型项目,原计划与华为联合定义,且搭载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未来将切换为广汽自主开发。华为仅是以重要供应商的身份,参与广汽自主品牌车型的合作。

更有意思的是,根据广汽的声明,AH8项目的总投资将从此前的9.25亿元提高到12.33亿元,但是这笔增加的费用将由广汽自筹解决。像极了解除婚约的夫妻,其中一方宁可损失不菲的费用,也要重获自由,松开另一半的手。

很明显,广汽对“解绑”的意愿更为强烈。只是在官方口径上,华为还是给自己留足了体面,称AH8是广汽埃安自主高端车型,是广汽埃安车型规划中重要的战略车型,双方经过充分沟通,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判断,故调整为埃安自主开发。

目前,广汽集团是华为HI模式深度合作的三家汽车制造商之一,另外两家分别是北汽新能源与长安阿维塔,广汽的“松手”也意味着,国内与华为HI模式深度绑定的车企就只剩两家了。

|合作模式生变|

消息来得并不突然。

去年8月,时任广汽埃安副总经理的肖勇在杭州的某行业峰会上,公开表达了对华为的不满,在业界掀起不小的波澜。

一方面,他吐槽华为是大牌供应商,产品确实好,但问题在于价格不可控。广汽和华为携手,议价能力基本上等于没有。

另一方面,他表示广汽团队也在苦炼内功,要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准备好两条腿走路,自研核心技术,如三电,如域控制器,还有智能座舱等。他甚至把广汽的战略思路都透露了,未来要实现30%自研,市场采购和合作占比70%。

松开华为的手,想必广汽那边也是深思熟虑过的。就在上个月,广汽埃安官宣了车型调价的消息,站在台前的肖勇,对即将到来的价格战如此评价——

“经过内部的激烈探讨,最终抛掉任何的侥幸与幻想,做好打硬仗准备”。现在想来,在决定抛弃幻想的时候,想必埃安已做好抛弃华为的准备了。

那么,为何要“松手”?

第一个问题,是强渗透。

华为入局汽车的商业思路十分明晰。要么是作为零部件或技术供应商,向车企售卖零部件和技术方案;要么是Huawei Inside,将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运用到产品上面,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一个品牌;或者是汽车新零售的尝试,如赛力斯AITO通过华为终端店面直接卖车。

特别是第二和第三种模式——

达成协议的前提,是华为拥有更多的产品主导权,本质上是华为在整个项目里的强渗透。这家公司虽然一直叫嚣着不造车,但在汽车业务上却十分重视自己的“灵魂”角色,又野心勃勃地想把剩下的“躯体”都掌握在自己手里。

本质上,是智能驾驶话语权之争,想要与华为合作,作为车企的一方不得不让渡一部分利益。

不是不可以,但有条件。

这种条件,要么是销量,要么是口碑,要么是利润。正如重庆的金康赛力斯,抱了华为大腿,才在新能源产品和市场上站稳脚跟,但倘若给了灵魂,再给了躯壳,什么好处也捞不到,这条腿还有必要继续抱吗?

这就引出第二个问题,利益回报。

恰恰是这一点,华为与北汽新能源的合作没做到,与长安阿维塔的合作暂时也没做到。

极狐的销量不如预期,阿维塔虽然有极狐的前车之鉴,但依旧被消费者诟病价格太贵,具体走向还要看阿维塔11单电机板的市场表现。这些,想必广汽埃安都看在眼里,如果离开你,我可以活得更好,为何要留下来让渡应有的利益?

其三,是性价比。

华为常务董事兼消费者BG CEO、华为车BU CEO承东曾在一次交流中透露,华为目前在汽车业务上一年要花掉十几亿美元,汽车业务也是华为唯一亏损的业务,但是,华为智选模式目前已基本上能做到盈亏平衡,Hi模式成本实在太高,短期内还很难从中盈利。

其中,华为高阶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目前的成本较高最为高昂,包括整套的计算平台、感知系统以及算法等,居高不下的成本,势必需要更高的定价去分摊。

这也是极狐与阿维塔相关车型价格偏高的原因,据了解,华为自动驾驶业务的关键研发团队均在国内,研发经费早在2020年就高达10亿美元,且近几年一直以30%的幅度增速。其ADAS自动驾驶部门目前约有2000人,纯算法(大感知、预测、PNC规控等)团队就有1200人左右,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都投入了巨额的资金。

|HI模式的关键一役|

强势,贵,合作方利润空间小。

概括起来,汽车制造商对华为HI模式的诟病主要集中在上述三方面,只是这种听起来霸道总裁的故事,在掌舵者余承东看来,似乎一切都是理所应当。一年前,他曾在一次内部讲话里直接Diss合作伙伴,丝毫不留情面:

“选我们车BU的公司,包括国企或央企,品牌没品牌,渠道没渠道,产品设计体验没有哪一项东西行!月销只有个位数,连造车新势力都搞不过,喝西北风去了。”

只是,底气何在?

今年2月,业界就传出华为车BU COO王军被停职的消息,熟悉该公司的内部人士透露,余承东对王军领导的HI模式、以及被业界普遍关注的高阶智驾方案ADS并不满意,前者导致极狐车型叫好不叫座,后者则不得不面对交付迟、成本高的难题,这直接成了人事变动的导火索。

一言以蔽之,王军团队的产品和进度,已经撑不起余承东进军汽车的野心。要知道,华为在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上的投资,即使是和国内的造车新势力相比,其规模已达中上水平(参考2021年的10亿美元),且华为海思、华为数字能源以及华为云计算等部门均有与汽车相关的研发投入。

接近广汽的内部人士告诉《NE时代》,与其说王军离任是广汽官宣解绑合作的前奏,不如说广汽方面的态度成了王军停职的导火索,去年下半年以来,AH8项目一直没有对外披露最新的合作进展,但按照既定计划,新车其实距离量产已经不远了。

华为HI模式,已经到了十字路口。

广汽们为何与华为合作?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智能化窗口期所剩时间不多了,传统制造商不能等,自建研发团队,招兵买马,不如再准备一个Plan B,在高端车型上拥抱华为,借助科技公司的力量,哪怕在“灵魂”和利润上有所放弃。

但这个Plan B,没有预期那么好。

技术成本高,适配周期长,项目进度慢,沟通困难,且“含华量”似乎也是个伪命题。

余承东自己也不满意,所以他一方面亲自挂帅,全面掌舵整个车BU,另一方面也为为今年的新车上市做好准备,在HI全栈自研的产品上做了些许调整。华为AITO今年改款的问界M5,或将引入第三方自动驾驶供应商,采用元戎启行的高阶智能辅助驾驶,且去年竞标的公司,不止元戎启行一家。

对于华为HI,求变是必须的,且留给余承东的时间也不多了。毕竟,传统车企现在也慢慢回过神来了,团队,体系和研发也能到位了,知道智能车时代的玩法和打法,也知道如何最大化自己的利益——

赶不上变化,华为HI还能喝汤吗?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NE时代

本文地址: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相关内容
全部评论·1
暂无评论
我要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