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车身是越硬越好吗?为何现在的车都软塌塌的,难道偷工减料了

现在的车子越做越软,是不是厂家在偷工减料?我这辆老车的引擎盖,摁起来还是比较硬,但是你现在买那些新车,去摁一下那个引擎盖,比我这辆软多了。

尤其是前面的保险杠也软塌塌的,那么到底是不是偷工减料?因为经常有朋友问这块,喵哥给大家聊一下。

事例解说

首先在讲偷工减料之前,我们先看一下事例。新闻中的当事人骑着电动车径直一头扎在对向车辆的引擎盖上。

骑车的人还没戴头盔,那么这种情况,如果这个引擎盖很硬的话,你想骑电动车的会怎么样?是不是估计可能脑瓜子直接就开花了,那就不止脑震荡这么简单了,对不对。

但是从这个视频来看,她扎进去之后,总归来说,没那么严重。

之所以脑瓜没开花,就是由于引擎盖,它相对是比较软,那么为什么现在的车子越做越软了呢?

出于安全的考虑

首先,第一个原因真的就是出于安全考虑,这个安全不是说驾驶者的安全,而是车外人员的安全

同样的道理,如果整个车四周都做得很硬,就像原来的大货车,四周全是钢板,直接怼上去之后,基本上大货车毫发无损,但是怼上去的车和怼上去的人,基本上都废了,就是因为它太硬了。

而我们车子天天在路上跑,如果做得很硬的话,一不小心撞了人家,要么断腿了,要么直接内伤了。

像车子做得稍微软一点,撞到人之后,它会有一个弹性,这样的话,会把很多力量,把它通过软的东西,把它化解掉

就像你一拳打过去,你打到钢板上,和打到棉花上,你想一下你的手。钢板上的话,钢板一点事都没有,但是你的手全烂了;打到棉花上,棉花全软回去,但是你拿回来,你的手一点事都没有。

所以这就是第一个原因,把四周做得比较软,那是真的为了保护行人

结构安全才是真的安全

第二,就是很多朋友担忧的车做得这么软,尤其那个门板子软塌塌的。那么保护了行人,它没保护我,我不安全怎么办?

错,我们汽车发展到现在,安全已经不仅仅是靠车子,外面这层,外面这层叫蒙皮。你去修车的时候,所有这些翼子板,这些盖子,包括前面这些塑料件。就这些蒙皮的部分,厚一点和薄一点,对你的安全根本没有任何本质的影响

我跟你讲了,钢板再厚一点,碰上交通事故,一样地该咋样还得咋样。

安全是什么?在你的车身里面,把蒙皮扒开之后,大家看到骨架,尤其是整个车身笼架,笼架的安全才是决定了汽车安全,而这个笼架,现在钢的强度是越用越高。

所以骨架的安全才是决定整个汽车的安全,外面的蒙皮,真的它就是为了做装饰的。

非所有骨架都是越硬越好

说到骨架安全,是不是所有的骨架,都是越硬越好呢?这个也不是。

因为我还看到一个朋友,真的是把安全做到家了,他把后面的防撞梁改成了工字钢。我之前在雪铁龙生产线上拍的防撞梁,防撞梁都是很厚的铝材。

然后铝材有个好处,撞击之后,它会断裂,断裂之后,把这个力量释放掉。

把防撞梁改成工字钢,工字钢比铝材可硬多了,而且那个强度也很大。撞了之后,整个工字钢,压根就可能不变形,那么撞击的力量去了哪里,它会通过工字钢传导,全部传导到你车内。

最后你后面的防撞梁,一点事都没有,你车内整个其他的纵梁,其他的车内的结构全变形了,可能造成的伤害,就你整个车内的人员废了。

所以在结构设计这块,也不是说全车这结构都是越硬越好。所以我们在看车买车的时候,大家不要迷信说车子越硬越好,而是该硬的地方得硬。

比如需要受力的这些纵梁,比如整个车身结构,关键部分的梁,肯定要越硬越好

而且在某些需要断裂的地方,它还要开口,你比如我去参观雪铁龙的时候,他们在纵梁方面,它们是有断裂痕,撞击之后,它会找到纵梁,直接断裂,不至于纵梁直接推进车里面,把你自己给扎穿了。

断裂之后,它才能够把力卸掉,这样的话,车废了人没事,这才是真的安全

而且车外的这些材料,现在除了安全之外,还有轻量化,做得比较薄,比较软。这些材料薄了软了之后,它能够降低车子的重量,让车子更省油。

总结

所以,我们买车看车的时候,不要只盯着车壳,一摁这个车太软了不行,一定要看它的一些碰撞参数,尤其是它的高强度钢的使用占比,包括结构设计。

光会用高强度钢,不会用结构,一样不安全。所以把好钢用在合适的位置,最后匹配起来,该硬的硬,该软的软,这个车它才能够安全。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阿喵汽车

本文地址: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相关内容
全部评论·1
暂无评论
我要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