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加速新能源布局,东风开启「转型升级三年行动」

伴随着新能源市场的快速发展,合资品牌整体遭遇了严峻的市场考验,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之下,上汽、东风等倚仗合资品牌拉升销量的汽车集团备受质疑。

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市场表现下滑;东风本田、东风日产也进入了销量下滑的通道,再加上自主板块很难在短时间内补足合资品牌的销量空缺,上汽、东风均交出了一份并不好看的成绩单。

但作为国内数一数二的大型汽车集团,上汽与东风并未停止前进的脚步,上汽推出了飞凡、智己等面向中高端市场的新品牌,东风也打造出岚图、猛士等新品牌,提升东风在新能源市场的影响力。

而随着 eπ品牌的正式发布,东风也形成了纳米+eπ+岚图+猛士为主的新能源品牌的全新布局,这样从低到高实现对市场全覆盖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东风坚定的向新能源市场转型的决心。

「到 2024 年,东风自主乘用车主力品牌全新车型100% 电动化;到 2025 年,东风自主乘用车与合资品牌的销量比例达到 1:1,各 200 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占自主品牌的 50%,占自主品牌乘用车的 70%。」

东风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常委尤峥在 2023 东风汽车品牌春季发布会立下了全新的目标,并表示东风将启动「转型升级三年行动」。

很明显,在向新能源转型的道路上,东风开始提速了。

01、除了猛士、岚图,东风还有它们

一提起东风新能源,绝大多数消费者率先想到的就是岚图和猛士,并迅速给其贴上了市场表现不强的标签,以至于在不少消费者的眼中,东风在新能源产业当中的布局并不强。

从目前的市场状态而言,岚图与「蔚小理」等头部品牌存在差距,专攻硬派越野市场的猛士也并非是走量的车型。

倘若单从月度销量表现来看,东风在新能源市场的存在感确实不强,但在我看来,这样的认知存在几个误区。

一是新品牌是否成功不能简单的以销量来衡量。

从东风的角度来看,岚图、猛士都承载着树立东风技术形象的重任,而纳米以及新推出的 eπ品牌才应该是东风在新能源市场的销量担当。

二是相对起步更早的蔚小理而言,岚图没有先发优势。

倘若从 2021 年 6 月,岚图首款车型岚图 FREE 上市开始算起,岚图在市场上不过走了 2 年的时间,反观蔚小理在车型上市 2 年的时间点上,要么还处在「量产难」的状态中,要么就进入了战略调整的新时期。

虽说当下的市场环境与蔚小理当时的市场环境已经有了明显的区别,但新品牌的发展总需要时间,这需要舆论给予更多的包容。

而从整个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刚刚起步的智己、阿维塔以及即将推出的 iCAR 等品牌都将面临这样问题,即便是智能化的外衣能够帮助这一众新品牌分担舆论压力,但对于市场表现的灵魂拷问,仍将是所有品牌必须面对的现实。

对于整个东风集团来讲,新能源车型的压力将更多的交给纳米、eπ品牌等平价品牌来分担。此前,东风纳米董事长杨彦鼎在接受媒体采 访时表示,到 2025 年纳米的年销量将达到40 万辆。

而刚刚发布 1258「e 启」计划并将于 2024 年实现 100% 电动化的东风风神,也制定了 2025 年全系销售 50 万辆的目标,这其中新发布的 eπ品牌必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按照春季发布会上,尤峥提出 2025 年自主品牌销售 200 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占比 70% 的目标进行计算,抛开纳米、风神之后,东风还有 50 万辆新能源车缺口。

当然这 50 万辆的销量缺口并不会全部压在岚图、猛士身上,全面电动化的启辰以及奋力向新能源转型的风行等品牌,也会分担部分销售压力。

02、三年 500 亿,东风加速提升技术实力

「东风系统打造了 M TECH 猛士架构、东风量子架构、DSMA 节能架构三大平台,推出了覆盖节能、混动和纯电的『马赫』动力品牌,以及『东风氢舟』氢动力品牌,自主掌控了一批能够显著提高客户体验、显著增强竞争能力的核心科技。在科技创新的坚实基础上,东风构建了覆盖豪华、高端、主流、小型全领域的乘用车新能源品牌格局,为不同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产品和服务。」

在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杨青眼中,东风已经具备了大力向新能源市场转型的基本实力。

相对于早已问世的 M TECH 猛士架构和 DSMA 节能架构而言,刚发布不久的东风量子架构,更能引发消费者关注。

作为全数字化、高拓展性的机电一体化架构,东风量子架构具备「安全可靠拓展灵活场景多变极致体验」四大优势,可实现硬件层软件层服务层生态层「四位一体」,为消费者提供全场景出行解决方案。

据悉,东风量子架构能够实现,纯电、增程、插电动力自由,前驱、后驱、四驱模式自由,小型、中型、大型尺寸自由,轿车、SUV、MPV 款式自由。

不仅如此,该平台还将支持换电与 800V 快充技术,充电 5 分钟便能补能 300 公里。

除了在整车架构上实现了多重布局之外,在动力系统上,东风也坚持超级混动(PHREV)、纯电、氢能并进的技术路线,并推出了东风马赫等多个动力品牌。最为值得一提的是,东风还打造出了行业第一个热效率达到 45.18% 的混动专用发动机,这在很大程度上彰显出东风的实力。

此外,东风在电机、电控、电池领域均做到自主掌控。在武汉已形成了年产 47 万套电驱动总成、30 万套电控、30 万套 IGBT 模块、10 万套电池 Pack、1000 套燃料电池的生产能力。

未来三年,东风将建成 90 万套电驱动总成、100 万套电控、100 万套 IGBT 模块、1 万套燃料电池生产能力。

为了进一步锐化东风公司的整体竞争力,东风还表示将在未来三年投入 500 亿元,用于发展新能源事业,加快建设材料工艺研究院和软件工程研究院,推动新能源动力总成和自主控制器、车规级芯片全面产业化。

「东风从容不迫地开启转型升级,源于对科技创新的长期耕耘、对前沿探索的锲而不舍、对前瞻布局的持之以恒。」尤峥这样表示。

从这样的状态中不难看出,在智能电动的新赛道里,东风已经有了不错的技术积淀,但如何让更多的消费者体验到这些先进技术的优势,是东风所面临的问题。这不仅需要将先进技术产业化落地的支撑,也需要岚图、猛士等高端品牌进行技术形象的打造。

一边通过纳米、eπ品牌等一众平价自主品牌提升产业化能力,降低成本,实现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另一边也要将更多更先进的技术在岚图、猛士等品牌上展现,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消费者感受到东风的实力,并成为助推东风新能源发展的一份子。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汽车之心

本文地址: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相关内容
全部评论·1
暂无评论
我要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