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调查中国电动车,欧盟急眼了?中企要慌吗?

欧洲当地时间9月13日,也就是在慕尼黑车展结束不到3天内,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就匆匆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启动反补贴调查,并将在未来13个月内决定,是否征收高于当前10%税率的关税。

这是自10年前欧盟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启动调查,险些引发贸易战以来,欧盟针对中国最引人注目的贸易事件。

保护主义盛行的时代,欧盟的决定并不出乎意料,该来的一定会来,虽然可能快了一些。而中国车企慕尼黑的精彩亮相,也仿佛遭了当头一棒。

问题来了,冯德莱恩的决定,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吗?以及面对可能会越来越多的种种非关税壁垒,中企该如何应对呢?

01

究竟发生了什么?

在决定对中国电动汽车启动反补贴调查时,冯德莱恩给出的理由是这样的:全球市场充斥着便宜的中国电动汽车,便宜的原因是中国政府的巨额财政补贴,因此它们的价格被人为压低了。

相信中国人对这样的理由都不陌生,在过去几十年时间里,低价倾销一直是西方国家指责中国商品的一个主要理由。

但这个理由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中国的电动汽车一点也不便宜。

以比亚迪为例,它的主力车型汉、唐,在中国国内售价都是20多万人民币,但在欧洲市场上的定价是7.2万欧元,约合人民币56万元。

前段时间的慕尼黑车展上,比亚迪SEAL(海豹)公布海外售价:4.49-5.099万欧元,起售价约合人民币35万,它在国内的起售价不到17万元人民币;比亚迪SEAL U(宋PLUS EV),欧洲售价预计在5万欧元左右,相当于人民币40万,它在国内的起售价是16.98万元。

作为对比,大众ID.3,在中国的售价是12.59万元,而在欧洲的售价是3.99万欧元,约合人民币31万,这到底是谁在低价倾销?

至于补贴,就更站不住脚了。

中国对新能源汽车的国家补贴已经在2023年1月1日终结,“补贴后售价”这个名词早已经成为历史。

作为对比,欧盟各成员国对电动汽车补贴正处于高潮阶段,冯德莱恩的老家德国,对售价低于4万欧元的新车给予6750欧元的补贴;

另一个汽车大国法国,对售价不超过4.7万欧元的电动车进行5000欧元补贴。到目前为止为止,欧盟27个成员国中,没有对电动车进行补贴的国家仅有7个,但这7个国家也提供了税收优惠政策。

但欧盟很难直面的是,中国智能电动车实现超常规发展的原因,不只是补贴。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来自于坚定的和长期的支持政策,敢于承担风险和有进取心的资本市场,以及爱拼才会赢的企业家前赴后继!

欧盟国家的金融体系,可以说是重度依赖银行体系,保守而规避风险,而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推广普及,恰恰是一件创新和风险很大的事情。

风险资本以及企业家精神,欧盟国家都欠缺,也就不能自责欧洲没有马斯克,更不能抱怨中国智能新能源汽车超过老牌欧洲车企。

02

中国车企如何应对?

一家商业公司,对所有的非正常调查都非常忌讳。商业最怕的就是不确定性,以及看得见的手对正常的企业到处乱摸。

目前欧盟刚刚宣布启动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具体措施尚未公布,但无论怎么调查,调查结果是什么,对中国厂商来说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可以这么说,欧盟在决定调查之前,调查结果就已经确定了,那就是:“中国厂商有问题”。

那么欧盟在调查之后,有可能做些什么动作呢?

首先,增加针对中国电动车的关税。

这是最常用的手段,它会直接推高中国新能源车型的售价,同时增加中国企业的经营成本。

其次,以此为要挟,强迫中国车企进行技术转让,或者压低中国车企进行技术转让的价格,这同样会损害中国厂商的利益。

而这一切,都是想通过行政手段,给欧盟本土电动汽车厂商争取多一些时间。

在慕尼黑车展上,能听到很多认同雷诺CEO卢卡·德梅奥(Luca de Meo)的表态,即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先欧洲同行一代。换算成时间,大约是3-4年的领先优势。这样的说法,不知道是捧杀,还是高级黑/红。

无论如何,中国车企在智能新能源赛道的优势,的确是可敬可畏的。

按照目前双方的实力差距,如果让中国厂商与欧洲厂商自由竞争,欧洲厂商只能无奈接受由行业领导者变成追随者的转变。

客观来说,哪个经济大国都会想办法保证本国缺乏竞争力的行业。能想出这样的办法,说明欧盟已经间接承认自己在电动车领域的劣势。

03

事情会如何发展?

其实对于这项调查,欧盟内部有强烈的反对声音,德国就是最大的反对者。

反对原因是,这项调查很有可能激怒中国,招致中国的对等报复,那么德国大众等严重依赖中国市场的车企将会遇到严重困难。

更重要的是,就算针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了关税,欧盟自己的电动车就能做起来吗?

中国新能源汽车之所以如此强势,是因为中国厂商们掌握了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构建了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而且可以快速将各种核心技术应用到量产车型中。

在政策,资本,企业家“吉祥三宝”的推动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厂商在过去十年中取得了在技术、市场、产业链方面的三大优势。

就目前来看,欧洲企业要短时间在其中任何一个方面要赶超,都很难。

其实欧盟实在不应该如此健忘。

早在2012年,它就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了“双反”调查

但现在的结果是,中国光伏产业占据全球80%的市场份额,核心产品光伏组件、电池片、硅片的占有率分别高达75%、80%、95%。

在百年不遇的大变局中,欧洲汽车企业最好的对策,或许不是寻求太多的保护,而是应该加强自身创新以及改变风险承受保守态度,或者加强与中国厂商的合作,比如像大众投资小鹏汽车加快学习过程,尽快提升本土厂商的技术实力,完善供应链,努力争取在未来的新能源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启动调查,以拖代变,最终耽误的可能是自己的成长。

结束语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十年。欧盟启动对中国新能源车企业发补贴调查,把对了脉开对了药方吗?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西游社

本文地址: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相关内容
全部评论·0
暂无评论
我要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