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多科技倪凯:从高阶自动驾驶往L4走,激光雷达很可能是那临门一脚
“我自己心里面高阶自动驾驶,激光雷达并不是标配,但是从高阶的自动驾驶往L4走的时候,激光雷达很有可能是那个临门一脚,……”
“自动驾驶领域,博世、采埃孚、大陆的市场份额在飞速下降……,我们现在拿了很单子以前都是博世的,这就是趋势。”
“城区NOA可能是一个热点,或者亮点,但是我认为接下来几年,能够让智驾的普及率上去的,可能是一些基础功能……”
在2023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禾多科技创始人兼CEO倪凯接受媒体交流时对技术趋势、行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沟通。
作为中国最早涉足自动驾驶领域研究的学者、科学家,倪凯在该领域已经深耕近20年。
倪凯被誉为“中国自动驾驶第一人”,曾带领团队在中国第一次实现无人车北京公共道路的路测和展示。他还先后入职微软和百度等公司,创建了百度的无人驾驶团队。
现在,倪凯创办的禾多科技,要做的工作,是量产落地。
01
从量产的无人驾驶到全场景的无人驾驶
在倪凯看来,自动驾驶是一个非常长的赛道,他将禾多发展路径总结为,从量产的自动驾驶到全场景的无人驾驶。
第一阶段,就是铺量。首先要将禾多的自动驾驶系统能力在全场景上打通,形成的行泊一体、软硬一体的标杆类的产品。
第二阶段,到2025-2026年,禾多围绕几个核心客户,实现百万平方公里的ODD覆盖、百万台的系统交付。
第三阶段,实现全场景的无人驾驶量产。在倪凯看来,最后要去做的可能更多安全性的提升。“第一,能不能提升在乘用车场景上提供一个绝对安全的系统,或者近似于绝对安全的系统;第二,我们能不能向更多的场景做拓展,包括一些低速场景、商用场景,其实这些道路情况,就是乘用车要面对的道路,所以我们认为称为全场景的无人驾驶的量产的能力。”
从供应车厂的产品角度,禾多科技也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19年之前,主要聚焦在软件,打造行泊一体方案;第二阶段,最近两年多的时间,禾多开始提供系统级的方案,倪凯认为,只有提供一个系统的方案,软件和硬件才能够去联合优化,去打造一个极致的人工智能系统的最强的性能,包括芯片;第三阶段,打通自动驾驶域和智能座舱打造驾舱一体。
从行泊一体到软硬一体,目前禾多的行泊一体系统主要支持高速、城区、泊车三个核心的场景。在软硬一体上,禾多目前自主研发了两大产品——HoloArk域控制器和HoloIFC智能前视相机,通过“软硬一体”系统架构,让软件算法与硬件性能更好地耦合,发挥更强的性能,并承载更多数据的回传,促进软件系统全生命周期里不断迭代升级。
也就是说,禾多要成为链主型企业,做智驾大脑,向上连接“智驾的眼睛”:包括各种各样的传感器,包括高精度地图、高精度定位;向下去做量产的工程落地。
在交付的过程中,禾多也形成了跟头部芯片公司的合作,例如,在广汽的项目上跟德州仪器、华为以及地平线的合作,未来也会与英伟达合作。
可见禾多将自身的软件能力,通过工程化去延展到更多的平台,向不同的客户提供丰富的产品解决方案。
02
“做真正亲民、有性价比的方案”
谈到禾多的理念,倪凯表示,“我们希望打造一个性价比、用户真正爱用的产品。”
相比传统Tier1企业和车企,倪凯认为,作为第三方企业自动驾驶企业仍然具备较大的生存发展空间。
首先,倪凯认为,禾多是为数不多,能够在高阶智驾上,去做软硬一体方案的企业,也就是交付给用户的是一个完整的产品。
其次,与博世、采埃孚、大陆这样的公司相比,禾多在软件领域具备优势。在倪凯看来,自动驾驶越往后面走,复杂性越高,软件在里面起到的因素越大,那这恰恰是这些传统以系统、硬件为主的企业所不太擅长的地方。同时,这些企业都是跨国集团,总部设立在国外,对中国市场的洞察和决策机制,导致他们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相对滞后。
“他们更多的是存量市场,我们拿到的很多单子原来就是博世的,这就是趋势,他们的单子会越来越少,我们会越来越多。”倪凯表示,“因为本土企业更能够快速响应技术创新,就会比他们快。”
除了Tier1企业,不少车企也在组建自己的自动驾驶研发团队。倪凯认为,这与第三方自动驾驶公司并没有冲突。
在成熟的产业链中,整车企业主要做整合和集成的工作,但是在新型的产业链中,主机厂为了新功能的开发速度,为了迭代的独特性,可能会去养自己的团队。但倪凯认为,自动驾驶到最后还是一个标品,不同于只能座舱,自动驾驶的核心逻辑还是把车开好,人对于怎么叫把车开好这件事情,是有明确的定义的。既然是标品,最后都会追求社会效率最大化。
在倪凯看来,车厂的核心逻辑是把车卖好,并不是车里面的每一个功能,都要自己来做。“这就像微信成为主流平台后,没有人会去自己造一个微信或者支付宝的平台,不是说他不愿意造,是因为性价比很低,你投入了大量的钱,你也不见得能造出来,因为它是一个需要大量用户去覆盖,形成大数据能力的平台,我觉得自动驾驶到未来也一样。”倪凯说。
当然倪凯也认为,不排除有像苹果这样的公司,建立自己的生态,能做这样事情原因,是它的销量非常大。“但是有多少公司能成为苹果,我觉得这是一个核心逻辑,不可能大量的公司都去做这样的事情。”
03
城区NOA只是智驾的一个亮点,激光雷达更像“安全阀”
在倪凯看来,高阶自动驾驶是最近两年由特斯拉带动才开始起步的。他预测,到2025年,高阶自动驾驶的车辆占比可能会到20%。也就是说,未来三年,高阶自动驾驶占比近似于现在标配的EREV(增程式)产品在整个市场的占比。
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增量市场。
倪凯认为,在自动驾驶的基础能力上,整个行业还是有非常多的事情要做,“城区NOA可能是一个热点,或者说是一个亮点,接下来几年,能够让智驾的普及率上去的,可能是这些基础功能,例如,能不能帮你停好车,能不能把你人从驾驶中解放出来,才是核心。”在倪凯看来,城区NOA更像是新势力车企产品发布的策略。城区NOA只能是智能驾驶的一部分,一个热点或亮点。
谈到智能驾驶,视觉和激光雷达两条路线时,倪凯坦言,他认为肯定是以视觉为主,随着视觉的能力提升,视觉未来能干更多激光雷达现在能干的事情。“所以我个人认为,高阶的自动驾驶,激光雷达其实并不是标配,但是从高阶的自动驾驶往L4走的时候,激光雷达很有可能是它那个最后临门一脚。”
倪凯进一步解释说,一般来说,靠视觉做一个很好的高阶的自动驾驶,但是如果彻底解放人,让人去睡觉,这个时候同源的数据,很难保证万无一失,激光雷达就是最后的临门一脚。车路协同也与此相似。
在倪凯看来,当智能驾驶能力就是从L2+变成L4的时候,智能驾驶带来商业价值也就不一样了,“就相当于原来是我装了一个系统,让我更舒服,现在让变成我雇了一个司机,那这个价值差的话,它是能够去承受更多的溢价,此时激光雷达才会变得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