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汽车三度复牌,但许家印的造车“空城计”没法唱下去了!
随着许老板涉罪被抓,恒大的终局已经没有了悬念。
资不抵债6000多亿元的中国恒大,还余下另一个“雷”等待爆:恒大汽车,成为市场关注的另一焦点。
10月8日,受许家印被抓影响,原本有意向向恒大汽车注资的“最后一根稻草”纽顿集团,也彻底反悔了。此前声称将5亿美元入股恒大汽车的纽顿,决定“暂停履行股份认购协议中的相关义务”。
10月9日,恒大汽车第三度复牌,当日股价狂跌8.93%,市值从最高时候的7800亿港元,跌到如今的50亿港元左右。10天前的9月28日,恒大汽车刚刚宣布停牌。
令资本市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此前三年半连续亏了近1100亿元并已陷入深重债务危机的恒大汽车,在证券监管极为严格的香港股市,半年之间竟能三度停牌、三度复牌。恒大汽车,真的是一个打不死的“小强”吗?
不可思议的“三度复牌”
由港股上市的“恒大健康”更名而来的恒大汽车,早已成为了“空壳子”。
2022年3月21日,中国恒大、恒大物业与恒大汽车同时在港交所停牌。此后,恒大汽车于当年3月30日短暂复牌,但由于无法按时刊发2021年业绩,又在2022年4月1日再次停牌。
7月26日,恒大汽车补发2021年年报、2022年中报、2022年年报三份业绩。一个月后,恒大又发布了2023年半年报。
从2017年到2022年底,恒大汽车累计亏损989亿元。而半年报则显示,恒大汽车2023上半年又净亏了68.73亿元。也就是说,自2017年底跨界造车以来,恒大汽车已累计亏损1057.73亿元。
债务方面,截至2022年底,恒大汽车负债总额达到1838.72亿元,其中未清偿的到期债务累计达116.26亿元,逾期商票累计达185.12亿元,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剩2.2亿元。同期公司总资产为1152.21亿元,资不抵债686元。
此后,针对高额债务问题,恒大汽车通过将地产项目剥离给了中国恒大、境内境外债转股等方式化解债务。截至2023年6月30日,恒大汽车总负债756.92亿元,同期总资产428.52亿元,仍处于资不抵债状态。
实际上,业内对这家公司自诞生起就充满质疑,对恒大造车的信任,现已接近于0。
恒大汽车此前公告中称,尚有“450名以上”研发人员,已申请专利超过3500项,此外在天津设有年产量5万辆的整车生产基地,在上海和广州设有零部件制造基地。
然而,恒大汽车唯一实现量产的恒驰5目前只卖出了700余辆。恒大汽车公告称,如能筹集290亿元融资,则公司计划推出多款车型。7月28日,公司进一步称,若要实现恒驰5的继续生产,也需要仰仗上述资金。
继续生产恒驰5以及计划中的推出新款车型,都寄希望于一笔数目庞大的最新融资,而在恒大系境内商票已停发、1000多亿元的境外债清偿停摆、中国恒大和恒大物业都已资不抵债的情况下,恒大汽车又能去哪里获得巨额融资呢?
但资不抵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样的恒大汽车为什么还要复牌呢?原因其实很简单,恒大汽车需要化债。恒大汽车能否恢复生产经营,关涉到中国恒大债权人是不是接受债转股。
在今年3月公布的境外债重组方案中,恒大希望将恒大汽车债转股。许家印及一致持有人对恒大汽车有总计3.41亿美元的贷款,许家印前妻丁玉梅对恒大汽车有约2.83亿美元贷款、中国恒大及其他相关方对恒大汽车有总计27.04亿美元贷款,上述贷款人将带头将债权转换成恒大汽车新股。
这个节骨眼上,为了把债转股这出戏唱下去,尽管恒大汽车早已失去造血能力,港交所还是要硬着头皮让恒大汽车复牌。
从“买买买”到“卖卖卖”
除了债转股,许家印还在想其他门道为恒大汽车找接盘者。与现阶段恒大汽车拼尽浑身解数“卖卖卖”形成反差的是,当初恒大跨界造车,其主要手段是“买买买”。
2017年底,许家印进军新能源汽车。此后,他通过恒大健康在汽车产业链上广泛布局,恒大健康也于2020年9月更名为恒大汽车。由于缺乏技术、人才和造车经验,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声浪,许家印公开对外宣称,自己在舞阳钢铁厂做车间主任近十年,是懂得制造业的。
然而,在恒大内部,许家印则提出要“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造车之路”,他称之为“买买买,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就是通过收购兼并来造车。这一造车思路传开之后,遭到业内外的冷嘲热讽。
2019年1月,恒大健康花费9.3亿美元获得NEVS控股权,持股比例为51%。NEVS位于瑞典,2012年收购了破产后的萨博汽车。2015年,NEVS在天津成立子公司国能新能源汽车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其国内造车主体。
此后,中国恒大与恒大健康入局汽车零部件、电池、电机、动力系统等新能源汽车核心领域。短短一年,许家印在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布局上已豪掷超过200亿元。
但造车不是“拼图”游戏。彼时,新能源汽车行业里鲜有人把恒大汽车当作竞争对手。许家印买来的公司中,有的和一线公司存在明显差距,有的技术难以商业化落地。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曾委婉表示,“造车不是有钱就行”。
果然,好景不长,此后恒大汽车遭遇“逆风”,几年之间就亏了1000多亿元。眼看着恒大汽车资不抵债行将就木,许家印开始打包甩卖恒大汽车的资产。
为了自救“回血”,恒大汽车先是将2017年底进军汽车产业盲目收购而来的两家轮毂电机公司售出;其后,就连处于新能源汽车核心领域的电池制造环节,恒大汽车也在为其寻找买家。
恒大汽车曾尝试将2019年收购而来的上海卡耐新能源有限公司转卖给吉利,但是许家印认为吉利报价太低,亲自否决了这个交易。而事实上,电池业务对恒大汽车来说早已毫无用处,就连恒大汽车唯一实现量产的恒驰5,用的也是宁德时代的电池。
2023年初,恒大汽车因资金短缺停产。8月14日,恒大汽车宣布,引入战略投资者纽顿集团。纽顿集团拟以0.6297港元/股的价格认购恒大汽车约61.77亿股新发行普通股,总交易对价约为38.90亿港元(约合5亿美元)。
然而,许家印涉罪被抓后,10月9日,纽顿集团决定暂停对恒大汽车的5亿美元战略投资。财大气粗的时候“买买买”很容易,资不抵债了“卖卖卖”却没有买家敢接盘了。
资本运作的“许氏套路”
恒大汽车的现状,往往被外界解读为许家印“造车的失败”。但这一理解实在是有点肤浅了,事实可能远没有这么简单。
许家印很有可能在某一个夜晚,心中曾升腾起一个绚丽多彩的造车梦想,然而恒大汽车,之于擅长资本运作的许家印,实际上有着更多的利用价值。
毕竟造车“风口”一旦错过就不再,搭上风口才意味着资本。恒大汽车就是许家印放出的一枚资本卫星。即使恒大汽车造不出车来,许家印也要吃透恒大汽车的资本红利:市值曾达到7800亿港元的恒大汽车,其主要功能是要为恒大地产板块输送资金。
恒大2020年称已经投入474亿元用于造车,然而当时就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恒大汽车两轮募资300亿港元,也就是说恒大是用投资人的钱做了投资,恒大自己并没有投多少,但是恒大汽车获得了高市值,其股票可以高价质押融资获得资金。这些资金自然而然流向了恒大地产板块。
恒大汽车,让外界再次复习了“许氏套路”的资本运作。可以说,资本运作、资金周转,这是纵横商场三十年的一代枭雄许家印的独门“秘笈”。
1996年,时年38岁的许家印创办恒大地产。恒大地产第一个项目是金碧花园,该项目1997年8月开工,两个月后就低价开启预售,一举成为当时著名的“日光盘”。
对这一奠定许家印“江湖地位”的项目,许家印日后总结出“八个当年”——“当年征地、当年报建、当年动工、当年竣工、当年售罄、当年轰动、当年入住、当年受益”,实质上就是资金和资本的“高周转”。
盖房子,资金、资本是最重要的,得资本者才能得房地产的天下。日后恒大地产板块迅速做大规模直至一度做到全国第一,其秘诀也就是资本运作与“高周转”。
本着同样的招数,许老板又做了恒大财富(恒大金服)。其意也并不在金融,而是要透过金融产品为恒大地产板块低成本融资。恒大财富卖理财产品给恒大集团上下游供应商、购房者、恒大员工,然后再将这些钱用于恒大各地的项目公司,这在恒大集团内部是公开的秘密。
因为涉嫌非法集资和自融,包括恒大财富执行董事兼总经理杜亮在内,恒大财富多名涉案人员已被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据媒体报道,许家印之子许滕鹤也已被抓,这与恒大财富的暴雷高度相关,因为许滕鹤一度统治着恒大财富。业内实际上也心知肚明,恒大财富从运营规则到款项去向,都不是这位职业经理人杜亮说了算的。
身居恒大地产产业链的恒大物业,主要功能同样也是为恒大地产板块提供资金。
2023年3月21日,恒大物业被曝出约134亿元存款质押被银行强制执行,中国恒大、恒大物业和恒大汽车三家上市公司同时在港交所停牌。
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12月至2021年8月期间,中国恒大多次利用恒大物业的定期存单,为第三方公司申请银行融资提供质押担保;第三方公司获取资金后,再通过借款或投资等方式将钱转回中国恒大。
相关资金挪用的部分文件上还有许家印的签名。然而,对此许家印则辩称,他并不直接负责中国恒大的财务和资金,他本人没有审阅这些文件,分管负责人签字的这些文件报批上来,他本人签字只是流程需要。
综上种种可见,许家印确实是一位资本运作的顶级高手。只是,资本运作一旦捞过界,就很容易“涉嫌违法犯罪”了。许家印被抓,恒大的“空城计”到了揭盖的时候。故事的终局,已无任何悬念。
(转载请标明出处,文章来源:华夏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