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零跑这次真的领跑了?玛莎拉蒂母公司15亿欧元参股20%,全球深度绑定!

图片

更深刻了解汽车产业变革

出品: 电动星球News

作者:思为

责编:鲤鱼

10月26日,车圈最热门的事件,应该就是零跑的「反向合资」了。

继智己与奥迪、小鹏与大众后,零跑宣布与 Stellantis 达成合作,又多一桩「大鱼」和「快鱼」并进的佳话。

今早,零跑汽车与 Stellantis 集团齐发公告,宣布 Stellantis 集团将投资 15 亿欧元(约合 115.83 亿元)成为零跑汽车的战略股东,获得零跑汽车约 20% 的股权,并获得零跑汽车 2 个董事会席位。

此次合作,与上述两者投钱参股、买技术的情况有所不同,更为激进——Stellantis 一举成为零跑的最大股东。

图片

Stellantis 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只要一说玛莎拉蒂、阿尔法、沃克斯豪尔、Jeep,大部分人都耳熟能详。Stellantis 便是由包括上述品牌在内、14 个品牌的母公司。

最惹眼、最容易感知的介绍,就是「玛莎拉蒂的母公司」。

在此次与零跑签署协议中,Stellantis 和零跑汽车将以 51%:49% 的比例,成立一家名为「零跑国际」的合资企业,将由 Stellantis 委任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Stellantis 也将借助零跑汽车的电车生态系统,为其「Dare Forward 2030」中的电气化战略添一把火。

图片

双方公告披露的信息都不多,今天来聊聊的「靴子落地」缘由和始末。

图片

四叶草架构立功?

零跑与 Stellantis,都对此次合作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零跑 CEO 朱江明表示,此次合作是「汽车行业前所未有的非常深入的合作」,能够为零跑未来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机会」,同时也是对零跑技术与产品实力的证明。

Stellantis CEO 唐唯实也表示能够看到「非常光明的未来」,他肯定了零跑对技术的投入与成果:「他们是非常关注技术的,且是非常有激情的」。

双方的表态透露出浓浓的「合作愉快」气息,而我们想要探问的更多些,譬如合作原因。

图片

新浪微博有个词条是#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太值钱了#,比较直接地概括了这次合作的关键。

即便是汽车巨头,15 亿欧元也得有的放矢。

面对电动化浪潮,Stellantis 曾在 2021 年 7 月宣布,将投资 300 亿欧元,打造电动化平台 STLA。其中,STLA 之下的中型车平台于今年 7 月推出,这也是基于 STLA 推出的首个平台,列举一些新平台的数据:

覆盖 C 级与 D 级车型、续航超 700km、电池最大兼容 98kWh、400V 架构、每公里最低电耗可达 14kWh、从 20%-80% 的补能可在 27 分钟内完成、驱动功率最高 285kw……

图片

虽然是新平台,但这些数据,放在 2023 年下半年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来看,优势并不明显。

位于欧洲,Stellantis 要推出新平台的新车,原料、用人、运输等成本不会低,这个平台的车型,售价大概率会比国内同配置的车型高。

或许是在两相对比下,STLA 项目进展与成果难达预期,Stellantis 看上了同样在多车型上适用的四叶草架构。

「四叶草」为零跑中央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的命名,这个架构用 2 颗芯片,实现了座舱域、智驾域、动力域、车身域的「四域合一」。

围绕这一架构,零跑给出了高、中、低配三种方案,能够适配 A 级到 C 级车型的需求,可应用于 10-30 万级车型,提供不同的功能配置,能够适应不同车型的需求。

图片

与此同时, 在四叶草架构下,搭载该架构的车型能够实现整车无感 OTA,即用户感受不到 OTA 的过程,等下次重启汽车时实现软件覆盖。

四叶草架构在物理集成、软件兼容性以及平台应用能力,使其具有较强的技术输出实力。

零跑可能当时就有寻求合作的想法,在当天的发布会上,零跑对该架构的四种合作模式着重进行了介绍。

醉翁之意不在酒,或者说,从四叶草架构发布开始,零跑就有通过技术合作、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开辟第二增长曲线的心思。

当天发布会上,零跑汽车 CEO 朱江明便表示:「未来零跑不仅是一家整车公司,也是核心技术输出公司。 」

他当时还透露,零跑正与两家公司商谈合作,一个是整车技术授权,另一个会是下车体架构授权。

图片

回过头来看,四叶草技术的发布会,零跑既大方「秀出肌肉」展示了实力,又向对新造车行业感兴趣的企业发出了技术合作信号。

零跑与外部合作的传闻,自四叶草架构发布后,便从未停止。

8 月 16 日,公众号 @红色星际 爆料称,两大跨国车企正积极拉拢某新势力进行投资合作。

尽管该文未明确三方身份,但从其行文提到的各自情况来看,基本可以确定是大众、Stellantis 及零跑,并且在文章中,作者透露,相关信息与 Stellantis 高度关联的「S」企业,对新势力的下一代电子电气架构持肯定态度并意向较大。

在公告中,我们也能看到 Stellantis 对零跑的四叶草架构的肯定,称其「独特的垂直整合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可扩展性,使零跑汽车能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图片

Stellantis 的 CEO 唐唯实也在今早的发布会上,表达了对进入中国市场的想法,「Stellantis 集团也需要对中国市场有一定的曝光率,我们在中国市场目前不算太成功,所以我们非常偏向于依赖一家中国的成功公司」。

综合因素之下,Stellantis 选择了近期上升势头明显的零跑。

在陈述此次合作能为互相带来什么价值时,唐唯实自信地表示,坐拥 700 万年销量的 Stellantis 具有规模化与全球化优势,规模的经济效益能够「转为更好的竞争力,从而消费者更加能够承受其价格,无论是中国还是海外的客户都可以拿到更好的品价比。」

与零跑合作的 Stellantis,或许能在后续为全球市场带来更多具有品价比的电动车,这无论是对于想在全球化发力的零跑,还是想要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 Stellantis,用唐唯实的话来说,这是一个「典型的双赢策略」。

图片敏捷与节俭

零跑与 Stellantis 的合作,可以说是「双向奔赴」。

说到国际车企投资新势力,难免要提到小鹏与大众的合作。小鹏与大众、零跑与 Stellantis 在入股上所透露出的信息,可以看出两家国际车企不同的入局态度。

按照我国《上市公司收购管理方法》及证券法,当投资者的所购股份比例达到 5% 的举牌线后,其所购股票在买入后 6 个月内不能卖出,且之后每增减 5%,都要进行公告。

大众对小鹏的投资刚好卡在了举牌线之下——4.99%,在上市公司股东名单中,有不少拥有 4.99% 股权的股东,将持股比例控制在举牌线之下,目前看来,大众想要的或许是与小鹏合作的机会,并非介入小鹏的日常经营,给予双方自由度。

图片

而 Stellantis 对零跑的投资则激进许多,直接收购零跑 20% 的股份,尽管 Stellantis 没有控股权,唐唯实称「我们也不想控制」,但可以肯定的是,Stellantis 此举将零跑与自己深度绑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尽管 Stellantis 因为两次试图进入中国市场都未能成功,被国人戏称为「失败者联盟」。

但实际上,在中国不显的 Stellantis 却是全球目前利润及利润率最高的车企之一,在全球市场上有着较深的影响力。2022 年,Stellantis 的净利润达到了 168 亿欧元。

无论是势头强劲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还是庞大的中国汽车市场,Stellantis 都想要。

在唐唯实看来,「汽车行业在全球,在未来会承受巨大压力,油到电转型就是非常巨大的压力,是非常大的深度转型,规模非常大,需要很多的时间,这就需要敏捷」。

图片

从 STLA 平台上看,Stellantis 想要通过对该平台的开发,在短时间内实现唐唯实口中「敏捷的转型」,但电动化市场的进步速度似乎不是 Stellantis 能预料的,STLA 中型车平台并不突出的数据,让 Stellantis 选择向外、向东方看去,寻找能够帮他们提升「敏捷度」的伙伴。

而从全球汽车市场销量来看,主流的 15-20 万级别的市场占全球销量规模的 70%,这个级别的市场是更容易进入且获得成绩的。

中国新势力无疑是合适的。他们之中的大多数,拥有一定的自研能力与成果、月交付量过万、在国内市场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在资金、盈利能力与全球影响度上较为弱势。

A 到 C 级车型都能适应的四叶草平台、月交付量破万、股结构相对分散、以 15-20 万元中低端市场为主场的零跑符合 Stellantis 的需求,而零跑也需要 Stellantis 的全球市场与资金。

截至今年第三季度,零跑 2023 年亏损 32.62 亿元,现金流为 116 亿元,但较为明朗的是,三季度零跑的毛利率提前一个季度实现了毛利率转正的目标,为后续盈利奠定了基础。

图片

与此同时,零跑将目光放到了全球市场,增强竞争力,但要出海就需要钱,116 亿元的现金流显然不够,于是在 9 月份的慕尼黑车展上,朱江明就已表示,「零跑全球化是两部分,一部分是技术的输出,一种是零跑品牌产品的输出……我们要不拘一格用各种形式找合作伙伴」。

从目前的信息来看,技术的输出或是零跑全球化战略的助燃剂,进而将其产品与品牌更多地向全球市场输送。与产品收入相比,技术输出的收入,更能为车企带来源源不断的资金。

资金充足、对电动车及中国市场感兴趣的 Stellantis 能够满足零跑在全球化上所需要的助力。在发布会上,无论是朱江明还是唐唯实,在谈及 Stellantis 能为零跑全球化带来的帮助时,都提到了 Stellantis 成熟的全球化布局。

唐唯实举例称,Stellantis 在欧洲有 20% 的市场份额,在北美、拉丁美洲、中东的市场份额分别为 26%、26%、15%,而这几个地区,尤其欧洲与北美地区,都是中国车企出海的重要目的地。

图片

Stellantis 的全球网络,能够在分销网络、营销措施、政策批准等方面帮助零跑迈出并迈稳全球化脚步。

关于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公司展开的调查及在美国等市场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限制,Stellantis 或许能够帮助零跑避免一些障碍。

零跑在出海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海关问题,尤其是在没有制造基地的情况下,唐唯实并未明说 Stellantis 是否会帮助零跑避免这些非可控障碍,但明确其销售网络能够帮助零跑加快全球化布局。

从消息传出到最终拍板,Stellantis 与零跑的一拍即合既有前者对零跑技术的肯定,也有双方在「节俭文化」上的不谋而合。

零跑一直以来都坚持全域自研,随着零跑销量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全域自研带来的技术降本开始显现,今年三季度,零跑的单车成本环比减少 0.9 万元,至 12.6 万元。

零跑在这一年的时间里,通过降本措施使得每辆车成本下降 3000 元左右,而这仅是材料端的降本,制造端的成本则下降了 1000 元,而全域自研的零跑,一辆车中 70% 的核心部件都是自行研发与制造的,10 万元的车便拥有 7000 元的价格优势,在降本上拥有更多的主动权。

图片

双方需求的契合,造就了此次合作的达成。

图片

技术「变现」之后

在本次认购中,零跑将能获得 85.1 亿元的资金。

零跑准备用来做什么?还是研发。

图片

零跑首款基于四叶草架构打造的全球化车型 C10 预计将在明年 3 月上市,其全球化战略的初步成果或能在明年得到验证。

对于此次合作,人们存在争论,一方认为这是中国车企「反向合资」,是零跑优势的表现,但也有人认为,20% 的股权出让、老东家大华股份的退出,是零跑「被合资」的标志。

虽然昨晚便有双方合作的风声传出,但今早七点零跑公众号发文以来,双方的合作还是成为了全天的话题焦点。

毫无疑问,零跑与 Stellantis 的合作是继小鹏与大众合作以来,又一受到广泛关注的中外车企牵手成功案例。

图片

互联网从不缺少观点,在 Stellantis 的大手笔合作之下,这场合作之于零跑、之于新能源车企,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我们期待你的观点。

(完)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电动星球News蟹老板

本文地址: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相关内容
全部评论·24
暂无评论
我要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