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地平线征程6明年发布并量产 与多家企业达成意向合作

“征程6会在2024年4月正式发布,同年启动量产交付,计划Q4完成首批量产车型交付。”这是地平线在广州车展上传递出的最重要信息。

据地平线副总裁兼智能汽车事业部总裁张玉峰介绍,征程6已获得比亚迪、广汽、理想、CARIAD、博世等多家企业的量产意向合作,在广州车展媒体沟通会上,以上5家企业的高管也均到场或视频致辞。

征程6基于统一的BPU纳什计算架构而来,是业界首款能够覆盖从低到高全阶智能驾驶需求的系列车载智能计算方案。

“征程6不仅在计算架构、计算效率、系统设计、量产赋能等多元产品层面上实现了升维,同时也标志着地平线产品研发从单点式向系列化的关键跃迁,征程6将面向全阶智能驾驶提供兼顾性能与成本的最优解,加速产业跨越鸿沟。” 张玉峰说道。

所谓单点式向系列化跃迁,是指征程6不只是一颗芯片,而是一个产品系列。本次在广州车展的发布会上,先亮相的是征程6旗舰

图片

在张玉峰看来,城区NOA已然成为智能驾驶的全新竞争高地,但目前仍未实现真正的大规模量产以及良好的用户体验。以城区NOA为代表的高阶智能驾驶需要面临复杂嵌入式超级计算机系统技术和极致工程能力的双重挑战,在ODD拓展的同时需要同时达到极致的产品性能和体验。“地平线征程6旗舰是地平线独有的前瞻算法、硬件计算设施、工程化量产‘跨三域’能力的集大成者,能够满足未来3~5年的智能驾驶发展需求。” 张玉峰说道。

据悉,征程6算力高达560TOPS,有350KDMIPS强大的CPU能力以及更先进的SoC总线架构。

此外,征程6旗舰拥有高集成度、高算力、高效率、高处理能力、高接入能力以及高安全等六大产品制高点,实现了CPU、BPU、GPU、MCU“四芯合一”,以高集成度提升系统性价比,降低部署难度。其中,征程6旗舰搭载的BPU纳什架构实现了软硬结合的极致优化,专为大参数Transformer而生,面向高阶智驾前沿算法赢得最佳计算效率。同时,在强大计算性能的加持下,单颗征程6旗舰即可支持感知、规划决策、控制、座舱感知等全栈计算任务。

地平线芯片产品规划与市场总经理尹凌冰表示:“高阶智能驾驶的大规模量产普及必须基于技术重构实现,征程6旗舰在实现强大且全面的产品性能的同时,更加秉承回归理性,以极致的计算效率优化系统综合成本,助力车企和生态伙伴打造城区高阶智驾杀手级应用,引领城区NOA的大规模量产普及。”

图片

目前,地平线征程家族产品累计出货量达到400万片,拥有50+款量产上市车型。此次广州车展期间,地平线预计2024年征程家族产品累计量产上市车型将超过150款。

张玉峰表示,在明年达到累计量产上市车型数目150多款的同时,地平线将获得明年自主品牌一体机市场的份额第一名同时将继续引领800万前视一体机市场和行泊一体市场的市场份额,并将继续在中高阶方案车型市场占有率上面保持前茅。

图片

△中间:地平线芯片产品规划与市场总经理尹凌冰,右一:地平线副总裁兼智能汽车事业部总裁张玉峰

以下为发布会后地平线与媒体交流节录:

媒体:征程6覆盖了高中低三个智驾平台,芯片上市之后以前老的芯片还会不会再售?或者在成本上是否更有优势?

张玉峰:征程2、征程3和征程5累计出货量已经400万片,产品已经获得市场广泛认可,目前仍在为众多车企提供越级智能驾驶体验的计算支撑,持续有新的量产车型落地。我们征程2、征程3、征程5芯片生命周期还很长,产品定位也存在差异,一方面这个芯片会持续在行业中推广、提供售后,包括上面的感知软件提升,我们会持续的投入资源,现在征程2我希望它在ADAS前视感知能够持续引领市场份额第一。

征程5的应用除了自主品牌,还有合资品牌,量产周期相对长一些,接下来会有一两家新的合资品牌量产定点,我们在比较成熟以及规模化量产芯片上会持续做业务推广和客户支持。 

媒体:征程6规划是舱驾一体吗?

尹凌冰:我们GPU更多面向舱内感知以及一些更确定性智驾领域的渲染做的集成,我们面向娱乐域infotainment这些渲染和任务,当前还没有包含在征程6系列产品里面。 

张玉峰:这次不是舱驾一体芯片,但是从征程5一代就积极和行业主流的车企在探索和落地舱驾融合,比如我们跟一家新势力企业明年底、后年初就会落地征程5加上一颗座舱芯片加上一颗网关芯片标配三域融合的系统,这个是我们走的比较靠前去落地实践的,其他的一些计划和想法可能后续会根据时间节奏跟大家分享和披露。

媒体:征程5比如距离城区NOA的交付还有一些时间,征程6看起来明显节奏会更快,我们如何在征程6上使车企能够更快的交付这些软件功能?采用什么样的方式?

张玉峰:从征程2到征程3,从征程3到征程5,每一代计算方案在工具高效支持下还有架构延续性相互兼容设计上,它的迁移成本很低,有时候可能只是编译器的参数做一下调整,而征程6整个系列向后兼容性一定是极高的保障。比如征程5中阶算法无论是我们参考算法还是合作方量产算法,它的迁移可以在一两周的时间完成一个准量产级的迁移。征程6上从工具链对应的参考算法、优化指南以及前视感知量产级,符合NCAP最新标准的感知和AEB的输出,这个我们会做到量产级,同时可能也会打造一些样板间。但因为芯片整个定位和性能均衡性非常好,现在软件生态发展也非常的繁荣,这一两年已经有多个量产合作方不仅拿到诸多车型量产定点,实现了批量量产交付,无论是在小一点计算方案上,还是在征程5计算方案上,反而在征程6系列芯片上我们可以被生态软件和合作方牵着走。   

尹凌冰:我稍微补充一下从技术层面,我们这次征程6系列从刚才我们讲的几个关键技术角度来讲,我们是以更好平台化去支持不管是合作伙伴的算法,甚至客户自己的knowhow和knowledge、算法,以及地平线自己的积累都可以非常开放而且高效部署进来,从这个角度来讲,有更多组合的方式,更开放的方式来给行业提供更好的可能,以及大家一起来寻找行业的最优解,这个行业的发展肯定需要越来越多参与方才能够让这个行业真正走向繁荣和发展。

媒体:地平线如何做到降本增效?如何构建成本上的竞争力?

张玉峰:我们从整个计算方案的设计一直禀承能够实现系统级最优的性价比,我们做到高阶程度芯片SoC的设计四合一,以及更强的片上通信、总线等等设计理念都是为了能够让整个系统级设计更加的简单,更加的有成本上的优势,包括接口接入能力。

还有一个很重要但容易被公众所忽略的是开发成本、迁移成本和迭代成本,这其实是隐含在BOM成本(原始物料成本)或者单车成本背后相当大的成本。回归到软件工具,量产加速的赋能包设计,量产级前视感知等赋能,可以降低无论是Tier1还是车企在各个场景下智能驾驶方案落地隐性背后的成本。

媒体:两个问题,一个是四部委发布了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这款芯片是不是支持L3或者L4的芯片?第二个问题是随着芯片算力如此高速提升,对纯视觉的智驾路线或者依赖激光雷达路线会不会有所影响?

尹凌冰:在地平线视角来看,从国家角度来讲有非常优秀的行业法规来促进这个行业更规范,更有序发展,这是一个好事,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这次发布是面向整个系统,并不是针对芯片的L3和L4,因为光芯片是实现不了L3、L4,有赖于和各个合作伙伴一起,带着合作伙伴最终一个完整中高阶智能驾驶方案,能够达到这个水平才能得到这样的认证,光芯片或者光计算方案是不够的,我们也非常期望在征程6系列上和客户和合作伙伴一起,做到非常优秀的体验,这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讲的成为智驾行业最优解的目标。

最后您说到有更大算力之后在传感器上面选择的情况,包括您特别提到激光雷达,我们跟激光雷达行业也有很多的合作,也有非常深入的交流,关于传感器的选择问题,从芯片的视角来看,我们一定是视觉和激光雷达都能够非常高效的支持,从处理能力都能够很好的支持,但是具体整个方案上是否使用激光雷达,还是看各自方案特点以及各自对系统的认知。这方面大家可能会有不同,从我的角度来看这是正常的。   

张玉峰:L3、L4准入这个事情确实对行业来讲是一个好事情,这次主要面向主机厂企业在开展试点,而且是边试边探索边确认下来一些细节。

因为是车企在牵头参与这样的准入,我们跟其中一些车企在一段时间以前就已经围绕征程5如何去支持这样的需求,比如多颗征程5来支持L3级系统的探索,通过这种方式也在间接参与。我们在征程6这一代肯定更能从芯片级去支撑好这样系统的探索和试点以及落地。

另外一个话题是激光雷达,作为智能驾驶计算方案供应商,我们对于传感器还是会跟行业一起多往前走几步。我们在摄像头传感器和光学参数选型上已经有一套非常完善的评测与认证的体系,这是为了我们的客户和算法合作方能够足够的聚焦收敛到少数的摄像头、传感器选择上。因为每一次光学参数的改变对于算法的开发和优化可能是千万级人民币的投入,所以这块一定要收敛。我们帮着行业合作方和客户来收敛选择,收敛选择之后可以降低开发成本,降低不必要的消耗,当然肯定不会绑定一家,还是会有多家的选择,这是我们在摄像头传感器方面努力做的,为生态做好铺垫和前期的准备。无论最终客户方案用不用激光雷达,我们认为激光雷达对于高阶智能驾驶是有帮助的,我们也在与一些头部的激光雷达厂家探讨更加具有性价比,甚至围绕地平线计算方案定制高效能的激光雷达的型号。我们也希望这样的工作能够给行业客户、合作伙伴带来更精准,更具备竞争力的选择。

媒体: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激光雷达还有一个疑问,现在有的客户在城区NOA用了一颗,还有的超过1颗以上的激光雷达。如果选择这种方案的话,用一颗激光雷达是不是一颗征程6算力就可以满足?一颗以上需要更多征程6的芯片?第二个问题能不能介绍一下之前征程2、征程3、征程5这三款芯片出货量的占比?

尹凌冰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从激光雷达接入能力上,我刚才在整个征程6旗舰版介绍里面我们是单芯片支持一个甚至更多激光雷达接入。从处理器来讲,我们都有强大的感知信息处理能力,对于激光雷达原始点云数据处理,征程6甚至征程5都有充分的考虑,并不是多颗激光雷达就需要多颗的芯片,没有这样的映射关系,我先澄清一下这个问题。第二个问题交给玉峰总。

张玉峰一颗征程3就可以很好地处理激光雷达,它的算力需求不大,主要是接入能力。

另外一个是出货量,征程系列整体出货量已达400万片,征程5今年出货量今年应该会实现超过25万片,有这样的量级。至于细分,征程2肯定是百万量级,征程3也很不错。   

媒体:地平线之前在很多场合也说过,芯片算力太大会是一种浪费,因为算法优化的问题,用户体验一直都是跟不上芯片的算力,现在征程6有这么高的算力,车企在应用的时候怎么样才不浪费算力?

尹凌冰:我们之前讲并不是算力太大是浪费,而是很多大算力的芯片算力没能被有效利用起来,更多是在讲计算效率,我们怎么样在实际计算效率上能够真正做好,这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也有业内合作伙伴、主机厂也跟我抱怨,某个芯片看起来数字很好,但实际上开发人员拿到手上能利用起来的有效算力不高,在复杂系统上也是部署难度非常大,但是这个数字之间的落差在他们自己执行层和决策层之间也会有一些信息差。这次征程6旗舰版560T的算力,我们始终强调是从用户体验出发,以及结合业界算法和性能演进的趋势,有一个详细工程系统方法论迭代,从而做出的一个决策。我们选择这样的数字背后并不是说我们就做一个简单的选择题,其实背后有着详细的系统软硬件仿真系统来确定这个数字,以及今天分享讲到,怎么样在一个更好的效率下提供支持先进算法的性能,这些都是基于系统级思考来做出这样的决定,我们也相信这样的算力和这样好的利用效率,特别是在旗舰版上,能够面向新一代城区高阶智能驾驶上带来好的体验和好的方案。   

张玉峰:我稍微补充一下,城区高阶智能驾驶还是属于0到1的比较过程,后面对于算力的需求,对实实在在算力利用率的需求会越来越高,征程6旗舰是最适合当前这个阶段城区高阶智能驾驶的芯片,关键是要把计算效率、开发效率、工具提上去。城区智能驾驶还需要很多年的努力,需要行业共同不停去扩展场景,扩展体验和性能的上限,这也是我们奋斗的动力。就像手机一样,一代一代的芯片,一代一代体验的提升,要有相当长的过程去完成,要找到适合这个阶段最好的计算方案。

另外再补充一下车厂自研芯片的事情,我讲到:征程6系列总有一款适合你。如果真的还有你要的我们没有,我们也可以来帮助车企客户打造一颗你想要的芯片。我们现在在客户国际和国内各有一家顶级车厂是我们BPU IP授权的客户,我们帮助车企客户打造满足他们差异化需求的方案,如果他有额外的我们系列产品不能满足的需求。他需要做的不仅仅是一个芯片,一个车规级计算方案是需要很多人力、时间和金钱投入,它上面的软件生态成熟和发展可能会是另外一个数量级的投入,无论从金钱、时间还是人力上。类似于CPU行业里面有ARM这样的企业,其实IP上面的软件,生态成熟度的意义和价值更大。同样地平线BPU的IP,也借助于地平线自己的和合作方非常成熟量产级的软件生态,可以帮助想自研芯片的厂家不仅获得更适合自己的芯片,而且得到成熟可用的软件工具,软件应用量产级的算法,包括开发者生态整个的生态系统。

媒体:现在行业内比较看重性价比,同时高算力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看待高算力方面的竞争?我们怎么跟一些中低阶产品做一个平衡?本身的团队业务重点会做一些调整吗?

尹凌冰:征程6就是一个系列化的产品,总有一款适合你,这是我们的一个思考。但是,在上面附着软件生态包括开发工具都是一致性的,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从整个高阶系统发展来讲,刚才也提到是长跑的过程,还在持续往前走,所以我觉得还是需要持续的方案,持续更优秀的方案给业界提供更好的体验,更好的性能。从中阶包括低阶来讲,刚才也有一定的介绍,可能是这次沟通会的重点,但是我们在这个路线上有相较高阶更确定的体验,不是完全确定,在更确定体验下面怎么样用更好的硬件以及软件整个系统性价比来帮助这个市场快速发展。这也是地平线征程6系列的目标,更好,更快促进整个智驾行业的发展。   

张玉峰:团队方面,刚才我们一直强调征程6系列是统一架构,尹总所在的团队也是统一团队来覆盖高中低阶的计算方案的设计,可能不同阶段针对场景优化,比如低阶更在乎极致功耗、极致能效,高阶在对极致性能、更先进算法高效支撑上做一些倾向和偏移,但团队还是统一的团队做,不然的话就是一个割裂的架构,成倍的开发成本和迁移成本。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智车星球

本文地址: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相关内容
全部评论·4
暂无评论
我要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