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越拿下中国智驾大赛两站连冠,纯视觉智驾崛起
6月2日,由第一电动网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智驾大赛城市NOA擂主争霸赛杭州站开赛,极越01再获冠军。
至此,极越01已经在本届智驾大赛中连续获得北京、杭州两站冠军,以总积分85.66分列众多参赛车型中的第一位。
在过去几个月里,随着极越OTA 1.5的推送,极越01的城市领航辅助驾驶功能一下子在全国105个城市开通。极越在智驾上的开通成熟数量和可用范围,迅速跻身各大车企的绝对第一梯队。
随之而来,由极越CEO夏一平带队,极越也在全国各个城市密集地开展智驾直播。武汉、南京、杭州、深圳...各地都有极越智驾直播的足迹,而且往往选的都是各个城市的密集「魔鬼路段」。
夏一平甚至在最近一次武汉直播时表示:「直播是检验智驾体验的唯一标准」。
极越在各家车型强手如林的全国性智驾大赛中取得冠军,并在各地大范围实现智驾开城,这些都与极越从一开始就坚持的纯视觉智驾路线有很大关系。
最近还有消息称,特斯拉FSD入华有进一步动作,据说FSD正在相关部门进行备案。也许明年某个时间点,特斯拉FSD和极越PPA,这两家纯视觉智驾流派的先锋会在中国的城区正面相遇。
随着特斯拉FSD V12、极越V1.5等版本的推出和获得验证,国内不少车企从今年也开始跟进布局纯视觉智驾的路线:
前不久,蔚来发布的子品牌乐道,乐道的第一款车L60就会搭载以视觉感知为主的智驾方案;
跟乐道类似,小鹏的MONA据说也将搭载纯视觉的方案,MONA的首款车型将在6月发布;
国内智驾的另一支标杆,华为的智驾方案乾崑ADS,也在今年4月份正式发布了ADS的纯视觉版本ADS SE。
为了让更多人在更多地区用上高阶智驾,纯视觉正从过去极越、特斯拉等少数车企选择的「小众路线」,成为高阶智驾普及的必经之路。
一、权威大赛双连冠,极越智驾的含金量
其实早在2023年第一届智驾大赛时,当时刚刚上市不久的极越01就是一匹黑马。去年当时在国内主要城市能够开通城市NOA的车企还只有寥寥几家。
2024年,随着更多有实力的车企进入城市NOA的竞争。在这届大赛中,极越01面临更多的竞争对手,不仅开城的数量暴增,并且开赛即拿下两大主要城市的分站冠军。
极越01面临的对手,包括传统智驾强队小鹏(G6)、华为系车型(问界M7、智界S7、阿维塔12、极狐阿尔法S HI版),以及理想L9等。
HiEV获悉,本届由第一电动网主办的中国智驾大赛共从12项关键指标出发衡量各家车型的智驾表现。
除了评价整体表现的通勤时间、接管次数、违章次数,还有针对各个细分常见功能的评分,如NOA领航、居中行驶、变道、避让、红绿灯判断与执行、掉头、进入辅路/匝道/环岛、环岛岔路选择、出环岛汇入主路、违章行为、接管次数。
极越01力压一众对手,在测试路段中各个场景下表现优异,体现了纯视觉智驾优秀的泛化能力。
尤其是在今年极越的OCC占用格栅网络上车之后,其对城区常见的施工场景和不规则障碍物的检测能力大幅增强,极大地提升了城区智驾的舒适性和安全感。
极越在近期还透露,在目前已经开辟105座城的城市领航辅助驾驶功能基础上,极越会在OTA 2.0实现300座城市领航辅助驾驶功能开放,并且随着智驾能力提升,现有的PPA功能将升级为更强的ASD(Apollo self-driving)。
二、FSD入华,极越升ASD,纯视觉崛起
与国内极越纯视觉智驾能力快速提升,实现大范围开城。在海外同时发生的,还有智驾领域的另一件大事:特斯拉的FSD V12向用户广泛推送,V12采用了端到端的技术架构,智驾系统的适应能力更强,驾驶行为也更加拟人。
前不久,马斯克专机飞来北京,据说就是为FSD入华铺垫。最新的传闻是,特斯拉正为FSD在有关部门进行备案,FSD可能最快在今年底/明年初在国内开始小范围的测试。
过去一些观点认为,纯视觉的智驾方案可能是一种降本方案,但特斯拉与极越的开城范围以及实际体验证明了纯视觉方案也能做到顶级的体验,甚至可能是高阶智驾大规模普及的「终极方案」。
实际上纯视觉的方案成本未必更低。
特斯拉为全系新车搭载了HW 4.0的硬件,并且在今明两年正在建立超大规模的云端算力。
极越的纯视觉方案,以自动驾驶视觉大模型VTA(Vision Takes All)为底座,硬件上为极越01全系配置了大算力智驾芯片,搭载2颗OrinX,更别提百度为其智驾训练提供的2.2 EFlops的云端算力。
夏一平在最近的一次直播中再次解释了为什么选择纯视觉的方案?
因为这是最为类似人类驾驶的方案,人眼看到的图像和视频包含了大量的场景信息,机器也可以从图像中获得最为丰富的信息,通过这些信息,机器只要能够识别图像中的相关语义,就可以做出准确的判断,并且覆盖范围更广。
「这样的技术路线选择,其实是为了将来能够让智驾能够更加快速普及,做的一个非常大的决定。」
而纯视觉的技术路线突破,也受益于这两年ChatGPT这样基于超大规模算力、超大规模数据训练出来的大模型技术成果,「未来一定是AI驱动数据驱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