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川渝汽车产业:高效协同 合作共赢

6月19日,位于雅安的四川建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100多条生产线马力全开。

“今年以来我们一直铆足干劲、全力以赴为重庆新能源汽车生产配套底盘悬架。”该公司负责人说,底盘悬架产品一下线就连夜装车,第二天即送达重庆。

“目前,长安汽车主流车型搭载了四川50家供应企业提供的零部件,长安汽车带动了产业链上川渝两地近700家合作伙伴发展。”长安汽车相关负责人说,一辆“重庆造”汽车离不开四川的配套产品。

图片

长安汽车两江工厂焊接车间,工人在进行焊接作业

红火的生产场景,正是川渝两地汽车产业高效协作的写照。2023年,川渝两地合计生产汽车329.3万辆,同比增长3.9%,占全国汽车总产量的10.9%。

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启动建设以来,两地一直把促进产业共建、共兴放在重要位置。在《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24年重大项目清单》中,现代产业类项目有114个,数量占比达到38%,重点聚焦川渝协同共建的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世界级产业集群。

“汽车产业是川渝两地重要的支柱型产业,并且互补性非常强,重庆整车发展优势明显,四川则在电池原材料、动力电池和绿电供应和智能网联软件开发方面具有优势。”赛力斯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川渝两地加快建立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1+1>2”效果已在显现。

目前长安汽车三分之一的供应商来自四川,每年有超过200亿元的“合作订单”达成。接下来,长安汽车将进一步扩大对四川配套商的采购规模,并注重发挥产业链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帮助配套商挖掘潜力、强优补缺,全面优化提升配套能力。

此外,长安汽车还将加强与成渝高校科研协同,推进产学研合作,并构建智能制造共享平台,带动配套商在基础前沿技术、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技术等方面实现突破,推动川渝两地区域协同创新,合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共建汽车产业科技生态圈。

赛力斯相关负责人则表示,四川拥有电子科大、西南交大、成都理工等知名高校,每年能提供大量汽车软件人才,“通过招揽成都当地软件人才,赛力斯将培育出更强的软件技术队伍,提升产品竞争力。”

在成都高新区天府二街一栋写字楼里,就有一家赛力斯在川研发公司——成都赛力斯科技有限公司。在这里,数百名来自四川的汽车软件人才,正在全力开发智能座舱、汽车信息系统集成等项目。

图片

2023年12月20日,赛力斯集团与宁德时代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目前,赛力斯不仅在成都设立研发机构,还与宁德时代四川公司“强强联合”共同研发M3P新型电池,并与四川当地的江淮汽车、海特汽车等车企合作,共同推动智能化协同设计和制造。

来源:重庆日报、重庆汽车工程学会

版权归原平台/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世纪博悦

本文地址: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相关内容
全部评论·0
暂无评论
我要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