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贴身搏击 无路可退!再论三星、LG锂电池企业在中国的布局

【第一电动网】(专栏作者 夏军)在动力电池领域,面对强势而来的韩国企业,中国本土的锂电池企业必须抛弃任何片面和狭隘的想法,用放大镜去研究对手,用显微镜来观察自己,敢于正视对手,勇于突破自我,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让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真正成长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栋梁。

一、 巨变的时代 不变的竞争

最近一段时间,汽车行业有几件大事,将深远的改变汽车产业的格局和方向。其一是大众汽车“尾气排放门”事件,这个巨大的丑闻不但让大众汽车陷入重重危机,也基本上宣告了欧洲车企力推的清洁柴油发动机走进了死胡同。面对日益严苛的环保要求和法律规定,传统内燃机已经没有多少潜力可挖,所有的汽车企业都必须加速往新能源汽车转型,否则将面临高额的碳排放罚款、产品禁售、法律诉讼、舆论谴责、品牌下跌等一系列严重后果,生存空间将被环保汽车吞噬。这一记警钟,毫无疑问将促使那些在发展道路上摇摆不定的车企丢掉幻想,认认真真的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普及,未来5年,我们将会看到HEV、PHEV、EV、FCV等车型呈现爆发式增长。(相关文章:一文看尽!从大众作弊门解读中美欧日汽车电气化发展趋势)

另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情,是三星SDI在西安的锂电池工厂和LG化学在南京的锂电池工厂先后投产,尤其是在后者的投产仪式上,国内有影响力的整车企业,纷纷派出重量级的人物出席活动,以彰显他们对这家韩国企业的重视,以及强烈的合作意愿。在往新能源汽车转型的道路上,中国走的最为激进,规划最为宏大,扶持力度也最大,随之而来的影响是中国在今年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动汽车市场。作为所有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电池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并成为行业关注和争夺的焦点。显然,全球锂电池巨头不会放过中国这个最大的市场,于是三星SDI和LG化学直接在中国投资建厂,希望为中国本土车企提供最完善的服务,从而在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贴身搏击 无路可退!再论三星、LG锂电池企业在中国的布局

中日韩在消费类锂电池领域杀得难解难分,在动力电池领域仍然延续了这种格局。三个国家在锂电池领域的产业特点、技术实力、资本实力都比较接近,所以一直维持着相对均势。日本企业的动作向来较慢,而且不大看得上中国的市场,所以松下抱着特斯拉的大腿,在美国搞Gigafactory,准备多赚点美金。但韩国人显然不想放弃中国市场,他们选择了主动进攻,在中国本土开辟战场,进行贴身搏击。如果能够将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市场收入囊中,无疑韩国锂电池产业将称雄全球,成为无人能够撼动的巨无霸。(相关文章:动力锂电池路线之争:中日韩上演三国杀)

面对杀入自己基本盘的对手,中国的锂电池厂家会有何种心态?从目前来看,大概有几种:你搞你的,我搞我的,市场那么大,总有我的生存空间;羡慕嫉妒恨,市场起来了,凭什么让你来得利;有问题找政府,总不能不管国内锂电企业死活吧,给点政策吧;冷眼旁观,等着韩国人出问题,看笑话,接收他们的市场。

我说,兄弟,别人抡起那么大的拳头打过来,你还在等啥?

二、 无路可退 那就战之

商场如战场,不进则退,退则无立锥之地。看起来,全世界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未来可能会有百倍的增长潜力,可一旦有企业形成垄断优势,其他的企业就很难获得好的生存空间,只能在低端领域相互倾轧,获得微薄的利润。典型的例子如智能手机市场,苹果占据了行业近90%的利润,其他所有智能手机企业只能为了剩下的10%厮杀,三星和华为尚能靠品牌价值和完整的产业链维持一定的盈利,小米、魅族、乐视等企业把手机价格杀到成本以下,未来完全是个未知数,听天由命吧。

在动力电池领域,面对强势而来的韩国企业,中国本土的锂电池企业必须抛弃任何片面和狭隘的想法,用放大镜去研究对手,用显微镜来观察自己,敢于正视对手,勇于突破自我,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给对手迎头痛击,让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真正成长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栋梁。

1. 全产业链布局

国内的互联网企业最喜欢说生态,所谓的生态,就是你是否能够拥有一个完整的产业链,靠产业链的联动,形成一种与用户的共生环境,将对手排除在这个体系之外。

三星在产业链的横向布局方面很有优势,半导体、电子、化工、汽车、造船等,三星均有涉足,依靠多领域的雄厚技术优势、资金优势、人才优势,三星可以在不同领域保持强大的竞争力,品牌价值也通过不同的产品渗透到各个用户层面,形成了很强的影响力。

LG化学在产业链的纵向布局方面优势明显,就动力电池产业而言,LG化学在前端的材料,中间的电芯,下游的Pack,配套的BMS,甚至整车核心部件的电机和电控等领域,都有广泛的研究和丰富的产品,这会让整车企业非常喜欢跟这类有强大集成能力的零部件企业合作,将其作为最优质的tier1供应商。

反观国内的锂电池企业,大多局限于某一个环节,缺少全产业的布局。以做电芯的企业为例,想做好电芯,受困于前端的材料性能不理想,想控制品质,受限于制造设备和人员素质,想用好电芯,又受制于BMS和Pack企业的技术实力,导致产品性能不好,可靠性问题多,安全事故层出不穷。

比亚迪(BYD)是国内锂电行业的一个另类,从做电池起家,通过收购有资质的整车企业,进入汽车行业,进而布局电机,电控,半导体等领域,形成了一条非常完整的产业链。BYD的秦和唐代表了国内插电式混动的最高技术水平,也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销量持续走高,K9和K10则已经出口到海外很多国家,成为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名片。

贴身搏击 无路可退!再论三星、LG锂电池企业在中国的布局

从这个角度来看,产业链布局对一个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现代社会的商业特点,决定了企业必须摒弃单打独斗的方式,走向生态建设和产业联盟,深耕细作,形成自己独特的产业链优势。

2. 前瞻性的技术优势

日韩企业在三元材料方面的技术积累和产业化深度,明显高出国内一截,毫无疑问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决定了未来电动汽车是否有可能取代燃油车。从这个角度看,锂电池企业必须对技术方向5-10年的预判和前瞻性的投入。国内企业前几年普遍在磷酸铁锂领域发力,对三元材料认识程度不够,投入明显不足,导致三星和LG在三元方面占据较大的先发优势,比国内企业领先2-3年实现规模产业化。在软包和圆柱形电池方面,国内企业也研究不足,一味在硬壳电池领域扎堆。韩国企业则在软包、硬壳和圆柱形电池方面都有广泛研究,如三星的硬壳电池在宝马、奥迪、大众等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得到应用,LG的软包电池独树一帜,在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方面得到通用、福特、现代起亚、雷诺日产等众多车企的认可,LG的18650圆柱电池已经可以做到3.2Ah,而国内企业已量产的较好水平也不过2.6Ah,差距非常明显。

贴身搏击 无路可退!再论三星、LG锂电池企业在中国的布局

在产品的技术路线上,国内企业普遍缺乏前瞻性,对市场需求了解不足,甚至根本没有去仔细研究,更多的是从自身角度出发,来定义和开发产品,而不是从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各国政府法律和政策动向,主要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技术趋势等方面,也普遍没有予以重视和研究,更多的是被动跟随市场的变化。如各个企业在磷酸铁锂方面的大规模投入,如果不是商用车市场起来,国内的锂电池企业基本上已被日韩甩开。我国新能源商用车的爆发,为国内锂电池企业争取到了3年左右的时间,如果这三年时间里,不能在技术层面追上或接近日韩企业,形势就会极度危险。

在下一代正负极材料和固态电解质的研究方面,国内锂电池企业与日韩相比仍有不少的差距,是奋勇直追迎头赶上,还是继续拉大差距,就看未来3-5年的努力。

3. 勇敢的走出去

日韩锂电池企业,普遍在全球布局,以更好的服务于当地的汽车企业,如松下在美国与特斯拉共建超级电池工厂,预计产能达到35GWh,可满足特斯拉在2020年前后的电池需求。LG也在美国和中国建立电池工厂,南京工厂在2020年可满足20万辆电动车的电池需求,其研发机构更是遍布全球各地。

在国际化的道路上,国内锂电池企业远远落后于日韩,除了CATL与宝马等国外车企有部分项目合作之外,国内锂电池企业几乎没有成功走出去的案例,进不了国际主流车企的供应链体系。这导致目前国外车企推出的新能源汽车,基本都采用日韩的锂电池,这对于中国本土锂电池企业建立品牌知名度和品牌价值非常不利。

走出去,是现代企业的必由之路,只有充分的参与国际化竞争,才能了解全球市场需求、利益格局、资源分布、区域特点,才能培养国际化的团队,拓展生存空间。

贴身搏击 无路可退!再论三星、LG锂电池企业在中国的布局

在国际化的布局方面,华为是所有中国企业的代表,因为走出去非常的早,华为全球十五万员工当中有三万多外籍员工,华为的分支机构遍布全球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充分扎根于当地市场,利用当地资源,服务当地企业,推动华为逐步发展成为全球通信市场的巨头。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BYD也是国际化布局非常成功的案例,比亚迪大约在2007年左右开始拓展海外市场,经过多年的积累,BYD的电动汽车已经成功打入北美、南美、欧洲、东南亚等市场。可以想见,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比亚迪将持续分享海外布局所带来的红利。

国内众多的锂电池企业,如果不能走出去,参与全球合作与竞争,未来很难适应海外巨头的持续挤压,也就难以在本土立足,这是一种典型的联动效应。

4. 灵活多变的战术

新能源汽车,尤其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推广和普及,其中很大一个障碍是价格。电动汽车要走入普通大众的家庭,必须达到或接近传统燃油车的成本,才能体现出比较明显的性价比。在整车的成本中,占比最大的就是动力电池系统,按照不同的配置,一般占到整车成本的30%~50%,有些甚至超过50%(如Tesla Model S P85)。所以如何降低电池成本,就成为电动汽车普及速度的关键。

为了加大推广力度,我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提供了高额的补贴,从而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成本,同时也通过产业政策引导整车企业和电池企业逐步降低成本。国务院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规定,2020年动力电池模块比能量达到300瓦时/公斤以上,成本降至1.5元/瓦时以下。

三星和LG为了在中国市场攻城略地,采取了低价的进攻策略,非常迎合当前市场与政策的双重需求。据LG在不同渠道发布的信息,其价格有1.8元/Wh,1.5元/Wh,甚至1元/Wh等多种版本,但不论任何一种版本,都明显低于国内市场当前的动力电池价格水平。

我们不要怀疑三星和LG打价格战的决心,他们在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完全可以采取低价策略,快速占领市场,挤压本土的锂电池企业,这可能导致三星SDI和LG化学面临一定的亏损,但收获是市场份额。依靠集团的大资本优势,短期的亏损并不会影响三星和LG的决心,随着成本持续降低,规模持续扩大,未来一定会达到一个盈利平衡点。

反观国内企业,在价格和成本方面讳莫如深,没有动力和意愿去快速降低成本,在短期利益面前纠结太多,被动跟随整车厂的降价要求和对手的价格战,缺乏战略层面的长远规划,战术层面也显得盲目和散乱。

现在LG已经抛出了价格战策略,我们唯有以更好的产品和更合理的价格来应对。

5. 并拢五指 握紧拳头

日韩锂电池企业以规模取胜,推行集团化作战,日本主要是松下、东芝、日立、AESC、索尼、LEJ等几家企业主导,技术实力雄厚,产品品质好。韩国以三星SDI和LG化学两大巨头为主,在全球市场争雄。资源高度集中的好处是可以并拢五指,握紧拳头,发力于一处,形成突破。

我国锂电池产业的集中度非常低,有点规模的企业就有几十家,大大小小林林总总上百家锂电池企业,导致资源严重分散,市场无序竞争。这使得我国锂电池产业始终大而不强,无法优化资源配置,无法形成规范有序的市场格局,无法在与外部强敌竞争时形成合力,容易被对手各个击破。

我国政府应该破除地方保护主义,通过政策和法规形成较高的准入门槛,优胜劣汰,不断提高行业集中度。国内的锂电池企业,应该理顺内部利益分配机制和管理制度,避免技术团队出走,不断耗散企业有限的资源。

三、 困境中成长 逆境中崛起

在面对韩国企业的态度上,我国政府应该持欢迎和开放的态度,以促进我国本土锂电池产业在竞争中升级,不能断奶的孩子永远也长不大。就国内的锂电产业来看,是到了提高一批,淘汰一批的时候了,只有由大变强,才能真正的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整体实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

面对看似强大的对手,国内锂电产业不需要妄自菲薄,也不应该自乱阵脚,因为我们并不是没有优势。从政策、资金、市场、客户关系来讲,国内锂电池企业仍然具有一定的优势,我们需要着力解决技术、成本、全球合作、产业联盟等几个关键问题,变压力为动力,在与海外巨头的竞争中,取长补短,实现质的突破。

真的勇士,敢于直面强大的对手,在搏击中突破自我的瓶颈,走向更高的境界。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夏军

本文地址: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相关内容
全部评论·0
暂无评论
我要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