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商用车2017总结&2018展望(一):客车篇
1. 中国商用车产销量:2017 年 400 万辆,伴随中国经济触底反弹,2018 年预计突破 430 万辆,创历史新高
2017年,商用车在货车增长拉动下,销量增长率创7年新高,产销再次回到400万辆以上水平,分别达到420.9万辆和416.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8%和14%,增速分别高于上年5.8和8.2个百分点。
伴随2017年中国经济触底反弹,2018年预计商用车产销量将保持5%以上的增速,突破2010年430万辆历史记录,再创新高。
分车型产销情况看,客车产销量分别完成52.6万辆和52.7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8%和3%;货车产销量分别完成368.3万辆和363.3万辆,同比均增长16.9%,其中重型货车产销分别达到115万辆和111.7万辆,创历史新高,也是继2010年首次突破100万辆后,再次超过100万辆。
2. 中国客车产销量:2017 年 50 万辆,2018 年预计将保持 50 万辆规模
2017年1-12月,大型客车产销9.33万辆和9.41万辆,同比增长3.39%和4.10%;中型客车产销8.51万辆和8.49万辆,同比下降13.99%和14.60%;轻型客车产销34.77万辆和34.83万辆,同比下降2.82%和1.52%,2018年预计将保持在50万辆规模。
3、5米以上客车产销量:2017 年 22 万辆,2018 年预计下降至 20 万辆
随着需求的增长和新能源补贴拉动的销量,5米以上客车销量一路高歌持续增长至2016年达到顶峰,总销量超过25万辆,2017年萎缩至221700辆,同比去年增长-12.3%。
三大细分市场销量同比去年均下滑,其中公交销售98571辆,增长-15.4%,公路销售102021辆,同比增长-9.3%,校车销售21108辆,同比增长-10.9%。
公路客车市场走势 :
1)公路客车保持年销售10-12万辆,连续两年出现萎缩。
2)公路客车月度销量相对平稳,大部分月份基本保持了8000辆以上销量。
公交客车市场是受到新能源影响最大的细分市场,连续高增长至2016年突破11万辆,2017年萎缩至9.8万辆。公交车的销量主要集中在下半年。
校车市场走势:
1)校车市场从2012年启动以来,经过几年的发展,年销量基本稳定在2.4万辆左右,2017年萎缩至2.1万辆。
2)校车的高峰期处于开学季。
分长度如下:
4. 客车市场:一超多强,宇通 6.8 万占 30% 份额,申龙同比增长 80%,2018 维持格局不变
2017年度,5米以上客车销量排行前15位的客车企业,共销售216300辆,占比为87.73%,体现出极强的行业集中度。
申龙客车销售6058辆,在东旭光电资本助推下同比增长78%,是前10名中增长最快的企业。
5. 新能源客车产销量:2017 年 8.7 万辆,同比降低 24%,在补贴重乘轻商的思路下,2018 年预计 7~8 万辆
新能源客车2017年累计产量10.5万台,2017年全年,国内销售新能源客车86767辆,同比下降24.41%。其中,销售公交车75991辆,占比87.58%;销售座位客车10722辆,占比12.36%。
市场大落大起 “政策市”是导火索
2015年4月发布《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从2016年起不再仅根据客车车身长度来实施补贴(6-8米30万元/辆,8-10米40万元/辆,10米以上50万元/辆),设定 “单位载质量能量消耗量”分档补贴,6-8米纯电动客车最高补贴额下降5万元/辆。
在该政策刺激下,2015年11月和12月,新能源客车的月产量达到22408辆和32897辆,达到当年历史最高水平,新能源客车市场年产量达到11.16万辆,11月和12月两个月的合计产量占到全年产量的49.5%。
2016年4月,启动骗补核查,10月传出2017年财政补贴将再次大幅下调。
2016年11月及12月产量分别达到27288辆和39780辆,最后两个月的新能源客车产量同样占比全年产量(13.53万辆)的49.5%。
2016年12月29日发布“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补贴退坡40%-50%以上,推荐目录推倒重来、重新申报,2017年3月20日,四部委签发《关于开展2016年度新能源汽车补贴资金清算工作的通知》:“非个人用户购买的新能源汽车申请补贴,累计行驶里程须达到3万公里,并强制要求追溯到2016年,车企现金流压力空前加大。
在补贴退坡的情况下,2017年纯电动客车销量大幅下降,2017年10月,再次传出2018年新能源补贴大幅退坡40%。
2017年11月及12月两个月累计产量达61242辆,占比全年新能源客车产量的58%。
2018年补贴思路:重乘轻商
纯电动乘用车下调幅度有限,商用车幅度极大,客车由最高的45万国补+地补上限额度直接砍成27万元额度,减幅达到了40%,专用车国补+地补上限额度下调超过7.5万元。
一是过去商用车补贴盘子太大。粗略估算,截止目前为止中央安排的财政资金补贴给了商用车领域,而乘用车由于“带电量小”,只领取了约20%的补贴资金。
二是产业发展阶段已经由公共领域为主向私人领域加速推进,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资金中,应该适度向以乘用车为主的私人领域予以大幅倾斜。
三是整车成本的变化,新能源汽车补贴实质上是补给新能源动力总成制造成本与传统动力总成制造成本的“价差”,核心在于电池,而当前电池成本正在不断下降。
2018年纯电动客车销量预计:7~8万辆
2017年年底,全国新能源公交车将达到20万辆,交通运输行业新能源汽车总量30万辆。预计到2020年,我国交通运输行业新能源汽车总量将达到60万辆,意味着未来3年有20万辆的增长空间。 预计2018年全年产销纯电动客车7~8万辆,同比下降10%~15%。
6. 新能源客车市场:一超多强,宇通 2.5 万辆占 30%,申龙同比增长 240% 跃居第 5
郑州宇通销售24857辆,占比29%,稳居第一;申龙客车销售4702辆,在东旭光电资本助推下同比增长240%,是惟一实现正增长的企业。
7. 燃料电池客车产销量:从无到有,全年 280 辆,2018 年预计 500 辆以上
燃料电池客车在新能源客车领域大幅崛起,相比纯电和混动客车补贴大幅退坡而言(2018年单车最高补贴27万元),燃料电池客车则具备补贴不退坡的政策优势(燃料电池客车单车最高补贴100万元)燃料电池客车也在2017年经历了有无到有的过程。
燃料电池客车生产厂家急剧增加,其中4月的10台燃料电池客车由佛山飞驰生产,9月和10月的燃料电池客车均由上汽商用车生产,11月的生产厂家增加了青年汽车和北汽福田,12月燃料电池客车产量达最高峰,其中上汽商用车贡献最多为148台。
8. 新能源客车企业 5 大竞争策略:二三线城市 + 公路车 + 海外 + 燃料电池 + 资源整合
一是,二三线城市及城市乡镇等市场 。
一直以来,新能源客车市场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大型城市,但是随着三四线城市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的落实,三四线城市将成为新能源客车市场的重要机会。中小城市则处于金字塔的中下部,实力稍弱,但数量庞大,“替换+新增”将导致公交车的市场保有量大幅提高。
二是公路客车市场 。
众所周知,公路客车和公交客车是客车市场的两大主力“干将”。但是,此前受充电设施不完善等因素影响,新能源客车在公路客运方面所占的比重并不多,替换空间巨大。
三是海外市场。
一带一路的倡议,将为中国客车企业带来不同以往的机会。今年上半年,相对于低迷的国内市场,我国大中型客车海外市场表现十分出色,宇通、中国、安凯等海外市场的客车销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四是燃料电池客车。
氢燃料电池客车更适合城际间的交通运输,2017年燃料电池客车仅销售280辆,未来几年内将迎来快速发展。
五是资源盘活,推动整车企业间的合资合作。
2018 年补贴退坡将加速客车行业的市场化发展,新能源客车企业之间产品销量差距或将进一步拉大,龙头客车企业将充分利用销售规模、供应链体系及品牌力量等竞争优势向二线及以下小厂盈利施压,地方保护或向具有产品性价比优势的龙头客车企业倾斜,这将推动着整车企业的合资合作。
若区域具有一定的汽车产业基础或者政府极力希望去发展汽车产业,那么,区域政府或将通过牵线搭桥的方式,通过“合资合作投资换市场”推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即引入某龙头客车企业以合资入股方式盘活区域内二线及小厂。
9. 欧系轻客产销量:2017 年 15 万辆,2018 年继续增长
2017年,我国欧系轻客销售14.9万辆,终于由负转正,销量同比增长7.6%!
其中,江铃系继续保持第一,合计生产欧系轻客7.4万辆(福特品牌全顺+江铃品牌特顺),同比大幅增长17.27%,全顺全年销售4.28万辆,市场份额为28.69%,特顺上市八个月就销出3.1万辆,市场份额20.88%。
南京依维柯排名第二,2017年销售3.13万辆,同比下降15.54%,市场份额为20.98%,主要原因是受到了新厂搬迁和全新一代依维柯Daily上市的影响。
上汽大通V80牢牢占据行业第三,2017年销售各类宽体轻客车型2.76万辆,同比微增0.32%,市场份额为18.52%。
一方面,宏观经济增速稳定,制造业温和复苏,让欧系轻客的采购主体——中小微企业的业务量有所扩大和扩张,2017年我国GDP增速为6.9%,比上年同期加快0.2个百分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已经连续17个月保持在荣枯线上方。
另一方面,2017年3月-5月,基于福特经典全顺平台技术的江铃特顺多款车型以10万级低价入市,吸引了不少原本不属于这个市场的客户(比如日系窄体轻客金杯的客户群体),客观上将欧系轻客的市场容量扩大了。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史晨星
本文地址:
本文由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撰写,他们为本文的真实性和中立性负责,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第一电动网。本文版权归原创作者和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所有,如需转载需得到双方授权,同时务必注明来源和作者。
欢迎加入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注册会员登录后即可在线投稿,请在会员资料留下QQ、手机、邮箱等联系方式,便于我们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稿件,如有问题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