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鹏同学的进阶之路

3月21日,一辆刚上好牌照的SUV正欲从广州市车管所芳村分所的大院里驶出,却遭到了现场很多人的围观。让人们感到新奇的不是这辆挂着绿色新能源车牌照的纯电动车型,而是因为这是一款大多数人从没见过的车,一辆小鹏汽车。 

由此,在这一大波如雨后春笋冒出的互联网造车新军中,小鹏成了第一家实现量产并拿到“铁牌照”的一个。从2014年进入行业,到拿到牌照,进展不可谓之不快。不难想象,一个互联网人的造车之路,一定是一步一坑充满荆棘和艰辛。 

天下哪有一帆风顺的好事? 

“偌大的一个中国,怎么就出不了一个特斯拉呢?”多少年里,何小鹏心里一直在琢磨这个问题,很长时间里也找不到答案。 

作为中国最早的头几批特斯拉车主,开着那辆不时带给他惊喜,颠覆对汽车认知的红色Model S ,何小鹏一直在想,中国诞生不了特斯拉,是到底差在哪了呢? 

产业基础?中国有全球最完整的供应链条和人才体系;市场?也不是,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资金?也不是;创新机制和互联网精神?中国几乎和硅谷不相上下,有些方面甚至还能超越,与日本和西欧相比更是领先一个数量级。 

虽然还没有找到一个完整清晰的答案,但他依稀觉得整个汽车产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颠覆性质的巨变,一个历史性的机遇离他应该不算太远。 

2014年6月11日,何小鹏一手创建的UC以打破国内互联网并购金额记录的价格卖给了阿里,小鹏同学也至此达到了一个全新的人生高度,到了思考人生下半场的节点了。 

也许天意使然,就在两天后,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向全球宣布,对外开放特斯拉电动车相关技术的全部228项专利。小鹏想方设法联系到马斯克询问专利的事,后者给他回复到“你们可以用这些专利,但是至于怎么用,和我们无关。” 

小鹏同学至此动了造车的心思。但另一方面理智又清醒地告诉他,造车是一个典型的高资本、高技术、高人才的三高产业。互联网人进军硬件制造领域,从来都是九死一生,进军汽车这个有史以来最大的智能硬件产品,小鹏一开始的判断是“十死无生”。 

但他的创业导师兼好哥们,雷军以互联网的打法成功建立起了一个叫小米的硬件王国,又给了何小鹏以极大的信心。加上同一时期,同样互联网出身的李斌、李想、沈海寅等亦在前后脚加入了进来。 

有的时候,在虚拟的互联网世界中实现了功成名就的大佬们,之后往往希望在现实的硬件领域找到更大的价值。 

一个电话,成了转折点。某天,何小鹏抱着他出生仅一个来小时的儿子,内心正激着动。当时他的正式身份还是阿里文娱移动事业群总裁,天使投资的小鹏汽车的1.0版本还处于襁褓阶段。就在此时,多年的哥们、纪源资本合伙人符绩勋给他打来电话,劈头盖脸一顿话:“你如果真想把造车这个事情做好,纯粹作为投资人是很难做成的。因为汽车生意相比UC来说,体量大得多。做汽车要考虑到整个供应链、销售渠道,它不仅是线上的活,还是线下的活。而且做这个事对于企业家的综合能力要求非常高。要聚齐人才不容易,这个人需要有相当的光环,比如蔚来的李斌、车和家的李想,背后都带着成功故事,才能吸引人才跟你一起干。” 

“抱子心切”的小鹏同学本来想敷衍几句再礼貌地挂掉,谁料对方一句“出行的赛道无限广阔,你赶紧进来!”算是一语惊醒梦中人,看着怀中的下一代,小鹏想未来应该给他留下点什么,说起来让自己和儿子都能觉得骄傲。 

站在近四十不惑的当口,小鹏同学还是想折腾点什么出来。 

你看,有时候创业的动机真的就是这么直接又单纯。何小鹏的第一次创业是为了实现财富自由,实现儿时吹过的牛逼。那么这次的二次创业,则是为了未来有一天指着路上一辆又一辆飞驰而过的汽车,转头对儿子说:“你看,这些车都是你老爸我造出来的。” 

何小鹏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很幸运的人。恰巧,夏珩也认为自己很幸运,幸运地结识到何小鹏。 

有时候,人改变命运只需要抓住一个机会就够了。

这个喜欢自弹吉他自唱自己原创歌曲的清华汽车工程硕士,应该不是一个甘于在国企里呆一辈子的人,虽然他用七年时间坐到了广汽新能源中心控制科科长,以及广汽研究院史上最年轻科长的位置上。 

但他又能清楚地认识到此时此刻汽车行业面临着的颠覆和变革,而传统车企在这轮变革之中的有心无力以及大象转身之困难。他在寻找一个机会,一个传统汽车人加互联网的机会。恰巧这个时候小鹏同学也正在寻找一个机会,一个互联网人加汽车制造的机会。 

《原则》的作者瑞·达利欧说:“在任何复杂的计划中,缺少拥有互补性能力者的帮助,任何人都无法成功。”在对的时间遇上了对的人,真的是一件幸事。 

何小鹏想用互联网产品思维,用户体验方式以及快速迭代的理念来为汽车附能,颠覆传统的汽车制造,所以从一开始就拉来了一众互联网大佬,UC俞永福、YY李学凌、腾讯吴宵光、高榕资本高翔、58同城姚劲波、大众点评张涛、猎聘网戴科彬等。 

而夏珩则拉来了广汽时期的好搭档,负责广汽智能汽车项目的何涛等组成了小鹏汽车硬件制造的基础力量。 

这只队伍里的每个人在日后长期的碰撞和融合中,得到了巨大的成长和进步。双方的沟通和交流过程中,从何小鹏方满口的互联网思维、用户思维,以及夏珩方言必称产业链、零部件快速逆转成为何小鹏言必称生产线、量产到夏珩满口的快速迭代、智能网联。 

在这支既包含着互联网基因,又有着制造业底蕴的年轻创业队伍中,在保持着对传统制造业的足够尊重和敬畏之下的,是互联网的创新精神。 

小鹏汽车是个矛盾的集合体。 

作为团队核心以及大脑的何小鹏出身互联网,深谙互联网营销和吸引市场眼球的那一套,但他却时刻提醒团队成员,行事要低调。 

以至于成立四年来,这家公司极少召开规模盛大的品牌或者产品发布会,没有建设一家富丽堂皇的用户或者产品体验中心,甚至夸张到这支团队的成员都一致的表现出来对PPT的厌恶和不屑,在任何场合都拒绝使用PPT! 

是因为缺钱吗?显然不是,至今融到的不少于50亿的资金对于一直采取低调务实策略的公司来说,应该能保证在未来一段时间之内不会为钱而发愁,况且在投资人名单中,早就把阿里巴巴和富士康这两大金主巨头给锁定住了。 

这支低调中潜行的队伍,在几年之内就做了一件事情,不断否定自我,快速地进行产品升级和迭代。 

之前做互联网之时,小鹏认为快就是王道,试错快、迭代快、升级快。而开始造车了,小鹏的心态开始发生转变,现在整天提到的就是“慢就是快”。他让整个公司慢下来,在竞争对手都在马不停蹄地推产品、搞发布、忙量产和拼上市的时候,他反而要求小鹏汽车慢慢地仔细地打磨产品,实现升级迭代。 

这个市场不会给你任何的试错机会,第一款产品的失败,也许就是灭顶之灾。 

一开始,夏珩骨子里还有着些许的传统汽车人的执拗和梦想,一心想着造出一台超越宝马i3的电动汽车,因为他认为这才是汽车技术的巅峰。后来在深入了解并拆解了一辆特斯拉之后,他才猛然觉悟到,原来颠覆汽车的并不一定是汽车。有可能是算法、功能和数据,是体验、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是全新的商业模式和运营理念。 

大彻大悟之后,这支队伍最终确定了“三电一屏”作为核心竞争力进行研发的最终方向。 

所谓的“极致”精神,不是看你做了什么,而是你愿意舍弃什么。 

从2014年成立到2016年中,他们完成了第一代车,即小鹏Beta版的整车研发和供应链体系的搭建,包括三电一屏的研发,骡车的测试等工作。2016年9月,Beta版正式发布,其后又经历了大量的内部员工和粉丝发烧友的测试,根据反馈意见不断进行优化,又在同年底完成Beta版2.0的更新。 

在此之后,又确立了与海马汽车的生产合作的关系,在完成生产线的引进、布局和调试之后,在2017年10月实现了1.0产品的量产下线,成为这一轮互联网造车公司中第一个实现量产的品牌。 

到今天,从这条生产线上走下来的近200辆1.0量产车,小鹏同学大笔一挥,全部分配给员工使用,为机械系统、智能网联、自动驾驶以及人机交互积累数据,为新产品的迭代做准备基础。 

2017年9月,国际机器学习领域的顶尖专家,曾一手搭建了特斯拉机器学习团队,成功开发了Autopilot 2.0产品的谷俊丽从硅谷低调回国,经过多方面考察和深度思考之后,最终从多家造车新军中选择加盟小鹏汽车,出任自动驾驶副总裁。 

如果说特斯拉以自动驾驶技术独步天下的话,那么称谷俊丽为特斯拉自动驾驶的领军人物亦是当之无愧。对于这样的人才,不管国际车企巨头,国内的传统车企还是一众造车新势力都是虎视眈眈,求之而不可得。然而在这次的顶级人才争夺中,小鹏之所以能成为胜出者,则是因为这家公司是当前海外归国高端人才的得以发挥能力的最好平台之一。 

因为这支年轻又具潜力的创始人团队,不仅具有更强的可塑性,更能够接受新鲜事物,还能够与科技、互联网等其他行业的跨界人才更好融合。要知道,好的平台不仅要给予人才以充分发挥创新的空间,更要给予充分的自主权,提供足够宽容和包容的容错和试错的氛围。 

何小鹏本人也将自动驾驶列入未来发力的重点。小鹏汽车已经在硅谷成立了办公室,主攻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的研发。去年8月末正式加入小鹏公司之后,9月就带队前往美国各大城市挖人,足见其对这一领域的重视。 

截止今天,小鹏已经能实现高速、低速自动巡航,初期选择以L3路线入手,未来将通过迭代逐步实现自动驾驶。

在这一波始于2013年前后的新造车运动中,据说诞生了数十家新进车企。他们背景不同,出身也各异,但走到今天,拿到公告和真正牌照的,只此小鹏汽车一家。

小鹏一路走来的进阶之路,可能正是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和智能汽车变革的缩影,对其他企业也有着借鉴意义。

何小鹏一直庆幸生乎于这个时代,作为参与到这一轮史无前例变革大潮中的一员,能够参与到历史进程之中。作为一个创业者,他既感到幸运,又充满焦虑。 

焦虑的是整个公司的员工规模,在未来极短的时间以内从1000人突破3000人,这将极大考验他的管理能力和企业体系和文化建设的能力。肇庆生产基地一旦投入规模化量产,又是产业链整合能力、生产体系以及质量把控能力的极大挑战。产品大批量进入市场,又将在售后、服务以及用户运营领域与所有车企对手展开正面角逐。 

2018~2019两年注定将成为这场新造车运动分水岭,面对生死,所有人都将奋力一搏。形势发生翻天覆地的逆转也将是大概率事件,胜负未定之时,一切都存在定数。 

每一个参与者的进阶之路,还要走下去。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建约车评

本文地址: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相关内容
全部评论·0
暂无评论
我要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