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沈晖,最大汽车独角兽创始人的自我迭代

“传统汽车”世界收获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因为一个来自于传统车企的精英,成功地打造出了现阶段中国估值最高的“汽车独角兽”。这个人正是沈晖。 

沈晖是谁? 

如果和李斌、李想、何小鹏、程维等人相比,这个名字看起来相当低调。然而他却是中国造车新势力中估值最高的独角兽的创始人兼CEO。 

2018年3月23日,科技部在京发布了“2017年中国独角兽榜单”,威马汽车以50亿美金的估值与蔚来汽车并列成为估值最高的汽车创业公司。 

沈晖令人难以置信地低调,然而威马汽车估值升空的速度却又令人难以置信地快。2016年中旬,这家企业才算完成了A轮融资,到2017年12月时,已募集了超过120亿元资金,然而到2018年2月,沈晖透露威马汽车已经募集了近200亿人民币的资金。 

威马汽车是国内第二家百度和腾讯共同投资的造车新势力,也是国内唯一一家被直接隶属国务院的投资基金下注的造车新军,不仅有钱而且“有势”。 

威马汽车是中国第一家完成制造工厂建设的造车新军。威马汽车还是中国第一家上到工信部汽车产品名录的造车新军…… 这些,都和沈晖这个名字有关。 

沈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传统汽车人”,然而却在腥风血雨的“互联网造车”的风口浪尖玩的风生水起、傲立潮头。 

2017年8月3日,车评君曾专门为威马汽车撰文,提出这家企业有可能在“造车新军”的血战中杀出重围,然而仅仅半年时间,他所取得的成就已远超当初的设想。 

任何一种貌似火箭般的窜升背后,一定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辛的付出。威马汽车阶段性成功的背后,有很多要归结到沈晖这个人身上,归结到他的自我迭代,以及一些关键性的正确决定。 

蛰伏 

威马汽车成立的最初期,还看不出任何“王霸之气”。 

那时候的沈晖,刚刚经历了一场并不成功的“联合创业”。合作对象是当时国内最大的车联网TSP博泰汽车董事长应宜伦,他们之间的故事维持了将近9个月的时间,随后“平和分手”。 

现在回过头来看,彼时的分手也许是注定的。沈晖是要造车的,而应宜伦的目标是把车载操作系统装进所有品牌的汽车。对于博泰而言,如果自己想造车,就不要做其他的客户,如果自己想做车载操作系统,就不要想着造车。 

TSP和车机是博泰的核心业务,沈晖的离开是必然的。 

看起来,这是一段失败的经历。然而,对于任何一个拥有远大理想的创业者而言,苦难永远是上天恩赐,是为了使其在以后获得更大的成功而必不可少的历练。 

直到2018年3月份,车评君在重新审视威马汽车的智能化概念时发现,2015年的那段经历,在沈晖的生命底色中,打下了互联网的印记。 

2016年的那个春天,对于沈晖和他的造车团队而言,是严酷的。 

彼时的蔚来汽车除了获得马化腾、刘强东、雷军、李想和张磊的投资外,再次完成了B轮的5亿美金融资。比蔚来更加光环加身的,还有如日中天的“乐视超级汽车”。 

此外,汽车创业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包括小鹏汽车、车和家、FMC、爱驰汽车、合众汽车、长江汽车均已在市场上搏风击浪,看起来跑得很快。 

竞争如此激烈,彼时默默无闻的威马汽车,在惨烈的“吸金大战”中,并无优势。被动的局面,一直持续到2017年年中。 

在那段时间,沈晖会说:“不断地融钱,不断地烧钱,我个人不是太懂。我是理工男出身,一辈子做产品的,我们原则是不花钱也办事,少花钱办大事,花了钱办好事。” 

那时候沈晖也会团队说起在沃尔沃的那5年半,如何从零开始,如何挑战重重,并最终逆袭成功。 

在那么漫长的时段里,成为资本的沙烨是沈晖重要的“伯乐”,他发现了这匹造车新军中的“千里马”并重注,获益颇丰。 

如果威马汽车最终能够从互联网造车的重围中获得成功,成为资本沙烨的下注无疑会是VC江湖中的又一个经典案例,这个可能性在持续变大。 

“每一个时代的企业家,都应该要有创新和担当。”沈晖说到“为了造普通消费者‘用的爽、用得起’的新能源汽车,为了这一切,我们不顾一切。”这是他们能够走过艰难岁月的重要原因。 

在蛰伏中,沈晖一方面自我迭代,一方面凝聚团队,另一方面在产品创造、产品制造等基础工作上发力,此外不断整合资源,为后续的爆发奠定了基础。 

底色 

此时的沈晖和他的威马汽车,已处于一个非常有利的轨道上。然而在其“落魄”之时,为何能够被某些伯乐识别出来呢?作为目前国内最大汽车独角兽的掌舵者,沈晖的哪些基因帮助他走到现在? 

沈晖的这句话,也许能反应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进行抉择时不要害怕风险,不冒风险才是最大的风险。” 

百年汽车工业,在很长的时间中,在全球政经格局中占据要津,行业里人才辈出,沈晖非常优秀,从其履历就可证明,但我们很难在2014年底时就可以得出结论——沈晖是行业中最TOP的从业者,在那个时候还有很多更好的汽车经理人。 

但很多优秀的从业者身上,缺乏沈晖身上的一种冒险精神,这种冒险精神,会驱使一个人不断打破自己的舒适区,去追求更大的梦想,能够结合自身的核心能力,勇于投身于浩浩汤汤的时代洪流,在磨难和经历中让自己的变得更好。

后来沈晖也意识到有这样的一个东西。正是这样的冒险基因,驱动他在博格华纳于如日中天之际,加入到处于低谷时的菲亚特中国。而在菲亚特中国做起来之后,再次转战吉利,操盘收购沃尔沃的项目。 

沈晖说,当时从博格华纳到菲亚特,有十个人中有九个觉得不靠谱;去吉利负责收购沃尔沃,十个人中有十个人觉得不靠谱。 

所以,当时间到了2015年,汽车创业的时间窗口突然打开之际,沈晖在第一时间离开吉利启动创业显然是性格中的冒险基因发挥了作用。 

事实上,能否敢于冒险,不断地重新出发,是一个创业者区别于职业经理人的关键特征。创业者总是能够不断的走出舒适区,挑战自己的极限,去追求梦想,同时让自己在升级打怪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好。 

每一个人都是由自己的经历塑造的。很多人都曾经拥有梦想,但在追梦的过程中,更多的人会迷失自我,忘记了初心,最终丢失曾有的梦想。作为局外人,我们很难感同身受沈晖在2016年初到2017年中这段时间的心路历程,以及他的焦虑。

设想一下:作为创始人,你向亲朋好友展示梦想,很多人为此放弃高位,加入到这场冒险。同时,你靠着自己的老脸,让很多过去的工作伙伴,为你提供零部件供应支持,涉及不菲的金额。还与某些地方政府签订协议,承诺要在当地建设一个巨大的汽车工厂。 

所有的这一切,需要天量的资金支持。然而在一个长达18个月的时间段之内,很多事情充满着不确定性。 

焦虑源自于不确定性,除此之外,作为创始人需要消化和吸收所有的坏消息,在深夜痛哭之后,第二天回到公司依然需要绽放笑脸,告诉所有人一切都好。 

和所有的成功的创业者一样,沈晖也向外人展示了一项创业者必备的素质——坚持。与此同时,平添了更多的华发。“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这是沈晖希望能够传递出去的信念。永远不要只盯着创业者镁光灯前光鲜亮丽的一面,任何一位看起来成功人士的背后,一定会经历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和痛苦。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在沈晖诸多的标签中,很重要的一个是传统汽车产业的精英。 华南理工大学力学学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结构工程硕士、全球动力传动领域霸主博格华纳中国区首任负责人,菲亚特动力中国区CEO,沃尔沃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区董事长。 

这一长串的title,可以证明沈晖有可能运营好一家汽车制造企业。但如果仅仅是这样,恐怕还不够。这个世界上符合上述条件的人有很多。 

事实上,沈晖的这个标签上,还可以加上一个定语:一个比较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传统汽车精英。这也是他能够与应宜伦走到一起的原因,在2014年底,就能够看清楚应宜伦所做的事情的价值,正是沈晖与众不同之处。 

尽管双方最终没有走到最后,但毫无疑问,这样的相处使他们能够从彼此身上汲取营养,补强自己的短板,去追求更大的成功。这些底层基因是威马汽车起步和发展的重要因由。 

变软

任何事物,都会拥有自己赖以为生的东西,但如果要获得更大的成功,一定要不断成长,不能停留在过去。对于沈晖而言,“变软”是现阶段和接下来他和威马汽车最大的挑战,出乎意料,截至目前他做得非常不错。 

中国的汽车创业,已经演变成了两股势力的较量,一股力量来自于互联网,如李斌、李想及何小鹏。另一股力量则来自于传统汽车,如果沈晖、谷峰及戴雷。 

互联网的精英们,正全力以赴地试图“变硬”,而传统汽车的精英们,则竭尽所能地试图“变软”。在这样的融合之中,沈晖的进化和迭代速度,超过了市场的平均速度,也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实事求是地讲,车评君此前对于沈晖能否快速“变软”抱有极大的疑虑。因为这并不容易,尤其是对于传统车企出身的人而言,改变认知结构,拥抱AI、互联网、自动驾驶,挑战重重。 

2017年11月27日,沈晖在“未来星球”上的一个演讲颠覆了车评君的认知,沈晖认为,自动驾驶不能被视为智能化,自动驾驶在点A到点B的出行过程中作用巨大,但汽车作为一个智能终端,其智能化更多的应该体现在与用户的交互之中。 

在这场演讲中,“传统汽车人”沈晖,并不是在堆砌来自互联网的流行名词,而是将这些知识内化,以产品经理的视角去洞悉用户的痛点,用可量产的科技为用户打造能够拥有的智能体验。 

某些传统汽车人,对创新科技很是不屑,往车上加功能不就可以了吗?你有我也有。但是,这项功能为什么要加?给谁用?在什么样的场景下用?用的是不是好?体验做到哪种程度才能超出用户的预期?等一系列核心问题,并不知晓。 

往车上丢一堆附件,加一大堆功能,只会增加选择的困难,对用户是干扰而不是服务。汽车的智能化,要从计算架构、从底层的电气架构、网络架构进行设计,以用户体验为出发点,根据需求打造产品功能。照猫画虎、逆向开发的结果会是“画虎不成反类犬”。软硬的融合,是未来造车新势力竞争的关键,这是一条没有尽头的漫漫长路。需要非常open的思路,极强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 这些东西,最终会在他们的产品上体现出来。 

破局

2017年9月9日,车评君得知了一个在汽车圈没引起多大的波澜,但在科技圈却引发轩然大波的消息。 

一个叫熊明华的名字,出现在威马汽车的高管列表中,任副董事长,并负责自动驾驶和智能车机系统的开发。熊明华所控制的七海资本同时也对威马汽车进行了投资。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在科技和互联网江湖赫赫有名的人物,熊明华从2005年到2013年,与张志东一起,任腾讯集团的首席CTO。 

如果说沙烨的投资奠定了威马汽车在互联网造车江湖竞争的基础,熊明华的入局无疑为威马汽车插上腾飞的翅膀。这笔投资和人员的入局,补强了这家造车新军最后一块“短板”。 

2017年12月5日,威马汽车正式获得百度资本、百度集团领投的B轮融资,累计融资达120亿元,并成为百度集团唯一战略投资的汽车项目。 

2017年12月11日,在威马汽车的品牌发布会上,百度集团副董事长、集团总裁兼COO陆奇亲自出场,为这家造车新军打气助威。 

百度投资的进入,基本上确保了沈晖的威马汽车在造车新势力第一阶段的淘汰中杀出重围。然而在百度已经投资蔚来汽车的既成事实之下,说服他们投资另外一家造车新军并不容易。 

沈晖几乎是最早提出打造智能汽车硬件开放平台概念的人,这就是答案。 

百度在汽车领域的诉求非常明确,他需要找到一家靠谱的车企,将他的自动驾驶系统、车联网系统、智能语音助手等核心产品集成进去。 

尽管蔚来汽车势头很猛,但在车联网、自动驾驶等领域控制欲太强,另外腾讯是蔚来汽车最大的机构投资人,这些因素显然影响了百度实现自己的意图。此时的威马汽车洞悉了百度的痛点,以硬件开放平台的理念,成功地拿下了百度的投资。而且还不是百度的Plan B,蔚来反而成了Plan B。 

做企业,在纷繁芜杂的市场竞争中,需要有开放的胸怀,打开大门做生意。不要想着吃掉全部的蛋糕,更重要的是整合更多的资源进来,做大蛋糕。优势互补,有所为有所不为。 

2017年12月22日,威马汽车完成B+轮融资,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五矿资本、腾讯集团、红杉资本共同进行此轮融资。在这样的背景下,当科技部在2018年3月发布“2017年中国独角兽榜单”时,威马汽车高居汽车独角兽榜第一名并不令人惊讶。 

汽车创业,会是一段漫长的旅程。 

对此时的沈晖而言,说成功还为时尚早。可喜的是,经过一段艰难的旅程,他已经成功地从一个汽车行业的职业经理人进阶为创业者,从一个“传统的汽车人”进化为具备互联网思维的智能汽车运营者,而威马汽车在竞争中也处于一个有利的位置。 

用梦想去引领众人,用坚持去捍卫梦想,用胸怀去整合资源,用学习去实现自我迭代。 毫无疑问,沈晖的阶段性成功,给所有的传统汽车精英以鼓舞。然而,进无止境。 

用一句沈晖的话作为结尾:“最快意的人生,莫过于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们,在这风雷激荡的大时代,拼命奔跑在往我们梦想的路上。”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建约车评

本文地址: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相关内容
全部评论·1
暂无评论
我要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