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汽车建厂熄火,全年亏超96亿,靠代工如何迎战特斯拉?
氢云链觉得蔚来亏钱和采用代工模式,并不能说明蔚来和特斯拉不可一战,也许蔚来斗不过特斯拉,但原因也不是“代工”造成的。代工不是企业做不好的原因,产品才是。
能够用中短期亏损能够评价一个企业是否成功吗?
一个企业在进入新的行业时亏损,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我们看看下面这张图。尽管营收一直在增长,但盈利情况一直非常的惨淡,亏得很惨对不对。
这尽管亏损很严重,但公司的市值一直都在往上走。实际上这家公司亏了20年,它就是亚马逊。亚马逊为电商和物流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短期的亏损,深圳长期的亏损都不能评价一个公司是否是一个糟糕的公司,除了亚马逊,国内的京东方也是一个案例。
京东方也曾处于长期的亏损,但在2013年之后其利润可以用“一飞冲天”来形容。
京东方为什么直到2013年才有明显的盈利?因为在此之前都在苦苦地发展技术,积累经验,京东方投资了多条产线,每一条液晶面板的投资都超过百亿,直到2013年才正式进入收获的季节。
所以,不能用一年的亏损来评价蔚来是否失败。
汽车代工是原罪?
而代工问题,同样不能用于评价蔚来,因为工厂是新建的,生产标准是蔚来定的,连现场工程师都有一大批是蔚来的。说是江淮代工,实际上只是借了一个名字。
何况在电动汽车的时代,汽车已经越来越趋向于平台化、模块化,让汽车像手机一样组装在未来成为一种可能(仅仅是可能)。
为什么工信部在去年发文支持代工?就是因为看到了这种可能性,尝试着让设计与制造分离,从而让目前过剩的产能得到利用,并阻止新增汽车产能。
造车造车,到底是什么样的程度才能叫自己造车而不是代工?实际上,传统的整车厂定义,是具备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大工艺,其他大部分的零部件,比如座椅、发动机、方向盘等等,你能够想到的一切零件可能都是外购,然后整车厂组装起来。而且随着分工的细化,部分冲压、焊接的工作都已经外包出去,例如车门使用一体成型工艺,供应商就可以帮你做好了,不用工厂再自己冲压、焊接做出来。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部分整车厂已经越来越像房地产公司:做资源整合、出标准、出需求、方案外包、工作任务外包。一部分缺乏设计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的车企转变为代工厂是大概率的事情。这个时候,考验的就是设计公司的设计、标准制定的能力。
当然也不是说代工就是趋势,因为汽车制造的核心在于供应链控制。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给出结论:当你的产品并没有超出目前主流水平的时候,选择成熟的工厂进行代工是没有问题的;但当你的产品已经领先于时代,那么必须要有自己的工厂来配合你的设计。
为什么比亚迪一开始选择了垂直整合?因为当时国内没有成熟的供应链企业,那么不如自己做。为什么现在比亚迪又开放了自己的供应链?因为国内的配套已经越发成熟,自己生产的东西可能既不先进又没有成本优势。
同理,为什么在比亚迪都放弃了垂直整合的时候,特斯拉却将垂直整合作为一个重要的宣传点?因为供应商跟不上它的开放速度和开发要求,只能自己做。
那么,蔚来的汽车产品是超出主流水平的领先产品吗?我个人认为不是的。
因此,代工并不会成为蔚来失败的理由。
因为蔚来的产品根本就还没到把锅甩给制造厂的时候,江淮的生产线和工程师在制造上的靠谱程度可能还要高于蔚来工程师在设计上的靠谱程度。
蔚来要迎战并击退特斯拉,应当先提高它的产品设计水平,而不是把锅甩给制造厂。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氢云链
本文地址:
本文由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撰写,他们为本文的真实性和中立性负责,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第一电动网。本文版权归原创作者和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所有,如需转载需得到双方授权,同时务必注明来源和作者。
欢迎加入第一电动网大牛说作者,注册会员登录后即可在线投稿,请在会员资料留下QQ、手机、邮箱等联系方式,便于我们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稿件,如有问题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