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式汽车解决了“里程焦虑”痛点,为何销量不佳?
一款车,销量到底怎么样,关键还是看这款车能不能打动属于它的消费者。日产轩逸为什么可以在众多三厢轿车中脱颖而出常年霸占轿车第三的宝座,主要原因还是其产品定位的问题,入门家用轿车定位,不论是油耗、车内空间、后备箱空间等都是打动终端用户的核心产品点。
同样,我们再来看增程式汽车到底可以打动哪部分用户呢?看完下面的分析,应该就知道其实能够打动的用户,真得很少。
为了绿牌?
纯电可以,插电混动可以。为什么选择增程式呢?如果增程式汽车没有“里程焦虑”的痛点,相对于纯电动汽车而言,确实是一个卖点,但相对于插电混动而言,就会逊色很多,毕竟插混也不存在“里程焦虑”的问题。插混发展这么多年了,比亚迪、吉利、上汽等老牌车企都有大量成熟的插混车型可供选择。增程式汽车可选择性就少太多了。目前市面上在售的应该也就只有宝马i3了,雪佛兰的沃蓝达和广汽的GA5都已经停售,而理想ONE还没有上市。
为了节能?
对于没有新能源绿牌需求的非限行城市,消费者为什么会选择购买增程式汽车呢?没有“里程焦虑”痛点?要知道普通燃油车,根本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如果是为了节能,那为什么不买纯电或者插混呢?当然,丰田和本田的几款油电混动的节能表现也是很出色的。
更为关键的是,插电混动由于车型构造决定了(有增程式系统,较大容量的动力电池等),整车成本很难控制,终端售价都很高,理想ONE预售价应该在40万以上,宝马i3增程版本的终端售价也要在30万以上,性价比并不是很高。
小结
不论是限牌城市还是非限行城市,增程式汽车能够真正打动用户的点并不多。同时目前在售的车型,终端售价很高,导致性价比相比同级别的其他新能源车型或者燃油车而言并不高。这些应该就是增程式汽车销量并不乐观的主要原因了。
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相关内容
全部评论·3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