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4月电动车起火事件后,我们从中发现了什么?

刚刚过去的四月,虽然天气算不上热,但是着实也让电动车“火”了一把。因为就是在4月份,特斯拉、蔚来、荣威、比亚迪的电动车仿佛是约好了一样,分别在21日、22日、23日、24日接连发生了燃烧事件。

4月21日晚8时许,上海徐汇区某小区一辆Model S发生燃烧。4月22日上午,特斯拉方面作出回应称,“在得知这起发生在上海的事故后,昨晚我们第一时间派出团队赶往现场。我们正在积极联络相关部门并配合核实情况。根据目前的信息显示,没有人员伤亡。”

4月22日下午,西安一辆蔚来ES8在授权服务中心维修时发生燃烧。蔚来针对此次事件发表声明:“蔚来工作人员和当地消防部门一起,迅速赶到现场,现已扑灭明火。现场无人员伤亡,也无其他财产损失。蔚来已开启对燃烧原因的调查,会在后续及时对外公布调查结果。”

4月23日晚间,一辆荣威ei6插混车型在杭州路上起火燃烧。据了解,起火点在座舱内,不排除座舱内存有易燃物品。该车整个座舱已经烧光,且发动舱和尾箱都有火烧痕迹,但车辆前后杠保存完整。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当中。

4月24日,湖北武汉发生一起比亚迪e5起火事件,无人伤亡。据网友提供的视频显示,24日早上一辆白色比亚迪e5电动汽车起火燃烧,起火部位主要集中于车辆后方,视频声音称,因为灭火器太小无法将火及时扑灭。随后消防人员到达现场后将火扑灭,从网友提供的照片显示,该车只是后方烧损,车辆前半部分并没有遭到火势殃及。

电动车燃烧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种,有外在也有内在,新能源汽车商业评论在这里就不多做科普,因为我们本身对这方面了解的也并不全面。

不过,在这四起电动车燃烧事件发生后,四家车企的反应引起了我们的兴趣。

特斯拉:马斯克觉得很委屈

4月21日,这辆Model S突发燃烧后,将自己连带周围的车辆都烧的一篇狼藉。

而特斯拉在微博上发布了三条声明。

之后,特斯拉就再无官方声明。国家质检总局汽车缺陷调查与鉴定召回专家陶巍曾于24日向外透露,初步判定是电池短路问题。不过,有媒体报道特斯拉对电池短路一说进行了否认,并且发布了一份线下告知书,表示已经委托上海当地汽车服务公司,对涉事的车库车辆提供免费的汽车美容和汽车检查服务。

不过马斯克对于此次车辆自燃后公众的反应也很委屈,连发了三条推特。

概括起来,马斯克就是想表达:

  • 每年有超过一百万辆油车发生燃烧、导致数千人死亡,都没有受到什么关注,但一起没有人受伤的特斯拉汽车火灾却上了头条!为什么要双重标准?

  • 特斯拉汽车或者绝大多数电动汽车,发生燃烧的概率比燃油车低500%。

  • 燃油车携带了大量易燃燃料,为什么从来都不关注?

对此,很多国内媒体质疑马斯克和特斯拉没有解决问题的态度。

我们认为,马斯克抱怨和特斯拉解决问题是两件事情。马斯克说的可能是事实:从这方面来看,电动车其实比燃油车安全。但是电动车作为市场新秀,备受关注也是事实。既然希望自己的品牌和产品能够成为行业标杆、受到市场关注,那么理所应当也要承受被市场拿着放大镜来看的压力。

不过,特斯拉到现在也没有公布解决办法,难怪大家会将目光转移到马斯克的言行了。可能马斯克在事情妥善解决后再来抱怨会略微好一些。

蔚来:快速反应,但仍有质疑

蔚来的ES8烧的也很严重。

不过,蔚来这次自燃事件很快就有了后续进展。

4月30日,蔚来发出事故说明。经过调查,初步结论是该车辆在送修前底盘曾遭受严重撞击,拖底导致电池短路起火。

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人对于蔚来的声明提出了质疑,认为电池受到撞击后并没有及时处理,蔚来的售后维修存在问题。

因此,5月1日,蔚来CTO黄晨东于APP发表《电池包安全的答疑》。5月2日,蔚来服务运营副总裁王正霖又代表官方发布了《进一步保障动力电池安全的行动方案》,总结教训、提出解决措施。

蔚来的应对相对特斯拉显得更加妥当一些,尤其是在上图中提到的第四点:免费更换具有安全隐患的电池包。对于一台电动车来说,电池成本的比重非常大。而蔚来在加测出电池受到撞击、存在安全隐患,将进行免费更换,这一措施实在是非常的实在。

关于荣威和比亚迪的电动车燃烧,两者的反应就非常简单。上汽荣威没有做出任何公开声明,而比亚迪官方回应称,经初查动力电池完好,起火原因待查,还配上了证明电池包完好无损的图。之后,比亚迪官方再未公布后续进展。

写在最后

从4月份的电动汽车燃烧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电动车企在事故面前暴露出的一些不足之处。

由于蔚来是四家中唯一一家明确公布了起火原因的车企,所以我们从其中可以看到更具体的东西。比如,电动汽车的电池在碰撞后非常容易引起燃烧,而电池通常放置在车底,这就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我们在日常驾驶燃油车时,偶尔都会出现底盘受到撞击的情况。从蔚来此次事件中可以看出,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电动汽车上就会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但是,在购置电动汽车的流程中,我们很少看见诸如此类安全隐患的告知或培训。而车企在售后维修中,也并没有注重这一方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如果继续衍生,我们电动汽车是否可以在安全提醒方面做到更深入呢?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新能源汽车商业评论

本文地址: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相关内容
全部评论·1
暂无评论
我要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