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一电对话|博世陈玉东:一切为用户服务,硬件软件都是核心

2020,对于全球汽车产业而言,是发生巨大变革的一年。仿佛一夜之间,“智能汽车”就从传统的代步工具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一个全新的“品种”。而千万汽车似乎从此也被“简单粗暴”地分成了两个阵营——智能汽车和非智能汽车。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一年,无论是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新生势力,还是已经落地生根的老势力,全部都举起了智能化的大旗。

在这种环境下,为了满足主机厂的需求,零部件企业自然也要跟上步伐,甚至还要走得更快。但这对于此前更偏向于机械制造的供应商而言,并不容易。

不仅如此,近几年,供应链市场也在发生很大的变化:不少互联网和科技巨头开始跨界,主机厂也纷纷开始自研,试图拥有更大话语权……这对于原本在行业内拥有一席之地的企业而言,更是一个很大的冲击。

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平衡原有业务和新业务的关系,怎样在保持原有优势的基础上,继续开拓新的市场,也成为了传统零部件企业需要面临的当务之急。

于是,在北京车展前夕,第一电动网创始人庞义成,也与博世中国总裁陈玉东、传播副总裁蒋健进行了一次深度交流,对于这些问题,作为Tier1第一大厂的博世,有着怎样的看法?面对重重挑战,他们又在进行着怎样的应对呢?

1.png

(左:陈玉东 右:庞义成)

目标业绩表现优于市场平均

庞义成:今年疫情这只黑天鹅对整个行业的影响是很大的,上半年基本大家都没干活。对你们的影响大吗?

陈玉东:影响肯定大,但是不能说上半年没活干,我们上半年非常忙。如果你注意我的朋友圈就知道,疫情当中,最重要的就是保供。春节复工之后,作为Tier1,博世不希望由于我们的产品供应问题影响到客户生产。海外疫情的爆发,影响到了我们的供应链,当时我们最大的责任和工作就是“保中国”。当时我们内部下发了正式文件,其他受疫情影响的国家要降低生产和工作量,但是服务于中国市场的生产和研发继续工作。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目前我们做到了:第一个,没有因为博世的产品供应问题让任何客户停产;第二个,由于市场需求的恢复,从五月份开始我们的销售额开始增长。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希望后面几个月能够继续努力,目标是业绩表现要好于市场的平均水平。

庞义成:这个很有意思,因为大家(主机厂的营业额)都在下降。

陈玉东:也有主机厂营业额上升的。对于我们来说有三个重点:第一,产品更有竞争力;第二,服务好成长型客户;第三,重视研发,通过技术创新来赢得市场份额。

庞义成:你刚才讲的还有研发。

陈玉东通过研发提升我们产品的技术含量,才能提高产品的价值。举例来说,过去汽车只有ABS,后来装配了ESP提升安全性能,现在又有了iBooster,我们的产品价值一步步提升。还有博世的主要业务发动机控制系统,从最早普通的电喷到直喷电喷,这样产品价值就提升了几百块钱。这就是装配在同样数量的汽车上,但是由于科技含量的提升,产品价值的提升,我们的销售额有所上升的原因。

2.png

庞义成:研发是在持续投入的。

陈玉东:那是肯定的,必须要给客户提供适合的产品。以智能座舱为例,以前其中的控制器是由不同供应商提供的,如中控一套、仪表盘一套、外面一套。我们提供的可能只是其中一个导航的中控,或者一个仪表盘的供应商,是单一的。而这三个东西加起来总共价值100元。在这100元里面,原来我们只有10元的供应量,就是10%。现在我们把它集中控制,做了域控制器,域控制器可能就价值要90元,我们在其中也许能有50元的供应量。这样的话,技术含量提高了,产品价值就提高了,这样我们的销售额也能随之提升。

庞义成:2018年我看报道说,你们花了60个亿做研发,那今年大概什么水平?

陈玉东:今年的具体数据还没有统计出来,应该是差不多,没有特别的变化。但是我们在中国的工程师数量是增加的。这就说明,我们在研发投入上没有采取保守的策略,而是继续不断地投入新产品。

硬件和软件,博世都不会放弃

庞义成:主要是增加的硬件研发人员还是软件?

陈玉东:一半硬件,一半软件吧。我认为,软件定义汽车是对的,但必须要建立在电子电气架构核心的计算能力上。没有硬件的基础,软件是跑不起来的,所以我们要两条线并举。当然我们以前做硬件比较强,所以需要强调下软件。但是博世绝对不会放弃基础的硬件优势。

庞义成:我举个例子,比如说,如果人工智能在未来几年能够实现突破的话,那为什么家里面不能有一个帮你干活的机器人?那完全可能实现,但现在缺的不是什么机械部件,缺的是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能力。

所以摩尔定律会不会再次重演。我一直在想这件事,五年前大家还觉得这件事很遥远,因为供应链那么长,你怎么能打通呢,但现在供应链已经在快速缩短。

蒋健:我觉得这可能还是两个世界。比如说工厂里的生产线,还是会需要那套非常严谨的逻辑,而且我个人觉得这一块也不会消失。因为将来不管如何,你还是要ESP、转向系统这些硬件。这一块汽车行业其实做得已经非常好了——精益生产、全球化的产业链,而且这么便宜,任何其他的做法都不能让这么复杂的产业链能够做到现在这么好。

在“工业4.0”或者“中国制造2025”的指导下,将来的趋势可能是大规模的个性化产品生产。

3.png

博世是最早提出“工业4.0”的企业之一,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玩家,所以我们自己已经做了很多“工业4.0”标准下的生产。博世在全球有两百多家工厂,都是规模化生产。汽车工业无论如何发展,还是需要效率高、成本低、质量好,同时能够把个性化考虑到。我们非常重要的一个优势就是:能够把非常复杂的东西做得质量好而又便宜,这是博世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例如,柴油共轨系统需要非常精密的生产和加工,这么小的一个喷嘴里面要打几根头发丝一样的小孔,非常难,全世界没有几家企业能做,所以传统的制造能力还是很重要。

另一方面,对于像域控制器这样的产品而言,将来的电子电气架构会随着自动驾驶或各种出行服务模式发展变化,里面的合作空间就会很大。将来它提供的东西可能最后是呈现在一个黑盒子里,或者是一个芯片里。其中的软件不断开发,算法逻辑也在改变,那就是互联网的玩法了。

832324af7752a8eb9b876c1022a4a9a3.jpg

庞义成:那就等于你们要横跨这两端,这个要求还是挺高的。

蒋健:对。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这么多年了,单做硬件的这些企业基本都没活下来,因为通用部件谁都会做,达到质量的标准后关键是怎么做到便宜。

博世比较成功的是,从来不做纯机械的东西,所有机械的东西里面都有控制系统。所以博世从80年代就开始涉足软件。汽车行业里全球性的公司,其实都是这样,产品涉及电子等核心部分。将来核心可能就是芯片和软件,所以博世也会重点投入。

行业边界正在重塑,有竞争力才是第一要素

庞义成:你在和客户的沟通过程中,有没有发现这样的趋势,主机厂越来越倾向于自己来做完整的架构。

陈玉东:是这样的。目前从OEM到tier1、tier2和tier3,这样的产品构架正越来越模糊。OEM越来越希望他们能够主导更多的东西,所以就希望我们tier1能够更加开放,把边界打散。但是这是一个经济行为,最终关键还是看怎样对公司业务有利,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就应该怎样做这件事。

因此,我认为目前处于新的一轮磨合,很难说未来将怎样。比如,现在各大公司都在建立软件中心,但五年以后也许就是个包袱。卖车都挣不了太多钱,养不住这么大的团队,就会裁掉。所以供应链的竞争力是第一要素,没必要什么都自己做。没有充分的协作,没有竞争力,还是白搭。

目前这个边界正在重塑之中,未来会落到什么边界很难说,但肯定不会像现在tier1、tier2这么清晰,我估计要十年以后才能看清楚。

庞义成:大众的MEB平台国产化,你们是供应商吧?

陈玉东:对,我们是供应商之一,有提供国产化的相关产品。

庞义成:你对MEB平台未来在国内的路怎么看?

陈玉东:电驱动和电池是电动车实现出色性能的基础,这是个必要条件。未来比拼的关键是智能化,能否融入国内的这些生态系统,能否快速适应国内用户的使用习惯。举个例子,APA(自动泊车辅助系统)这个功能在国外,豪华车上也未必配备,但国内基本上这是标配。而在互联方面,三屏联动,或智能座舱,这些都是未来的标配。

WechatIMG972.jpeg

(博世智能座舱)

所以我想说的是,一定要接中国的地气,中国人买车现在就是关注智能化程度,比如语音识别或者其他好玩的功能。如果车只有加速性能很好,但导航输入半天还不行,那可能就很难吸引到购买的车主。电气化本身,大家的技术平台我认为不是关键。各种驱动技术路线都能满足法规,你快一秒,我慢一秒,大家并不会差太多,最关键还是智能化。

庞义成:对,其实用户不太在意你是纯电还是燃油车,只要满足我的出行需求就行了。用户更关心的是,这个车是不是很酷。

陈玉东:是的。我经常会向客户建议,主机厂关键是控制交互体验,这是用户的核心需求,但是未必需要控制下面的底层软件和控制器本身。主机厂做控制器,缺乏规模效应,很难实现具有竞争力的成本。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目前还处于一片争论之中,就是看未来软件定义汽车如何发展。但是我认为,一定要基于好的电子电气架构,没有好的电子电气架构,无法利用OTA进行全车升级,无法利用域控制器来控制所有东西。

庞义成:那这么看,你的方向看的很清楚了,但在做平台级的架构和软件的过程里面,如果说对大众这种传统的OEM公司是种挑战,那对于博世这样的Tier1供应商来说,会不会存在挑战呢?

陈玉东:当然存在挑战,挑战是各种方面的。第一,对未来坚定的认知:电气化和智能化会是什么样?大家要有共识。第二,互相要相信。现在有可能互相要踩脚,相当于本来你做的,现在我也想做,那么我知道了之后,我要拦着你不让做,或者使个绊子让你做不成。现在大家都混在一起了,这对双方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要互相信任,互相要有竞争力,要有共识,同时也要从好的电子电气架构设计开始。

庞义成:你说的这个特别好,我觉得目前这种局面特别像现在的国际政治。原有的秩序遭到了挑战,每个国家,每个势力都有不安全感,所以都想自己挖一个护城河,先把自己绑起来。前段时间我们做了一篇文章,叫《通用汽车的敦刻尔克》,提了一个问题,就是通用有没有可能在这场大的变革中迈步过去。

陈玉东:目前从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它会过去的,因为他们目前在做的一些项目和平台是比较先进的。比如说,2020年推出来的纯电平台,从自动化来讲,配置也是比较先进的。

庞义成:但它太慢了。

陈玉东:速度对每个企业来说,未来都很重要。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做了一个革命性的变化,在智能座舱的域控制器方面,我们做了一个有可为和不可为的平衡。过去博世总是Tier1,这次我们主动在有些客户面前做出让步,只做Tier2。在我们和客户中间,找了一家本土的合作伙伴作为Tier1。目前我们成功拿到了第一个项目。为什么要这样做?就是速度要快,我们看到了这个市场的巨大潜力和速度的重要性。

bosch-882432-1599216814.jpg

庞义成:这个玩法将来可以复制吗?

陈玉东:当然可以。只要愿意,谁都可以尝试这么来做。

庞义成:那如果这个玩法被复制了,会导致你们的话语权下降吗?

陈玉东:这无关乎话语权,而都是为了服务客户。对于博世而言,只要我们的产品有竞争力,能够服务更多的客户,把蛋糕做大,比什么都好。

庞义成:将来你会自己做芯片吗?

陈玉东:看什么芯片,用在哪方面。我们自己也做一些芯片,但像目前用在VCU上的芯片,大家都是采购国际的品牌。通用芯片不会做,因为这个投资风险比较大,而且很需要规模效应。

庞义成: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最近特斯拉要搞的下一代芯片,马上要装车了,号称有深度学习能力的那个芯片,你觉得那个将来会带来什么?

陈玉东:回到刚刚的那个话题,其实这个也是VCU的一部分。博世将成立一个新的事业部——智能驾驶与控制事业部,把ADAS、电子电气架构、车身控制模块以及智能座舱相关的工作整合起来。电子电气构架未来将一步一步往上演进。以前大家互相比较还会说,我的车上有100个ECU,但现在反过来了,越少越好。如果我车上只有一个,那是最牛的。

所以特斯拉未来做的FSD,我们也会做。我们也能做这样的VCU来面向ADAS、L3和L4级自动驾驶。

庞义成:你要多长时间能做出来?

陈玉东:只要有项目需求,我们肯定能做出来。新的智能驾驶与控制事业部今年7月份正式批准成立。这是博世集团全球的一个调整,包括中国。我们会把除了动力域以外的域控制器全部放在这个部门里面,包含娱乐、ADAS,以及自动驾驶在内的硬件、软件。

d8uTKBnloltWU4xxxxXjS7YN9WoYeUUyKjmFBnDmY6iWz1598190567111compressflag.jpeg

庞义成:明天(9月17日)博世要召开供应商大会,你准备在会上跟大家讲什么呢?

陈玉东:第一,感谢大家在疫情中的奋斗。第二,给大家一些鼓励,分享我们的业绩情况。告诉大家跟着博世,肯定是跟对了客户。第三,竞争是供应链的竞争,如果我买的东西没有竞争力,我最后也会没有毛利。所以大家要一起合理降价,相互支持。

庞义成:这里面有个很挑战的问题,连博世这样量级和能力的供应商,对未来的研发投入和研发方向都存在着能不能达成共识,并且能不能达成高度共识的问题,那么你们的那些上游供应商,可能能力就更跟不上,有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就被甩掉了。

陈玉东:目前来看,如果是做每台车上都有的基础件,风险就不大。但如果是做发动机铸件或者排气管的,可能需要考虑未来转型做什么。关键看转型的速度。对博世来说,我们始终是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我们要保持传统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在新的产品上也要积极投入。

例如,对于新造车势力,至少在汽车零部件企业当中,我基本上是第一个给他们站台的。我愿意积极支持,这是一种拥抱新变化的姿态。

庞义成:那你觉得从现在算,这五年内,以特斯拉为首的新势力,能到和传统OEM掰掰手腕的程度吗?

陈玉东:我觉得可以。但如果谈到销量,包括特斯拉在内的所有新势力,一年可能不会超过500万台。

庞义成:那也就是说,您认为五年之后,新势力加在一起也干不过500万台。

陈玉东:我认为不会超过。

庞义成:在这个点上,我有不同看法。我的看法是,新势力一旦摸到了一个临界点,可能赛道就会发生置换。

陈玉东:目前,电动车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这个是肯定的。我很同意李斌讲的,就是98%的电动车,使用体验都好于汽油车。只要家里有充电桩,就不用担心加油的问题。但是传统主机厂也没有停下,都在积极做智能化转型。我认为他们也会把握机会,不会全部留给新势力拿去。所以说,这就是为什么我不相信五年以后新造车势力年销总和会超过500万台。

尾声:在一个小时的交谈中,“用户”是陈玉东最常提到的两个字,而这也是整场对话给人最直观的感受——作为藏在主机厂背后的大boss,你很难在博世身上看到其他百年企业那般的过度自信。对于消费市场的变化,这家Tier1巨头表现出来的认知与反应速度,甚至比很多车企都要坚定与迅速。

“中国始终是博世集团核心的战略市场,博世中国持续深化本土化战略,并着眼于未来,积极投入关键技术的研发。”最后,正如陈玉东在此前新闻发布会上所言,在继续扎根中国市场的前提下,拥抱新事物,紧跟新变化,引领新技术,是博世提升竞争优势的根本,同时,这也将指引着它实现下一个百年进程。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王蕊

本文地址: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相关内容
全部评论·1
暂无评论
我要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