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业绩不佳?大众中国临阵换将!

都在说大众中国CEO冯思翰离职 ,那么冯思翰为什么离职?离职后冯思翰的下一任是谁呢?下一任真的会比前任好吗?大众新能源的突破口又在哪里?

冯思翰(调岗/离职)原因是业绩不佳?

此前,德国媒体《汽车周刊》(Automobilwoche)11月初报道称,大众汽车集团因中国市场业务表现欠佳,电动车产品ID.家族销售情况未如预期等原因,而计划更换中国区业务负责人。现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EO冯思翰将于2022年2月1日卸任现有职务,并离开中国。

2020年,大众集团在华销量同比下跌9%至385万辆。虽然2020年的销量下滑,车企都能找“疫情影响”背锅,但是2020年,中国市场整体汽车销量为2531万辆,同比下滑1.9%。也就是说,大众在华销量同比下跌9%与中国市场整体汽车销量同比下跌1.9%相比,大众集团在华销量降幅较大,这也使得其在2019年中国市场份额的19.8%下降至2020年的19.3%。

2021年前三季度,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与其合资企业在中国大陆及香港市场共交付汽车约255万辆同比下降4.1%。这次的锅虽然是甩到了全球芯片短缺和新冠疫情上,但是大众在华销量表现欠佳,至少在销售数据上确实是事实。

11月22日,大众中国区CEO冯思翰说:“我领导大众汽车品牌在中国的工作有6年了,担任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EO也有3年多的时间。我会离开中国吗?答案是肯定的。”

走是要走的,但是冯思翰也说了没那么快。“明年1月(11日),还是由我来介绍(大众中国)2021年的业绩以及2022年的计划。”对于大众安徽量产进程冯思翰表示“安徽大众将在2022年第四季度建设完毕,2023-2025年第一批量产产品包括三款车型,2026年年底至2028年再推出三款产品。就生产计划而言,我们会在大众安徽投产6款车型。”

大众方面虽然未对冯思翰的离职做出正面回应,但是呢,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赫伯特·迪斯对大众ID系列在华销量表现还是持肯定的态度的,11月10日17:48,赫伯特·迪斯在新浪微博喊话国内新势力三强,赫伯特·迪斯在新浪微博发表信息表示:“在刚过去的十月份,ID. 车型单月销量接近13,000台,超过了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在内的国内竞争对手”。10月,蔚来、小鹏汽车和理想销量分别为3667辆、10138辆和7649辆,均低于大众汽车的1.3万辆。

下一任大众中国CEO是谁?

会是赫伯特·迪斯吗?我想这是最大胆的猜测或者说是基本不可能的,但是我还是认为有一定的几率。首先大众集团全球销量中国市场占比近4成,中国市场对大众的重要程度自然不用多说。

赫伯特·迪斯自2015年出任大众汽车CEO以来,迪斯一直是电动化改革的坚定推进者。虽然2020年6月卸任大众汽车CEO,但迪斯还是集团CEO,并且在大众集团董事会中继续负责乘用车业务。今年 9 月的大众集团监事会会议上,赫伯特·迪斯警告说,如果大众汽车自身转型速度不够快,可能会失去多达30,000 个工作岗位。因为特斯拉的员工人数要少得多,但效率却高不少。

对于大众集团在华电动车产品销量增长缓慢,赫伯特·迪斯这一电动化改革的坚定推进者会不会亲自挂帅出任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EO呢?

会是现任大众安徽CEO葛皖镝吗?葛皖镝全面负责大众安徽业务战略和运营管理工作,促进大众汽车集团在华电动出行战略的加速发展。

大众汽车投资10亿欧元,获得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母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50%的股份,同时增持电动汽车合资企业江淮大众股份至75%,获得合资公司管理权。单从股份占比来看,相较于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大众安徽对大众集团来说更为重要。

大众汽车集团曾宣布,在2020年-2024年期间,将投资600亿欧元用于混合动力、电动出行和数字化等未来领域的转型。安徽大众是大众电动化战略的重要一环。据冯思翰透露,大众安徽量产的车型既供应中国本土市场也有机会向欧洲出口。

那么现任大众安徽CEO葛皖镝会升任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EO吗?希望知情人士在评论区讨论解惑探讨。

大众在华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下一任就会比前任做的好吗?

大众集团将低迷的业务归咎于全球芯片短缺,大众集团CEO赫伯特·迪斯在10月的一次员工会议上表示,大众品牌今年已削减了27%的计划产量,“在中国,我们的合资企业损失了近30%的计划产量,而斯柯达品牌损失了32%”。

全球芯片短缺,是全世界车企都面对的难题,业务低迷单单归咎于芯片短缺是站不住脚的。我认为大众集团在华所面对的困难和其它合资车企所面对的困难是基本相同的。那就是国产品牌的崛起不断侵蚀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汽车产业数字化应用服务商威尔森公布的一组监测数据,今年1-7月份比亚迪的平均售价已经达到了15.18万元,超过了大众汽车的14.78万元,而且还在不断地拉开距离。

产品是最怕对比的,同时也是最喜爱对比的。过去中国的消费者是没得选,过去合资车企在国内确实能打,质量可靠、技术先进。而国内车企要想吸引消费者只能依靠低价,只有低廉的价格才能吸引消费者,现在时代变了,国内汽车厂家的产品力不输合资车企,用户的选择性确实会更多。尤其是现在正处于燃油车往新能源车过度的时代,中国新能源产业毫不客气地说正在引领全球。帝国的崩塌永远在新老秩序的碰撞发生,所以冯思翰的下一任必须要有勇于变革的勇气,否则大众中国的现状依旧大差不差。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文隆

本文地址: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相关内容
全部评论·2
暂无评论
我要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