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吉利收购魅族:声东击西

从2021年9月吉利宣布进军手机领域,要打造高端智能手机时,我就觉得它的目的绝对不单单是造手机,而是想让手机与汽车的融合呈现出1+1大于2的新局面。现在吉利疑似收购魅族的消息出来之后,我更加明确,进军手机业是吉利实现车机协同的新思路,是吉利智能化转型的捷径。

日前,有媒体报道,吉利集团旗下手机公司星纪时代正与魅族接触洽谈收购事宜,目前处于尽职调查阶段。对此,吉利回应称“对市场传闻不予置评”,魅族方面则回应称“多谢对魅族科技的关心,目前还没有相关消息。”

图片

出于一个媒体人的直觉,这种“黏黏糊糊、模棱两可”的回答应该就意味着这件事十有八九是稳了。

两条平行线的相交

十年前说汽车与手机,这俩完全是两条互不搭理的平行线。但是这两年明显看出,两条平行线正在快速相交,原因是手机巨头先向汽车行业的不断涉足。

小米汽车官宣造车;华为打着“不造车”的旗号造车;OPPO多次被传要造车;苹果Apple Car要在2025年问世……

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飚分析称,以家电为例,华为、小米这些手机厂商进入智能家电领域,快速地将家电行业洗礼了一遍,不少曾经的家电巨头受到冲击,如今这些手机厂商又进军汽车领域,也是向汽车厂家吹响了冲锋号,吉利在汽车厂家中是反应比较迅速的,看起来是在跨界,实质上是在以攻为守。

无独有偶,在汽车行业,进军手机市场的不止吉利一家。去年2月,特斯拉网站上就发布了一段Tesla概念手机的视频,并被命名为Tesla MODEL π,一款具有光致变色技术,能与星链高速卫星互联网连接,具备脑机连接功能以及可进行MarsCoin“挖矿”的“科幻级手机”。

声东击西

有媒体老师说,就算被吉利收购,对于魅族来说想要翻身也几乎不可能。我想说的是,确实很难。但是吉利此次收购魅族的目的或许并不是让其翻身增加自己的营收,而是拿下魅族的手机技术,串联自身业务。

正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所说,“这是基于现实的考量。借助手机能直面用户,改进人车交互体验;同时,推动公司数字化转型,让自己从造车公司变身科技公司”。

事实上,尽管几年前吉利就宣布向智能化转型,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相比于长城以及其他多家车企来说,吉利的智能化步伐还是有点慢。

大家都知道,电气化是车企智能化转型的必经之路。第一电动观察到,吉利的电气化目前来说很“失败”。与沃尔沃旗下的极星,似乎已经被业界认为是个失败的项目;接手的路特斯也还在转型电气化的概念阶段;而唯一有起色的极氪汽车,2021年也才交付6000多辆。

据销量快报显示,吉利2021年新能源和电气化车型全年累计销量约10万辆,这显然并不符合“自主一哥”——吉利的实力。

但这并不是代表吉利不重视电气化,而是在智能化转型这条道路上,吉利与其他车企专注于开发自己智能化产品的路子不同,它选择了跨界合作这条捷径。

目前吉利汽车成功布局了手机、卫星、飞行汽车各大领域。为什么呢?吉利汽车表示,这些均是吉利科技转型的重要助推器,李书福的初衷不仅是布局手机,更是布局未来科技生态圈,他在下一盘跨界融合、做强生态圈、打造护城河的大棋。

李书福直言,手机能链接车联网、卫星互联网,打造丰富的消费场景,做强生态圈,为用户提供更便捷、更智能化、万物互联的多屏互动生活体验。此外,吉利试图融合卫星互联网与 5G,连接移动终端、车联网、卫星互联网三者,形成全新商业生态。

影响行业竞争格局

手机已经成为人手一部刚需用品,伴随“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以手机操控汽车的车机协同显然并非空想的未来。可以预计,如果此次吉利成功跨进手机行业,将引领智能手机+智能汽车所构成的车机协同和互联的发展,影响目前汽车行业竞争格局。

还记得在上汽在回答是否会与华为合作自动驾驶时,董事长陈虹直言:汽车就是个躯壳,华为这种整体解决方案才是灵魂,上汽不能接受合作,是因为灵魂不能在别人的手里。

这里说的灵魂就是大数据,无论是车企还是互联网公司,都想试图打造一个独立的生态链,掌握主导权。吉利布局手机,收购手机就是这个目的。

那么为什么是魅族手机呢?它能为吉利带来什么?

这里首先要介绍一下魅族手机。2003年,魅族为了进军MP3市场而成立,曾一度在MP3市场销量领先。2007年转向手机业务,2016年迎来最风光的一年,魅族的手机出货量为2000万台,但也是这一年之后,由于手机行业竞争不断加速以及新玩家不断加入带来的消费升级,魅族逐渐边缘化,直至被市场彻底抛弃。

图片

有行业人士分析称,尽管出货量有限,魅族现在比较值钱的是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手机团队。这恰恰是目前吉利所欠缺的,花钱买时间后,吉利能够更快补齐手机行业所需的专业人才,以此来保障吉利手机快速面世。

我认为,如果吉利收购魅族成功,那么这不只是汽车厂商的一次逆袭,更是为其他车企打样了一条快速通往智能化的捷径,像此前收购沃尔沃一样,成为汽车行业的大事件。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孙铭青

本文地址: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相关内容
全部评论·8
暂无评论
我要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