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财年利润翻倍,日产仍知问题不少
最近,日产汽车公布了上一财年的财务报告。报告显示,由于除中国以外的全球各大主要市场销量均有所增长,因此在截至3月份的财年中,公司利润大幅上涨了92%,达到了4,266亿日元(相当于27亿美元)。
日产方面指出,该财年销售额激增近20%,达到了12.7万亿日元(约815亿美元),这主要得益于“销量的提升、单位净销售额的增加以及对固定成本的严格控制”。此外,公司首席执行官内田诚还提到,日元的疲软也为公司利润带来了“短期”的增长动力。
在这一财年中,日产全球销量为344万辆,虽然略低于预期,但仍高于上一年的330万辆。
然而,内田诚也发出警告:“从中长期来看,无论日元强弱……外汇市场的波动都会带来不利影响。这将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挑战。”
今年第一季度(1至3月),日产汽车的利润从1069亿日元微降5.2%至1013亿日元(约6.5亿美元),而季度销售额则增长了13%,达到3.5万亿日元(220亿美元)。
日产预测,在截至2025年3月的下一财年中,公司利润将达到3800亿日元(24亿美元),同比下降11%,这主要是因为包括支持供应商在内的开发成本增加。
对于下一财年,日产预计其全球销量将增长7.5%,达到370万辆。其中,中国市场将恢复增长,销量为80万辆,增长率预计为0.8%,而去年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和消费者转向非传统燃油汽车,中国市场的销量下降了24%。
同时,日产预计下一财年的收入将增长7.2%,达到13.6万亿日元,但预计净利润将下滑11%,至3800亿日元。
不同地区不同策略
内田诚近日明确表示,日产汽车已设定新的增长目标,并计划通过实施名为“TheArc”的战略来达成这一目标。该战略自上月起便已开始全力推进,其核心在于借助电动汽车的力量来推动销量的进一步提升。
在详细阐述这一战略时,内田诚提到:“我们将通过构建均衡的产品组合,以及执行最为合理的业务策略,来逐步实现我们的增长目标。”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日产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同时也展现了其精准的市场洞察与战略规划能力。
日产汽车寄望于通过其新推出的Ariya运动型多用途车,巩固并扩大在日本电动汽车市场的领先地位。此外,日产还积极推出了包括Armada和Murano SUV在内的新款美国车型,以及英菲尼迪QX80豪华车型,旨在满足全球不同市场的需求,并展示其在汽车设计和制造领域的创新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日产还宣布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即在2029年初开始大规模生产搭载下一代电池的电动汽车。这种新型电池即固态电池,将为包括皮卡车在内的一系列车型提供动力。这一举措不仅展现了日产在电池技术方面的研发实力,也预示着其在未来电动汽车市场的强大竞争力。
今年3月,日产与其国内竞争对手本田汽车公司宣布,将携手合作共同开发电动汽车和智能汽车技术。当被问及这一合作时,内田诚虽未透露过多细节,但他的回答中流露出对这次合作的期待与信心。
日产和本田的这一合作动向,无疑向外界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面对汽车行业正在经历的“百年一遇”的巨变,两家公司选择携手并进,共同探索电动汽车领域的发展机遇。这一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不仅有助于双方在技术和市场上的互补与共赢,更将为整个汽车行业带来新的发展动力。
与此同时,业内专家Satoru Takada也指出,日产和本田在固态电池的研发和应用上均表现出乐观态度。这不仅是两家公司在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更预示着固态电池将成为未来电动汽车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然而,面对通货膨胀带来的成本上升压力,日产和本田将如何有效应对,也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对此,内田诚虽未直接回应,但从其之前的表态中不难看出,日产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和规划。
在加速向电动汽车转型的道路上,日产汽车展现出了坚定的决心和强大的行动力。今年3月,公司宣布计划推出30款新车型,其中包括16款电动车型,旨在3年内将汽车总销量提升100万辆。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日产汽车在技术和市场上的持续创新,更需要其在全球战略上的精准布局和高效执行。
在谈及日产汽车在中国的战略时,内田诚表示公司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但同时他也坦承需要改变在中国的战略。自去年2月宣布重组与雷诺和三菱汽车的联盟以来,日产汽车一直在积极重塑其全球战略版图。与此同时,与本田汽车的合作可行性研究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这一系列的举措充分表明日产汽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推进其全球化战略转型和发展。
中国市场将是重中之重
日产汽车在全球各大市场的表现呈现出一种复杂的态势。在美国、日本和欧洲,其销量均有所增长,显示出日产在这些地区的强劲实力和良好口碑。然而,在中国市场,日产却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据统计,日产汽车在中国的销量下降了24%。这一数字背后反映出中国汽车市场的深刻变化和激烈竞争。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一直处于价格战的漩涡之中,本土企业如比亚迪等凭借其强大的电动汽车产品异军突起,逐渐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
内田诚对于中国市场的困境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表示,尽管近几个月来销量有所改善,但仍然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这无疑给日产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迫使其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调整在中国市场的战略。
去年,中国成功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这一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比亚迪等公司凭借其在电动汽车技术方面的优势,成功领先于国际竞争对手,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
面对中国市场的挑战和机遇,日产汽车并未选择退缩。研究和咨询公司TIW的汽车分析师Satoru Takada指出,“如何在亚洲市场与中国竞争是日产、丰田和本田的一个潜在主题”。然而,日产已经明确表示,他们将“不会放慢”扩大电动汽车市场的步伐。
为了更好地适应中国市场的需求和变化,日产汽车正在积极努力。内田诚在三月份表示,日产汽车将“专注于提供中国客户想要的东西”,并承诺将下一代电动汽车的生产成本削减30%。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提升日产汽车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还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加实惠的购车选择。
为了更好地契合中国消费者对未来出行的期待,日产汽车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投入大量研发力量,基于中国用户的需求开发了5款搭载纯电动和插电混动技术的新能源概念车型。这些车型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惊艳亮相,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
日产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长远规划也已经浮出水面。他们计划到2026财年实现73%的日产品牌产品阵容更新,并推出8款新能源汽车,其中包括5款日产品牌车型。这一宏大的计划不仅展示了日产汽车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和信心,也彰显了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雄心壮志。
除了在产品方面不断创新和提升外,日产汽车还在积极拓展合作伙伴网络,将AI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融入其产品与服务中。他们与国内智能科技领域的领军企业百度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旨在为中国和全球用户带来创新且激动人心的智能系统和基于AI的出行解决方案。
可见,日产汽车始终坚守“在中国、为中国”的承诺,通过深入研究和定制化的市场策略,持续深耕中国市场。他们致力于提供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以此提升企业在中国市场的价值和综合竞争力,实现长期稳健的发展。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汽车公社
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转载自汽车公社,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转载内容并不代表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立场。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