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时空电动探路新能源网约车换电模式:服务出行近1.4亿公里,移动电网已盈利

沉寂已久的换电模式,在细分应用场景和创新商业模式下大有兴起之势。“电动汽车能量补充将进入‘充换并存,换电先行’时代,标准化程度高、能量补充效率高、土地利用率高的换电模式,更能满足批量电动运营车辆需求。”9月28日,时空电动董事长兼CEO陈峰在赛迪研究院组织的研讨会上,发表了上述观点。

给予陈峰对换电前景充分信心的是时空移动电网的运营案例:2015年时空电动与滴滴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聚焦高频出行场景,正式启动新能源网约车+换电站建设运营业务。目前,时空电动在杭州已投放新能源汽车近2000辆,建设换电站近30座。据他表示,时空移动电网已实现盈利,表明换电模式率先进入健康发展的新阶段。

035A1270_meitu_1.jpg

时空电动董事长兼CEO陈峰

运营车辆结合换电网络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较快,2017年前8月累计生产34.6万辆,但里程焦虑、充电不便等瓶颈一直存在,由此也引发业内对模式创新的探索。在9月26日的全球能源互联网高端论坛上,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表示,新能源汽车将率先在运营的交通体系里普及,滴滴也将为新能源时代的到来提前投入。预计到2020年,滴滴平台将有100万辆新能源汽车。

作为深度战略合作伙伴,时空电动和滴滴显然对新能源出行行业抱有一致的理解与判断。陈峰认为,出租车/网约车、分时租赁、公共服务用车是目前电动汽车批量推广的最大应用场景,尤其出租车/网约车以市场规模大、运营属性强、运营成本敏感以及固定里程需求等特点,最适宜推广电动汽车,潜在市场规模庞大,迭代需求强烈。

“从滴滴、曹操专车、首汽等平台规模来看,未来几年电动网约车市场有望达到120万辆,我们坚信运营车辆始终要依靠换电网络来作为能量补充体系,充电可以作为适当补充,换电网络本身也有对充电服务的吸纳性。”

在共享化趋势下,单一充电模式主要存在六大问题:一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短、充电时间过长;二是充电设备规格、质量不一,安全隐患多;三是快充和长期不专业充放电导致电池损耗加快;四是能量补充设施不足,对场地要求高;五是运营车辆出行频次高、运营时间长,对能量补充便捷度更敏感;六是动力电池回收路径不清晰。

“未来,电动汽车市场将形成多种能量补充基础设施并存,根据各自不同特点互相补充配合的电力体系;但目前,当运营车辆是电动汽车快速、规模化落地应用的唯一场景时,能够满足运营车辆需求的换电模式更有优势。”陈峰表示。

WX20170929-155834.png

换电模式应重回主流

早在2010年国家电网曾大力推行换电模式,由于技术难以标准化、建设成本高等问题而折戟。随着时空电动、北汽新能源、力帆等一批代表企业对技术路线和商业模式的探索,久受争议的换电模式有望在细分应用场景再度兴起。

时空移动电网能做到辐射城区半径5公里,为每天20个小时跑在路上的车辆提供能源支持,目前分为手工换电站和半自动换电站两种。半自动化换电站的场景很具未来感:从电动汽车进入换电位置,工人通过操作半自动化的机械臂,从汽车电池仓位取出,再由机械臂将满电电池插入汽车,全程只需3-5分钟。

ER30huandianshijingtu.jpg

“换电模式本身在纯技术领域,已经没有原则性难题,目前主要问题在于工程上的改良,以及实践过程中商业模式的确立。提升空间还有很大,包括不断优化Pack密度,因为是按里程收费;换电效率越高,均摊的建站成本也就越低。”陈峰表示,在盈利方面,截至今年6月,时空电动在杭州投放新能源网约车约1500辆,以1500辆车、每日1500次换电、平均行驶150km为模型计算;扣除成本后的单日毛利超过2万元,毛利率高达20%以上。

展望换电模式的下一步,陈峰认为,随着技术与观念的全面成熟,电动汽车的应用场景将大幅拓宽,换电模式将为全场景电动汽车能量补充提供服务。技术上则会呈现三大特点,一是大数据智能化,电动汽车及换电网络具有先天技术优势,可形成车、电、人、全方位数据集成,在大数据获取基础上提供更多服务。此外还将推动电池模块标准化,以及换电设备自动化。

换电模式前景可期,但在初期仍需要政策助力。在陈峰看来,最关键的政策支持,是对应用场景的支持,包括加大对高频出行场景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场景的政策支持,按照运营里程给予补贴;制定政策时做到充电与换电并重,支持两种模式探索;对新生的商业模式给予多种形式的鼓励和保护;统一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至少数几种规格等。

DSC_4604.jpg

蓝色大道计划推进

今年4月,时空电动发布了蓝色大道品牌,“5125”这组数字表达了时空电动的计划:未来5年,在一张全国性的移动电网支撑下,推广25万辆纯电动汽车。

陈峰向第一电动网介绍,到10月底,蓝色大道三大示范城市,移动电网将基本成型:杭州的换电能力能达到3000辆以上,苏州1800辆,长沙1500辆。此外,南昌、贵阳、大连即将落地蓝色大道项目。“以长沙为标准,单个中心城市的换电能力1500辆,这应该是一个合理的起步规模,并且容易跑出盈利模型。”

此外,时空电动把电池回收和换电模式的布局也结合在一起。陈峰介绍:“时空PACK本身就是标准化设计,设计之初就已经考虑到回收。回收之后主要是要完成梯级利用,我们对梯级利用设计的第一层方向是在低速车的利用上;低速车利用完毕之后,可以二次回收作为热电厂的能源;热电厂利用完毕之后,再进行材料回收。因为我们PACK具有通用性和标准性,还有移动电网的模式设计,使得我们的电池回收成本很低。所以在电池回收方面,采用换电模式是非常有利的。”

时空电动在产业上游布局始于2009年,形成动力电池、蓝色大道、整车研发、汽车金融四大业务板块,业务覆盖电动汽车全产业链。在这场“蓝色大道”清洁能源之路的参与和推动中,陈峰如此定位时空电动的角色:“我们是第一个上台的,我们相信自己可以站到最后。”在真正合理的应用场景下,建设一张移动电网,用经过实战检验的运营模式,最终将电动汽车批量应用的国家战略落到实处。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杜俊仪

本文地址: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相关内容
全部评论·0
暂无评论
我要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