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维塔董志华:ADS4.0将于Q3内全量推送,预计2026年高速L3级开始商用
4月23日,正值上海车展举办之际,第一电动《庞观》栏目于上海开启了主题为 "见智问答" 的线上直播活动。第一电动网CEO庞义成与多家车企高管围绕智能驾驶领域展开深度对话与交流。
阿维塔汽车自动驾驶及座舱总监董志华透露,阿维塔现在已经确定第一批在华系车中升级到ADS4.0。2025 年 Q3 内(最晚 9 月底)阿维塔存量车将升级到ADS4.0,下半年也会有一些新车型,除了体现软实力之外,硬件实力也会同步提升,包括采用更先进的传感器,更可靠的计算平台等,会有软硬双向的提升。
阿维塔未来智能化方面的规划:预计2026年高速L3商用,1-2 年实现从高速到城区,2027年城区L3开始商用,实现全场景、全功能智驾辅助,拓展ODD场景边界。
智舱方面,统一大模型,借用智驾算力提升智能化,从简单对话向更懂用户进化,目前处于早期探讨和储备阶段。未来车会进化成智能体形态,实现舱内舱外感知融合,融入生活。
预计2027年城区 L3 部分场景放开,可能实现车在园区、城区按指令自动行驶接人;车能与用户在舱外交互,理解用户情绪并做出反应,如放歌、拨打电话等。
以下为对话实录(有删减):
庞义成:非常欢迎董总,从您的了解,华为的整个智驾体系从3.0向4.0跨越,您觉得重点提升和有可能发生消费者体验明显提升的部分会在哪几部分?
董志华:之前一直以来华系强调的点,或者说它跟其它头部领先智驾方案不太一样的点是它一直强调安全。我们都知道主动安全这样的功能在我们行业是最基础、时间最长的智能驾驶辅助类功能,但长久以来这个功能一般都是用来应付考试,大家为了通过考试要做一些针对性设计,它往往能在考试时拿到过分,单用户不一定能在实际使用中感受到正向收益。
华系的智能辅助驾驶有一个非常好的基因是它对安全非常重视,它会把一些最基础的主动驾驶类功能也用最头部、L2++,甚至未来L3的AI能力降维提升水平,不仅考试能拿高分,同时还能帮助消费者在生活中真正化解风险,这是华系方案对安全的敬畏和重视。
4.0会进一步加强,包括昨天ADS4.0的发布会上大家也都注意到了驾驶员失能时的处理,甚至是爆胎场景下的应急应对,在业内都是非常领先的功能。安全基因在ADS4.0里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和发扬。
另一块是驾驶体验,ADS4.0会采用一段式端到端的方案,驾驶最直观的感受是更像人、更拟人化。
还有一些功能体验进一步的优化和提升,比如VPD,泊车代价,原先3有的功能,会做场景上的强化,整个来说,传统强的部分会更强,体验会更优,还有一些功能上的强化。
庞义成:今早我专门抽时间到展台跟华为的朋友聊了聊,您说的很对,你们身份比较特殊,既是华为的合作伙伴,用了他们的方案,同时你又是他们的股东,而且是比较重要的股东,你们在乙方公司董事会是有席位的,阿维塔在跟华为合作的关系比较特殊,关于智驾这件事,阿维塔以后会绑定华为合作,还是会有其它选择?
董志华:首先是一个现状,我们和华为是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这是公司的现状和战略目标,战略目标制定后肯定要按照这个战略指引去操作。
庞义成:所以其实就会沿着这条路往前走,不会有二心?
董志华:我们的战略目标是我们选择头部和最最优秀的供应商,阿维塔现在认定华为就是这样的供应商。
庞义成:供应商这一家够了,在华为之外你们自研部分有没有计划?
董志华:有一些海外的产品,全球化的产品可能跟国内用华为的方案会形成互补,我们都知道华为有自己的强项,但也有一些使用场景上的局限。
庞义成:华为是一家非常优秀的、全国老百姓都支持的,正因为这样,老美对它非常在意,几年前就被制裁,所以华为走向海外有一些使用场景的限制,董总的话我们都理解。相信这个策略也是华为很多合作伙伴共同的策略,董总能不能跟我们说说,基于您的专业,阿维塔在未来智能化的发展道路上,除了跟华为不断深化合作之外,你们在消费者端会传达怎样的价值,比如今年下半年你们会怎样,比如下半年为说会部分的L3场景,那时候你们会说“上了高速路后10秒钟内出了事都是我们负责”吗?
董志华:我们会跟随国家的政策。
庞义成:假设法规是15秒。消费者怎么理解L3这件事?对他的价值有多大?
董志华:我觉得首先是知情度的提高,消费者对于智驾可以更信任一层,现在很多消费者都觉得用智驾不放心,用了之后才发现挺好用。首先L3意味着你可以更放心地使用它,在场景限定的范围内你可以比较放心地使用它,对于这点,首先是对于智驾的普及,某种意义上是市场教育,实际上是非常好的法规保障和政策激励。从技术层面来说它的确实现了技术上的跨越,因为我要能够实现在ODD范围内放心用,不是拍脑袋,背后有大量感知能力的提升,这是双向的巨大进步。
庞义成:阿维塔的技术研发和长安集团研究总院是合在一起还是独立的?
董志华:是独立的。
庞义成:您和您的团队是要把华为这套智驾基座方案更好地体现在产品上,跟消费者握手。
董志华:没错。
庞义成:2025年度现在还有三个季度,能不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后面大半年还有哪几个重要里程碑?
董志华:首先是您刚才提到的ADS4.0的升级,阿维塔现在已经确定第一批在华系车中升级到ADS4.0,下半年也会有一些新车型,除了体现软实力之外,我们的硬件实力也会同步提升,包括采用更先进的传感器,更可靠的计算平台等,会有软硬双向的提升。
庞义成:4.0的时间现在有了吗?
董志华:4.0应该在Q3之内,所有阿维塔的存量车都会升级到这个。
庞义成:最晚9月底之前?
董志华:对。
庞义成:第一批名单除了尊界、阿维塔之外,还有别的吗?
董志华:这个我也不清楚。
庞义成:刚才您说第二点除了4.0的迭代之外,新产品是指06之后,还是1112换代的产品?
董志华:今年可以说的主要是一些换代产品。
庞义成:主要换代点还是以智能化为主吗?
董志华:智能化,整车本身也有很多进步,虽然讲软件迭代,但其实阿维塔的硬件迭代也不慢,网上有个梗,说阿维塔听劝,我们经常去倾听消费者的声音,所以我们车型的迭代非常快,很多消费者反映的问题,可能我们上半年收到了,下半年就能在硬件上体现出来。
庞义成:您觉得从现在往后看两年到三年,阿维塔的智舱和智驾到2027年这个时候有可能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消费者能想象、能体验的是什么?
董志华:我觉得智驾一个非常坚定的方向,高速L3在明年应该能够商用,高速到城区我预计1到2年时间,到2027年城区的L3开始商用。智驾最大的进化可能就体现在这上面,从功能来说,智驾辅助基本实现了全场景、全功能,所有用车场景都可以辅助人来开了,剩下这一步就是把ODD场景边界不断拓展,到2027年可能是L3城区能实现商业运营,这是我的想法。
智舱的话,现在能看到的一些趋势,比如统一大模型,跟智驾共享算力,我们知道智驾辅助需要非常强大的算力,相对来说智舱的算力之前一直没有那么强的诉求,如果我们能够在智驾有荣誉的情况下借用一部分智驾算力给智舱使用,其实我们舱内也有大量需要感知、需要AI帮助的场景,这种情况下就能够大大加速智舱的智能化,我们讲智舱,实际上讲它的智能过去更多是体现在有个大屏,能够简单聊两句天,实际上这个“智”远远不够,从大的趋势判断来说,驾的算力冗余会帮助舱实现非常高的AI程度,真正实现智,其实2027年不一定会有跨越式的发展,但已经开始启动了,到2027年会有比较好的呈现。
庞义成:刚才您的描述我理解了,而且我赞同,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讲可能他们关心的问题更直接一些,比如现在我进入车里可以跟车对话,你好小塔,我要干吗,我要去哪,要吃什么,比较简单的对话。不知道到2027年可否实现座舱能识别和记住我?
董志华:这是完全有机会能实现的。
庞义成:他不光能识别我是谁,还能识别我的生理特征,比如我的高矮胖瘦,适合的位置,甚至能识别我的呼吸、我的脉搏、我的血压,他识别这些可以给我做陪护,甚至是监护,这是第一种识别。
记住我,他可能会懂我,懂我的喜怒哀乐,懂我现在需要点什么,你觉得是别人和懂人,更加识别人、更加懂你,这是不是座舱的发展方向?
董志华:这一定是重要的方向,做到“更懂”首先要更多触达你,这种触达需要依赖更多AI能力,更多传感器,能够把物理的你感知成一个数字化的你,这就是为什么说AI算力对舱的影响非常大。目的是更好的服务,更好服务的前提是更懂你的习惯、更了解你是谁、你想要啥。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方向。
庞义成:现在你们已经在这方面做了研发准备吗?
董志华:还是非常早期的探讨和储备。
庞义成:从我的理解来看,更好地识别人和更好地懂人类本质是通用人工智能的发展。不光是传感器,其实它需要大脑对人类的理解能力跨越一个很大的层级,否则是理解不了的,把这个信号给一只小狗、给一只海豚、给一只猩猩,它们作出的反应是不一样的,不只是舱端的传感和舱端计算的问题,在云端的超级大脑可能也要得到相应发展。在目前的关键时刻,智驾向L3跨越,我们也在想智舱是不是也快到了融合临界点,打开那扇大门,那个世界到底长什么样子,我们需要给消费者打开脑洞,让大家展开想象。
董志华:我觉得车在那个阶段,当然2027年不一定完成,它会进化成一个智能体的形态,我们讲车原来只是一个交通工具,到那个状态舱内感知、舱外感知和识别会融合在一起,它有眼睛,不光是在座舱里监视你有没有疲劳,这只是非常小的一点,我们对于你从靠近车到上车整个过程,以及你在整个使用过程中的状态和表现,甚至你在车外,不在车附近,它都可以通过某种手段感知你的用车习惯、生活习惯,车辆融入到你整个生活中成为有机的一环,点到点的通勤只是一个物理过程,但实际上它是你生活的一部分,由车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全维的、多态的感知融合,将来一定朝这个方向去。
庞义成:在L3的阶段比如我在停车场出口打个口哨,或者跟手机喊一声,车就自动开到我身边?
董志华:我是工程师出身…
庞义成:这个浪漫的描述是不是有点太不切实际了?
董志华:首先我也会有这样的诉求,但工程上它的难度在于你怎么保证你打的这个口哨不被其他人模仿。
庞义成:所以可能我还是得跟APP下指令?
董志华:也不一定,刚才我也是拍脑袋,您说的同时我想到可以结合一些其它的身份识别方法来验证,比如我的手机有蓝牙钥匙,我在车附近,车能感知到车主在它附近,再加上这样的触发它过来,是有可能的。
刚才您提到ADS4.0当中的一些进化,加入了更多维度的识别,包括车外的麦克风,对声音的识别是ADS4.0中一部分的进化,这一点完全有机会实现。
庞义成:但法规并不允许它在公开道路上无人状态下来接我?
董志华:目前还没有。
庞义成:园区内是不是可以?
董志华:园区应该属于城区L3的范畴。将来城区L3放开之后是可以的。
庞义成:在园区、城区,比如我站在停车场出口,发个指令,它就开过来到停车场出口接我。2027年的时候,应该是可以的。
董志华:应该是可以的。
庞义成:非常感谢董总的分享,他作为研发人员,对场景的实现路径和法规环境更了解,我复述一下,2027年这时候也许我们有机会见证两个画面,第一个画面是城区L3在部分场景内的打开,其中一个最性感的画面就是刚才描述的那一段,不光你可以脱手,还可以看看手机,打打电话,但这不是最性感的,最性感的是站在你家门口,你家地面路边,它从你家地库自动开上来接你。或者下雨天你到某个地方,发个指令它自己去找,自己停下去,这是很性感的一件事。
董志华:这是完全能实现的。
庞义成:第二个画面,到2027年上海车展,也许车可以跟你在舱外做一些交互,你可以跟它说说话,它可以跟你做回应,车能能理解你、更懂你,比如它能看到你今天好像不太开心,不太开心的时候它会给你做出一些试图让你开心的反应,比如给你放你想听的歌,或者给你来一些你喜欢的音乐,甚至给你拨通某个特别关心你的人的电话,这都不是最重要的,可能它能跟你互诉衷肠,这是非常性感的一件事,尤其是对于很多城市中奋斗的精英们,其实他们内心很孤独,需要这种非常细腻的了解和触碰。
董志华:其实中年男性普遍压力都大,每天下班后有人互诉一下衷肠,当然太太是很重要的,除了太太之外如果汽车能交流,也是非常棒的事。
庞义成:感谢董总开的脑洞,大家记住一下2027年是否能实现,谢谢董总今天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