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2020两会 | 保底线、稳基盘,汽车业争做优等生

浅夏五月,万物蓬勃。

这是一次特殊背景下召开的全国两会,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引发全球经济动荡,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并进入常态化,社会经济逐步复苏,但薄弱环节尚存;这是一次具有特殊意义的全国两会,除了疫情的偶发因素外,今年还是既定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的决战之年。


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开幕。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这份不同以往的政府工作报告,释放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重要信号。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无论是稳就业、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还是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都与汽车业息息相关。那么,汽车业将如何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精神,担当起“保底线”的“主心骨”,挑起“稳基盘”的大梁?

减税降费与金融支持 为市场主体减负赋能

加大减税降费与金融支持力度,成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核心亮点。报告中明确提出,今年将新增减税降费约5000亿元,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

去年,制造业增值税税率下调3%,汽车行业受益其中。今年,政府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其中免征公共交通运输服务增值税等举措,将使汽车行业继续直接或间接获益。事实上,今年以来,为缓解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市场波动,新一轮减税降费政策的相继落地已再次惠及汽车行业。如将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2年等。

今年,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和全国人大代表、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联名提出的车辆购置税改为中央地方共享税和消费税征收从生产环节后移至销售环节的建议引发热议。建议中提到,在近两年车市整体下行及疫情压力下,为促进汽车消费,中央多次提及放宽限购,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各地政府的积极性却冷热不均,其中汽车行业税收制度成为地方提振汽车消费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重要障碍。全国政协委员、海马集团董事长景柱建议,精准降低制造业税费负担,包括简并增值税税率,逐步下调一般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取消对普通汽车征收消费税等。不可否认,税权的科学转移和下放,在进一步激活和挖掘市场潜力的同时,也将有效缓解和改善因税制不合理而引发的行业乱象。

除了减税之外,一系列降费和金融支持举措也将为“后疫情”时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实实在在地减负减压。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其中包括降低工商业电价5%政策延长到今年年底,同时强化对稳企业的金融支持。“组合拳”式的降费和金融支持措施,普惠制造业、聚焦中小微企业,这将为汽车整车制造企业、零部件生产企业、流通环节的销售服务企业等全产业链参与者减压。在缓解企业资金压力的同时,稳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工作也将稳步推进。

改革创新与制造业升级 力促汽车业打造竞争新优势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另一个创新点是,并未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当前,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为了稳住经济基本盘,根据实际情况,淡化GDP目标,目的是集中精力落实“六稳”“六保”,实事求是地以保促稳、稳中求进。

在“不以GDP论成败”的基调下,政府正用改革开放的办法,稳就业、保民生、促消费,拉动市场、稳定增长,这成为今年政府工作的主旋律。与此同时,还要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智能制造;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同样步入转型升级攻坚期的中国汽车产业,也将在这样的背景下迎来机遇。不可否认,疫情之下,全球制造业的增速都在回落,但智能制造领域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某种角度看,疫情加速了汽车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升级的步伐。在全面推进“互联网+”的过程中,客观上将加速产业实现转型升级,汽车全产业链抗风险能力也将更强。

“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成为政府工作报告中惟一一处直接提及汽车的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将新能源汽车与今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新基建”一同提及,也明确了未来新能源汽车可持续推广的方向:即在加强“新基建”的背景下,以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充电桩的方式,解决新能源汽车行业痛点,补齐制约新能源汽车普及短板,使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水到渠成。由此可见,未来,多元化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模式将应运而生。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多家头部企业已经纷纷介入充电领域,一个从基础和源头,打造有利于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的良性循环正在形成。

事实上,“新基建”与汽车,也成为代表、委员们关心的话题。全国政协委员、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提出以车为“新基建”建设智慧城市、发展新能源汽车产融结合新模式的建议。他认为,应把汽车产业打造成现代智慧城市的新型基础设施,成为智能城市的AI细胞。

关于国企改革,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了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今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第一年,未来三年,国企改革将更加触及核心、迈向纵深。未来,加速兼并重组以及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市场化机制,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无疑将成为汽车行业国企改革的重头戏。同时,在深化“放管服”改革层面,汽车行业继续落实简政放权仍然有很大空间。

推进开放与稳住外资 锻造汽车产业链抗压韧性

尽管受疫情影响,全球及中国经济产生波动,但中国开启的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并未停滞。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营造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外资股比分段放开、合资企业股比调整率先出炉、外资企业独资建厂……汽车业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实践中扮演着“排头兵”的角色。作为“六稳”“六保”的重要内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出,不仅要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更要在开放的同时稳住外资、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事实上,受疫情影响,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也在发生动荡,对中国汽车产业而言,在保持利用外资综合优势不变的前提下,更要对“中国式全球化”产业链、供应链存在的问题客观审视、冷静应对,锻造出真正具备抗压韧性的中国汽车产业链、供应链。

在积极利用外资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幅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这意味着汽车行业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目前传统燃油乘用车投资项目仍在负面清单之列,未来是否在缩减之列?一旦进入缩减范畴,将如何应对外资股比全面放开所带来的影响,汽车业要做好充分准备。

民生导向与提振消费 精准挖掘汽车市场潜力

关于提振消费,政府工作报告释放了明确信号:与扩大投资有效结合、相互促进推动消费回升。这也意味着,“后疫情”时代,通过扩大投资推动消费回升,通过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是政府提振消费的核心逻辑。

尽管在提振消费中并未直接提及汽车,但在拓展农村消费方面,农村市场的潜力如何通过精准开发继续释放,也在考验汽车行业。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表示,政府工作报告直接、具体谈到汽车产业的内容并不多,但很多内容其实都和汽车产业息息相关,如何稳就业、保民生,如何激发市场活力、提振消费,政府工作报告描绘了一幅属于中国的规划蓝图。在这其中,中国汽车产业要在新挑战和新机遇面前,坚持创新驱动,做高质量发展的“优等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表示,在疫情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对汽车市场和消费需要理性判断。“从当前我国汽车市场发展所处的阶段来看,尽管增速从中高速转向中低速,但我认为,未来5~10年仍有2%~3%的潜在增长率,总量增长和结构调整上,都有较大的潜力可挖。今年突然暴发的疫情,确实打乱了市场节奏,但这种外部冲击对消费本身的直接影响是短期的,后续发展要看疫情持续时间和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因此,对于扩大汽车消费、促进产业发展而言,在当前的格局和条件下,我们有潜力但需要精准挖掘,有需求但也需要精准激发,有动力更需要强化。”他说。

来源:中国汽车报

本文地址: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相关内容
全部评论·0
暂无评论
我要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