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郭孔辉:政府应给低端电动汽车“准生证”

  上海滩全球车界风云际会,五十位精英谏言行业发展。2011年4月上海车展之际,中国汽车50人论坛特别策划了以”转型与蜕变”为主题的上海沙龙,围绕”转型与蜕变”这一产业背景以及上海车展,畅聊合资自主、剖析产业增速与汽车社会病、反思日本震后全球零部件供应链、解读新能源汽车如何理性发展等当下热门话题,为产业发展献计建言。以下是作者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汽车50人论坛委员郭孔辉的对话实录。

  电池不是电动汽车发展的唯一瓶颈

  主持人: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又是中国汽车行业的顶级权威专家,您一直以来都在为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进程不遗余力地付出着自己的热情,赢得了业界的尊敬。那么,您如何看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郭孔辉:新能源汽车,或者说就是电动汽车的发展,我认为简单来说应该是”市场引导,低端切入,以小促大、多层次发展”,进一步讲就是”市场引导、扬长避短、低端切入、以低带高、以小促大、零部件攻关、多层次发展。”

  主持人:电动汽车的发展如何以市场需求为依据,制定发展策略和思路?

  郭孔辉:关于这个问题,特别是一些产业和交通管理部门,很多意见不一致,很多地方一直在封杀小型电动汽车,为什么?因为它给交通管理带来不便。政府部门封杀了电动车,问老百姓赞成不赞成,调查的结果70%左右的老百姓不赞成。

  目前,我国在电动车发展上的现状是,”市场有需求的电动车政府不允许;政府鼓励的电动汽车市场不欢迎”,市场和政府是满拧的,这不是很正常,中国市场广阔,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存在着多层次的需求,不能光是一种高端电动车模式。虽然政府鼓励,但高端电动车价格太贵、使用不太方便、充电也不太方便,问题还比较多。目前需求量最大的、发展战略最小的是低端的,让最具有发展活力的部分先发展起来来带动关键技术、促进高端的发展,这个是行业比较自然的做法。

  主持人: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的瓶颈在哪里?

  电动汽车发展的瓶颈之一是电池,但我觉得这只是技术上的瓶颈,或者说是生产力上的,但绝对不是唯一的瓶颈。其次除了技术瓶颈之外还存在着更强大的非技术瓶颈,可以批量出口发达国家的电动汽车产品,在自己的国家却没有生产的权利,能够生产出发达国家电动汽车产品用的企业,在自己国家却拿不到生产的支持。缺乏龙头产业链难以生长,只有大量电动汽车的产生才能带动产业链发展。

  低端不等于低技术 小型高效电动车是历史机遇

  主持人:您一直主张电动汽车发展应该从低端切入,这里的低端,是技术上的低端吗?低端是不是意味着产品的档次低?

  郭孔辉:低端切入是个战略问题,不是一个小的技术问题。低端不等于低技术,低端不等于不向高端发展,低端是适应市场、广阔的农村现在是最大的市场。低端是扬长避短,低端是循序渐进、按照规律科学发展。今天的低端就是明天的高端。

  小型高效电动汽车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小型电动汽车市场需求大、百姓买得起、政府贴得起。小型电动车售价好的五六万,稍微简单一点的不到三万块,小型纯电动汽车运行成本为同级别燃油汽车的四分之一,甚至更低、包括电池的折旧,技术上可以支撑。

  而关于小型电动汽车的研发,我国有比较好的积累、强大的国际竞争力。说到竞争力很明显,我们的小型电动车现在已经成批量出口,好多企业能出口,为什么?因为我们的优势明显,国外的大企业、大集团很难和我们竞争,我们的性能、价格、优势非常明显。

  低速不一定是低技术、续驶里程短的更加节能。推广高品质的小型电动车是大量代替燃油汽车实现低能耗、低污染交通的主要情况。但是当前我国能源汽车战略着眼于发展中高端新能源汽车,主要面向大中城市的电动汽车,我们首先讨论新能源项目除了电动汽车还要不要研究,后来说我们暂时认可这么说新能源汽车,当它是电动车,我们研究新能源汽车就只谈电动车。”主要面向大中城市的电动汽车,由于购置成本偏高,城市充电设施滞后等原因很难推广”,郭孔辉表示,在山东浙江等地调研,率先在广阔的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占领低端市场,大规模发展低速纯电动汽车,无论从消费市场的成熟度、使用的边界、适用性和污染的可控性等方面,已经具备发展条件。

  小型电动汽车的准入条件不一定要追求高指标,要实事求是、要符合发展需要,发展是硬道理,不要以过高的门槛阻碍新兴产业的诞生。电动汽车研究投入强度可以是高技术、高投入,但是产业发展的顺序可能往往要调过来,要追求效率,要面向市场,补贴政策不可以误导,现在鼓励多装电池,而且是铅酸电池。针对目前市场上需求的不同定位,主要是指最高车速续驶里程应该由市场来定。电动汽车的标准要有所不同,要尽快出台不同层次的电动汽车,加以科学管理,支持市场广阔的小型低速电动汽车。不宜以高指标克制,又有利于新兴产业发展的产品诞生。适当降低电动汽车企业生产门槛,不宜以高指标遏制有资质的企业发展。

  小型电动车规模化必然拉动关键技术产业化

  主持人:您觉得哪一种电动汽车最具有生命力?

  郭孔辉:电动大客国家一直在支持,而且也没有限制电动大客的发展,可以很自然的发展,而且还可以给予补贴,我们也觉得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公交车也必须发展,但是产业化的主力军我认为还是受压制的小型电动车。

  为什么骨干企业对低端电动车不感兴趣?低端电动汽车门槛比较低,不适合骨干企业。骨干企业做它没有优势、没有效率,干不过小企业,小企业比较灵活,企业往往觉得门不当、户不对。

  谁是电动汽车产业化的主力军?我们觉得还是低端的小型电动车。现阶段电动汽车产业化主要依靠什么?最有潜力的最有生命力的是小型纯电动汽车,这是主要的发展主力。但是现在国家没让你发展、不允许你发展,如果允许发展会发展得很快。

  主持人:正如您所说的,我国新能源汽车能否迅速产业化,要看我们走什么路,靠市场需求拉动、靠小型电动汽车的低成本优势产生效率、带动零部件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小型电动汽车的规模化必然拉动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技术的产业化。

  郭孔辉:关于新能源汽车,合适的有两条路径:一条是”市场引导、扶小带大、低端切入、多层发展”。另外一条是”管制主导、指标为先、坚持高端、步履艰难”。这两条路哪一条更符合现在的科学发展观?我们觉得应该是前一条。机遇难得,切末错过,低端切入,一手抓零部件技术突破、一手抓清除发展障碍。发展电动汽车的瓶颈在哪里?电池瓶颈如何突破?技术瓶颈、生产力瓶颈固然重要,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障碍是现在的主要问题。

  最后,我想呼吁的就是,让市场需要的小型电动汽车尽快获得准生证,让能造出高质量、适应市场电动汽车的企业尽快获得入门资格证,解决了这两个障碍,电动汽车产业包括电池、电机、电控就会如脱笼之鸟、迅速发展。

  ( 编辑/李艳娇 )

来源:盖世汽车网

作者:综合报道

本文地址: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相关内容
全部评论·0
暂无评论
我要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