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发力新能源汽车亟需跨越“三重门”
在上月闭幕的上海车展上,新能源汽车一如既往地成为最大亮点,尤其是自主品牌的新能源研发开始集体发力。本届车展上展出的23款纯电动车、10余款混合动力车中,自主品牌占半数以上,并在技术、设计、商业化方面与国际品牌分庭抗礼,很多自主汽车厂商还明确地提出了未来五年乃至十年的新能源汽车开发计划。
不难看出,从企业到政府,大力发展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普遍共识。自主品牌要想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所作为,就必须在技术发展路径、核心技术的掌握、量产经验三方面取得实质进展。否则,难免重回我国汽车工业”以市场换技术”的老路。
全面的技术储备和发展路径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研发格局,基本由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与燃料电池汽车组成。尽管纯电动汽车呼声很够,且能够享受高额补贴,但目前还处于技术展示的阶段,现在断言电动车技术更适合中国市场还为时过早。所以,自主品牌如果押宝在单一的技术路径上,无疑存在很大的风险,反过来如果技术投入过于分散,则会增大企业的负担,更难以深入。这就必然要求自主品牌形成有重点、多层次的技术储备和发展路径规划。
在新能源发展上,长安汽车发展线路清晰明确,制定了”宽领域、大纵深、多路径”的发展方针,采取了包括混合动力、纯电动、PLUG-IN、燃料电池等多种技术路线在内的发展模式,并将重点放在混合动力及纯电动技术上,同时将新能源车的范畴拓展至商用车领域。在混合动力技术领域,长安汽车现已完全掌握中度混合动力的关键技术及控制策略,已突破重度混合动力技术难关,并且在2011年,下线了国内微车领域唯一的一款混合动力产品————长安金牛星混合动力汽车。在纯电动技术方面,长安汽车也选择了适合自己的重要着眼点,按照从微型纯电动车到中级纯电动车的开发和推广顺序进行。除了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技术,长安汽车在氢燃料研发、CH4燃料汽车的研发方面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突破,其中,多个项目处于国内领先地位。长安汽车的多路径发展和多技术储备的方式则为其他自主品牌的新能源发展树立了榜样。
自主研发核心技术
本届上海车展上,拥有自主研发技术的新能源汽车并不在少数,有的甚至突破了关键技术的难关与瓶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长安CLOVER纯电动技术概念车为例,一般电动车存在电池容量有限、续航能力有限,电池过重影响车辆性能发挥的技术难关。而长安CLOVER采用全新开发的永磁同步电机,具有扭矩大、转速高、效率高、体积小、发热量小等特点,攻克了纯电动技术中动力不足、体积大、发热高等技术瓶颈。CLOVER集中体现了长安汽车在新能源技术创新研发上的成果,也代表了自主品牌由”系统集成”向”自主研发”模式的转变。
为了突破外资品牌的技术壁垒和标准封锁,长安汽车于2008年11月投入巨资建成了混合动力试验室、环境仓、电池实验室,以满足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试验、试制需要,2009年6月成立了中国第一家新能源汽车公司————长安汽车新能源汽车公司,并培养了一支包括海归专家在内的300余人的新能源汽车研发核心人才队伍。如今,经过十年艰辛探索,长安汽车在混合动力领域已经拥有整车系统集成和匹配标定、CAN通信协议优化、安全控制策略设计、诊断系统开发等混合动力轿车的关键核心技术,获得专利技术70余项,并能实现混合动力汽车与传统汽车的混线生产;在纯电动汽车领域,不断突破电机、电池、控制系统等技术难题,并自主掌握了纯电动汽车系统集成技术及电机、电池核心零部件技术管理能力。
培育市场,积累量产经验
据统计,2010年国内市场新能源汽车销量大约2万辆左右,而根据未来规划,2015年全国将实现销售新能源汽车50万辆,2020年销售500万辆。所以,新能源发展要想进入产业化阶段,就必须率先实现量产,并教育引导消费市场。
自国内第一款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上市后,长安汽车瞄准政府机关,广泛开展示范运行,充分利用政府和重大事件不遗余力的形象推广,让更多消费者了解了新能源技术和车型,为今后拓展市场积累了良好口碑。2008年,长安杰勋混合动力车在成功服务北京奥运,获运行金奖之后,又启动”十城千辆示范运行工程”;2009年,10辆长安混合动力轿车开进”中南海”,成为国务院机关事务局唯一指定示范运行车辆;2011年,105辆长安混合动力轿车正式交付南昌市政府示范使用……长安汽车用一连串的”示范”和”第一”彰显了它在新能源领域的领先地位。
根据其新能源”十年三步走”的长期规划,到2012年长安汽车将实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销售占有率(长安)达到20%;2015年实现综合实力基本达到国内一流,国际先进;2020年形成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销售占有率(长安)达到30%,超过100万辆。
正是由于包括长安汽车在内的一大批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共同努力,才形成了今天集体发力的可喜局面。不过,未来自主品牌要想与世界汽车巨头争雄,只有突破以上几方面的瓶颈,才能全面提升企业在此领域的综合实力,才能肩负起新能源汽车产业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历史重任。
( 编辑/刘文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