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第三周新势力榜:小米大涨39%,小鹏、极氪下滑16%
5月第三周(5.12-5.18),中国乘用车总量为39万辆,环比下滑13.93%,新能源车销量21.8万辆,环比下滑3.5%,新能源车渗透率达55.88%。
在TOP15新势力榜中,理想周销量环比上涨12%,连续3个月稳居新势力榜首位,紧随其后的是零跑和问问界。前三甲的排名与5月第二周榜单保持一致。
值得注意得是,在经历周销量连续三周下滑后,5月第三周小米销量迎来爆发,环比大涨39%,再次超越小鹏位居第四。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鹏、极氪、极狐、零跑、深蓝、阿维塔、乐道、智界周销量环比均出现下滑,其中小鹏、极氪和极狐的周销量环比降幅较大,达16%。
▍小米、理想大涨
在第二周销量短暂下滑后,5月第三周理想销量环比大涨超12%,达到0.92万辆,已经连续3周稳居新势力周榜销量冠军。
理想稳居冠军的底气来自于,2025款理想L系列于5月8日的全新升级上市,虽然售价没有变化,但外观、内饰、配置、智驾等方面均有提升,可以说是加量不加价。
此外,老款车型在清库存阶段提供的3年免息政策依旧得以延续,除了理想L9享受定金5000元抵扣1.5万元的优惠政策之外,理想L6、L7、L8三款车型均享受定金5000抵扣1万元的购车优惠。
在连续三周销量下滑后,5月第三周小米销量环比大涨38.5%,再次超越小鹏位居第四。
日前有汽车博主爆料称,小米SU7累计锁单量已达约43万台,其中2025年的锁单量约为18万台。截至目前,小米SU7已交付约22万台,这意味着理论上还有大约21万台订单等待交付。
尽管小米正处于舆论危机的旋涡中,但凭借21万台订单的基底,其销量仍将稳步向前。何况,旗下备受瞩目的首款SUV车型即将发布,相信小米的销量将持续向好。
2025年4月,小米SU7的交付量超过了28000台。小米汽车表示,目前产能提升进展顺利,并有信心在今年内完成35万台的全年交付目标。
▍小鹏、极氪下滑超15%
在第二周销量环比上涨23%后,5月第三周小鹏销量环比下滑15.9%,排名下滑一位至第五。小鹏销量的下滑我们猜测是M03、小鹏P7+、G6等主力车型销量下滑导致。
小鹏也发布了部分车型的购车权益,如:在2025年5月6日至2025年5月31日选购小鹏P7+的用户,可享5000元选装基金、全系可享0首付、至高25000元置换补贴以及1500度电卡等。
但相对于理想、蔚来5月的购车权益,小鹏的这点优惠只能算是九牛一毛。
极氪周销量环比下滑超16%,一直徘徊在第7、8名左右。进入2024年后的极氪,销量一直不温不火,目前极氪回归吉利体系,未来或许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同时,极氪中型 MPV 极氪 MIX 和中型 SUV 极氪 7X也推出了5月限时优惠政策。其中,在5月前支付定金5000元购买MIX的用户,可享价值46700元的购车权益。
▍大定累计破12万,问界周销量却在7500辆徘徊
5月20日,鸿蒙智行又发战报称旗下问界M8上市34天,大定突破8万辆,一举创下鸿蒙智行单车型同期大定纪录。同时,旗下2025款问界M9上市仅27天,累计大定4万辆。
但再来看看问界终端销量,5月第三周问界销量为7500辆(M9 4060辆,M8 1400辆,M5 1080辆,M7 950辆),与第二周持平。
有不少人会有疑问,M8和M9叠加大定订单已经12万辆了,为什么问界销量一直上不去?我们分析可能的原因是,产能问题。
有消息称问界M8的轮毂供应商出现问题,导致零部件供应不足,影响了生产进度。而且赛力斯在关键零部件供应链管理上似乎缺乏应急预案,面对供应商问题未能有效应对。
此外,有报道称,赛力斯第三超级工厂官方宣称全产能为3.3万辆/月,但当前M8与M9两款车型合计实际月产能仅6000余辆,产能利用率不足20%。同时,M8 在人力、设备等生产要素储备上未见有效提前布局,如工人培训不足,导致产线效率低下。
无论如何,当前面临的问题终将随着时间推移逐步解决。我们愿意相信,问界大定破12万辆的数据背后,是市场对其产品力的真实认可。随着产能优化与供应链完善,问界的销量势必将迎来持续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