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银河A7周销量超越问界M8,海鸥跌落前十

8月第二周(8.11-8.17)汽车市场呈上涨态势。

银河A7、小米YU7、元UP、宏光MINIEV、Model 3、博越L、星越L、海狮06周销量环比实现超20%的大涨。尤其是银河A7周销量环比实现翻倍暴涨,超越问界M8,跃升至榜单第14,成为今年新晋超级“黑马”。

比亚迪旗下爆款车没有一款进入前三。其中曾经连续位居首位的海鸥,如今已经跌落前十,甚至宋PLUS已经跌落TOP20。

新晋“黑马”银河A7超越问界M8,小米YU7首上榜

image.png

在TOP20车型榜中,新能源车表现亮眼,共有 13 款车型入围,且6款车来自比亚迪。

星愿延续强势表现,周销量再次突破 1 万辆,已连续 7 周稳居榜首;宏光 MINIEV 同样势头迅猛,周销量突破 1 万辆,环比大涨 23.2%,创下今年以来的销量新高,重新回归亚军位置。

位列第三的特斯拉 Model Y,是榜单中唯一周销量下滑的车型。不过,随着 Model Y L 的正式上市,业内预计其销量将快速回升。

曾长期垄断榜单前三的比亚迪车型,此次均跌出前三名。其中,秦 PLUS、海豹 06、秦 L 分别位列第四、第五、第六;海鸥更是首次跌出前十,排在第 11 位;而曾蝉联榜首的宋 PLUS 则风光不再,已跌出 TOP20 榜单。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市的比亚迪海狮 06 表现抢眼,周销量环比大涨 26%,达到 0.58 万辆,创下历史新高,不仅超越海鸥等车型,还跃升至第七位;元 UP 同样势头迅猛,周销量环比增幅超 50%。

新上市车型中,8 月 8 日上市的银河 A7 攻势尤为猛烈,其起售价仅 8.18 万元,上周销量实现翻倍增长,达到 0.42 万辆,超越问界 M8,跻身第 14 位。

小米汽车方面,随着 YU7 产能持续爬坡,其周销量达 0.36 万辆,环比大涨 44%,首次进入榜单前 20;而其 “兄弟车型” SU7 则周销量环比大降超 16%,已跌出榜单。

燃油车领域,轩逸和朗逸周销量环比增幅均超 10%,稳稳占据前十席位;吉利旗下的博越 L 和星越 L 表现突出,周销量环比均大涨超 20%,位列前 15;大众旗下的途观 L、速腾、帕萨特三款车型则排在 15 名之外,RAV4 荣放更是跌出了前 20。

银河创新高逼近丰田,理想落榜

image.png

在TOP20 品牌榜中,头部阵营格局稳固,比亚迪、大众、丰田三大品牌持续稳居前三甲,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其中,大众品牌凭借丰富的产品矩阵占据优势,旗下在售车型数量多达 33 款,且有多款车型成为销量支柱 —— 朗逸、途观 L、速腾、帕萨特、迈腾、探岳这 6 款车型的周销量均突破 3000 辆,为品牌整体销量提供了坚实支撑。

丰田品牌虽在售车型数量(23 款)少于大众,但核心车型的销量表现同样亮眼。旗下 RAV4 荣放、锋兰达、凯美瑞、卡罗拉锐放四款车型,周销量均超过 3000 辆,凭借精准的产品定位和稳定的用户口碑,牢牢守住榜单前三的位置。

在头部品牌之后,银河品牌成为本周榜单的一大亮点。得益于银河 A7、星愿等主力车型的强势助力,银河品牌上周销量创下新高,达到 2.57 万辆,以 29% 的市场份额逼近丰田,成功稳居榜单第四位,展现出快速崛起的势头。

新势力品牌在本次榜单中的表现则呈现明显分化。特斯拉成为新势力中唯一跻身榜单前十的品牌,延续了其在高端新能源市场的领先地位;零跑品牌凭借 C 系列与 B 系列车型的持续发力,成功跻身前 15 名,成为新势力中的潜力选手。

而小鹏、问界、小米等品牌则未能进入前 15 名,在市场竞争中面临一定压力。值得注意的是,蔚来与理想两大新势力品牌此次均未能进入 TOP20 榜单,但两者的发展态势截然不同。

蔚来品牌正处于销量回升通道:一方面,乐道 L60 车型销量持续上升,为品牌销量注入稳定动力;另一方面,8 月 21 日开启预售的新款蔚来 ES8,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吸引了大量关注 —— 该车电池租用模式下的预售价仅 30.88 万元起,据蔚来汽车总裁秦力洪透露,新款 ES8 的订单量已超过同期乐道 L90,充分展现出 “爆款” 潜质,为品牌后续重返榜单奠定基础。

与之相反,理想品牌的销量则持续下滑。其旗下首款纯电 SUV 上市后,销量未达预期,此前已进行二次调价,最终单一售价定为 33.98 万元。如今面对蔚来新款 ES8 的 “低价冲击”,理想 i8 如何调整策略应对竞争,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此外,传统合资与豪华品牌中,别克及 BBA(宝马、奔驰、奥迪) 的表现同样值得关注。这些品牌本周周销量环比均实现大幅上涨,其中别克品牌涨幅尤为显著,周销量环比大涨 38%,排名上升至第 13 位,旗下主力车型昂科威 PLUS、君越的周销量也同步实现大幅增长,展现出传统品牌在市场调整中的灵活应变能力。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李艳娇

本文地址: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相关内容
全部评论·0
暂无评论
我要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