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荒”持续,地平线成乱世英雄?
5月25日的理想汽车发布会上,李想在整个演讲过程中,除了对车主发表了感谢的话语,其余的感谢都给了地平线。而原本默默无闻的地平线究竟凭什么从一个供货商走到幕前,让大家对它有了更多的关注。
“缺芯”严重,国产芯片补位上场
在闹出“芯荒”以后,因为芯片减产、停产的车企数不胜数。我国的汽车用芯片却主要依靠进口,进口率高达95%,且关键系统的芯片均被发达国家企业垄断,十分受制于人。
尽管供给不足,但芯片市场的需求却在不断增加。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完成销量2500万辆,根据中汽协预估,2021年汽车销量有望超过2600万辆,需求旺盛。另外,由于“新四化”的不断推进,单车所需芯片数量也在不断上涨。根据中汽协的介绍,预计2022年,中国传统燃油汽车的汽车芯片使用数量为每辆车934颗,中国新能源汽车平均芯片数量将高达1459颗。
芯片市场这块蛋糕还有很大一部分等待掠夺,“芯荒”加剧的情况下,国内汽车芯片企业也将迎来重要的机会,这其中走的最快的地平线无疑是瓜分蛋糕的热门选手。
作为近年来的新秀,从2015年成立至今,地平线用五年时间里就已成为全球继Mobileye、英伟达之后第三个实现前装量产的汽车AI芯片公司,同时也是中国唯一一家实现车规级人工智能芯片量产前装的企业,十分亮眼。
截止去年年底,地平线汽车智能芯片出货量已超过16万片。其中,作为长安UNI序列的首款产品,UNI-T的销量已经突破十万,消费者接受度颇高。当看到市场逐渐认可后,越来越多的车企也加入了进来,通过深度合作、联合研发、资本投入等多种途径与地平线捆绑在一起。其中包括了上汽、广汽、长安、东风、江汽、一汽、比亚迪、吉利、奇瑞、长城、理想等车企,基本上涵盖了造车新势力和主流传统车企。
而地平线的芯片也逐步被搭载上了更多的车型,除了前文提到的UNI-T,还有长安UNI-K、奇瑞蚂蚁、广汽埃安AION Y、广汽传祺GS4 PLUS、理想ONE、智己汽车、岚图Free、江淮思皓QX、上汽大通MAXUS MIFA概念车等车型,队伍不断壮大,在国内市场上已经得到了认可。
性能大battle,地平线担得起C位吗?
地平线的芯片能够快速的在国内市场铺开,主要得益于其性能的卓越,而和国际主流芯片相比,地平线芯片同样不落下风。
5月9日,地平线官方宣布,其第三代车规级产品,面向L4级自动辅助驾驶的征程5系列芯片,提前一次性流片成功并且顺利点亮。而征程5的发布,也是地平线的芯片在自动驾驶方面追赶甚至超越国外芯片企业的一个机会。
目前,真正进入大规模量产车市场的自动驾驶芯片也就三家,分别是英伟达、Mobileye及特斯拉,征程5的性能和他们三家企业目前的当家产品相比,丝毫不落下风。
自动驾驶芯片核心性能主要看算力和能效比。其中算力单位主要用来区别自动驾驶的等级。通常,业内认为实现L2级自动辅助驾驶需要的算力在10TOPS以下,L3级需要30-60TOPS,L4级需要超过300TOPS,L5级需要超过1000TOPS甚至4000+TOPS。而能效比越高,意味着芯片的功耗将会越低,芯片的运行也会更稳定。
根据地平线公布的数据,征程5系列芯片算力为96TOPS,功耗为20W,能效比4.8TOPS/W。而特斯拉目前主要是采用在2019年发布的FSD(完全自动驾驶能力)芯片,其单颗算力72TOPS,功耗36W,能效比为2TOPS/W。英伟达的主要产品,是2017年推出的12nm自动驾驶芯片Xavier,算力为30TOPS,功耗为30W。Mobileye当前主流产品是Eye Q4,算力只有2.5TOPS,功耗为3W。此外,Mobileye还有自动驾驶芯片Eye Q5,高算力版算力为24TOPS,功耗为10W。
和三大厂家的当家芯片对比,地平线征程5的算力属于最高水准,但功耗依然位居第二,两者综合,征程5的性能或能够到领先的位置。而地平线在2024年计划实行量产的征程6算力水平将达到400TOPS,将采用7nm制程工艺,成功赶超英伟达的Orin芯片。
但地平线和国内外汽车芯片仍有差距,其创始人表示还是生产制造环节,国内芯片的生产制造依赖于代工生产,并没完全掌握核心技术,国产制造的工艺方面仍需要朝着更精细的纳米制程演进,将晶圆做成芯片时要有足够低的缺陷率,这些方面还有比较长的路要走。
最后:
在中国芯片市占率不到5%的情况下,地平线“白手起家”,不仅产品在国内已经收到了数十家车企的认可,其性能在国际上依旧抗打。而目前在缺芯持续的情况下,迅速崛起的它更是被寄希望成为下一家“宁德时代”。尽管和国外巨鳄相比,在国际影响力还尚低,但如若将国内的蛋糕悉数吞下,地平线成为芯片界的宁德时代不无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