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争议后,理想周销量榜单如期更新
更深刻了解汽车产业变革
出品: 电动星球News
作者:inkkk
又是一个周二,理想如期发布上周中国市场新势力品牌销量榜。
按理来说,这已是惯例,毫无新奇。
但社交网络上出现了这样的声音:这周还会不会有周销量报告?
前有小鹏高管质疑,后有大 V @理记 连发数十条微博跟进质疑。本周,很多网友的关注点已经不是各家销量如何,而是理想会不会继续发周销量榜单。
直到理想真正发榜之前,理想会不会如期发布榜单都是热点话题。汽车博主 @芝能-烟烟 在微博发起相关投票,有超 600 人参与。
其中,近八成网友都选择了「会」,也与今日理想最终的选择不谋而合。
先来看看争议,不少人把 7 月 11 日理想发布的榜单,视为这一轮争议的引爆点。
当时,理想公布上周周榜单,数据显示,小鹏汽车周销量为 0.12 万辆,位列榜单第八。
当天,小鹏汽车产品营销总经理黄泓霖在朋友圈发文质疑,「请大家关注官方消息,路边社确实不太可靠」,并在评论区明确表示,其中关于小鹏的信息都是假的。
随后,小鹏汽车自动驾驶产品高级总监刘毅林将这条朋友圈截图发在微博,并配文,「朗朗乾坤,无奇不有」。
他在回复网友让其发数据的评论时直言,「我们不需要每天、每周公布销量来炒作。」
小鹏两位高管接连表态,也是理想周榜单首次直接遭相关车企质疑,而非普通网友或 KOL。
争议上升到车企层面,热度也水涨船高,博主@ CH-陈函 发博表示,香港无线新闻台报道了相关事件,且「据说翡翠台也报道了」。
周榜单数据真假遭质疑,理想也再次被卷入舆论漩涡。
理想汽车并未公开回应,但向相关媒体表示,其数据的获取合法合规,但不方便对外透露。
理想表示,「我们向社会公众公布的数据来源于汽车行业通用的数据渠道。基于我们与数据提供方的合同约定,不便对外透露,但我司关于数据来源,此前已向有关部门进行过说明。」
回应给了,但有人却并不买账。
7 月 16 日,大V @理记 在微博发布一篇「请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的长文,开篇表明对象,「致理想汽车」。
在这篇长文中,理记将这份周销量榜单称为「全栈自研的周销量榜单」,对数据来源及合法性提出质疑,称周榜单涉嫌误导消费者。
用他自己的话来总结,理记认为,「理想汽车在利用非法获取的信息,非授权发布,以虚假或引人误解的方式误导消费者,从而实现不当得利,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环境。」
随后,他还 @ 理想汽车法务部,要求公开对线。而无论还是理想汽车,还是理想汽车法务部,截至目前,都未回应。
理记高强度发博,在之后短短两三天原创并转发回复相关微博过十条,包括「消失的埃安」和「理想还会不会在本周二继续发全栈自研周榜单」等话题,以至上周榜单已过去整整七天,而此事的热度却仍未下降。
但这并不是理想周榜单首次面对质疑,实际上,自诞生初期,这份榜单就饱受争议。
今年 3 月 29 日,理想汽车发布了第一份以周为单位的新势力品牌上险量榜单。以往车企的销量统计都是以月为单位,这份榜单也被认为是「卷出了新高度」。
卷归卷,这份榜单的上榜品牌很快就引起了争议。譬如该如何定义新势力品牌,又如何定义豪华品牌?
这其中,质疑埃安为何不在新势力榜的声量最大。
我们人工数了下,加上今日数据,理想累计发布了 14 次榜单,在这 14 份榜单中,理想始终居于新势力榜榜首。
今年以来,理想汽车的交付量也确实亮眼,连续三个月超 2 万辆,并于上月成功突破 3 万大关。
但于此同时,2020 年起正式独立运营的埃安已连续四个月实现月销超 4 万辆,一旦埃安加入榜单,榜首将随之易主。
理想汽车一直未曾回应埃安问题,而其 CEO 李想又在微博将友商销量称为「仨瓜两枣」,有网友将周销量榜单做成瓜枣榜,以几瓜几枣来计算销量。
此外,车企的交付数据以何为准也是一个问题,是卖给经销商还是交付到消费者?
在最初发布的三周,理想周榜单名称也是变来变去,从「中国市场新势力品牌上险榜」,到「中国市场新势力品牌终端零售数据」,再到后来我们所熟知的「中国市场新势力品牌销」。
对比三张图,不难发现,初版榜单表明数据来源为中汽数据终端零售数据,而终版则无数据来源信息,这也为最近的争议埋下隐患。
终版确定不久后,理想汽车就断更了,4 月 24 日-5 月 14 日三周期间,理想都没有发布周榜单。
5 月 15 日,李想发博表示,因被同行投诉举报,从上周开始暂时不能发布真实的上险量数据。
随后,5 月 23 日,理想正常发布了上周(即 5 月 15 日-5 月 21 日)数据及榜单,此后,该榜单一直在每周二下午正常更新,直到今日。
榜单如期发了,但争议还未有结论。
面对理记的连串质疑,理想会回应吗?还是会置之不理,任舆论平息?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