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车企大佬纷纷下场搞流量,流量比造车更重要?这事你觉得呢

最近,车企是非常热闹,车企的大佬都想方设法自己出来打造IP,自己出来带货。比如尤其是雷总,造了小米SU7,雷总出来之后,长城的魏总,也立马就互动起来了。

当然了,也有一些比较低调的大佬,比如说吉利的李书福,李总就一直没有跑到这个前台来。包括比亚迪的王总,也是发布会的露个脸,平时也不太怎么露脸。

给老板群体打了样

当然各家企业的风格和理念不一样,就连360的鸿祎大叔,也把车企的流量拿捏得死死的。当然,这对于咱们整个自主品牌来说,我觉得是个好事情

大家都努力宣传咱们的自主品牌,比如说鸿祎大叔,把他的迈巴赫直接把它卖了,然后上了一堆咱们自主品牌。从这个角度来说,它能带动一大批企业家,老板精英,更换咱们的自主品牌。

因为以前,这些高管也好,这些精英人士也好,他们觉得,我怎么说,至少迈巴赫,至少劳斯莱斯,才能配上我的身份。

现在你看连鸿祎大叔这个身份,怎么说,你要说看谁家这个钱多,他应该也是能排上号的对不对。

你钱还没他多,他都能换国产自主品牌,你说你有啥不可以,至少跟很多老板群体是打了个样了

至少你不会说,我开华为问界M9出去,人家说你是个杂牌子。我开个极氪009光辉出去,说这是杂牌子,你看鸿祎大叔人家这么大老板,他也用这个车。

车企大佬还有心思造车吗

但是,也有很多朋友提出质疑,说车圈大佬,都下来博流量,那么还有心思造车吗?

当然我觉得这个东西是两码事,车圈大佬你可以给自己的品牌做宣传,可以出来带货,这没有问题

当然带货的同时,你承载了更多的责任对不对,你自己都出来,带自己的货。那么你要是这个质量不行,干的不好,你不自己打自己脸吗?

当然对于那些不出来带货的,是不是就亏了呢,我觉得也不亏。因为汽车这个东西,它有它特殊的属性,它要跑上路,它涉及安全。

而且它是一个耐久型消费品,它不是像电子产品,像手机一样,我买回来,可能不到一年两年我就换了。

汽车怎么说,普通老百姓,就像咱们国人换车的频率,其实算是比较高了,基本上换车周期也得6年以上

对于汽车这个耐久品,这个消费品,你买车可能家里面,怎么说也得好几年的积蓄。对于普通家庭,可能是七八年,十年的积蓄,我才能换台稍微好一点的车。

所以,我会相对比较慎重,我也希望我的车,问题少,用得久,用车成本低对不对。对于不喜欢出来博流量的这些大佬们,可以好好把自己的车造好

比如像吉利、像比亚迪,包括奇瑞这些国产车企,咱们可以把自己的产品,好好打磨,好好造好。

虽然这个尹总,也是被逼无奈,也出来宣传自己的产品,但是我能够感觉到尹总,打骨子里还是一个偏理工的偏理性的。

就像奇瑞的精神一样,一直踏踏实实,把这个产品做好,把车子做好,干个30米高空跌落,180时速跑高环。

总结

所以,这些东西,其实我不论这个车圈大佬,你的流量有多大,流量大,如果产品没造好,最后的结果,就是被流量反噬,反倒得不偿失。

如果你踏踏实实,把自己的产品造好,把技术做好,产品耐用,价格亲民,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得到实惠。

所有的什么碑,都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个是永远错不了的,对不对?这样的车企,它才能活得久,才能走得远,才是正儿八经的国民车企。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阿喵汽车

本文地址: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相关内容
全部评论·0
暂无评论
我要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