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零跑要给5000名工程师拍大合照?
圣诞节这一天,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用自己的个人视频号发了一个小纪录片,谈的是为什么他们要在九周年之际,给零跑的 5000 位工程师拍一张大合照。
这张大合照,我在它家微信公众号上找到了截图。哪怕因为微信原因被压缩了,那些截图放大了看,上面每一位工程师的表情依然清晰可见——有人比了 V 、有人在笑着、也有人格外严肃。再夸张点,有些人的青春痘都都被拍了下来。
拿这事跟相熟的零跑朋友去打趣,他反问我,觉不觉得这张合照与这条纪录片,其实是零跑长跑九年的缩影?
他的这个反问,其实带着一点骄傲,还带着一点考校的意味。
当然,他有资本骄傲,也有考校的理由。
毕竟,零跑当下的月销已经突破四万、周交付也突破了一万,跻身新造车销量榜的前三,甚至开始了跟华为、理想的争夺。
按照朱江明在 12 月 24 日内部信中的说法,则是:「2024 是零跑丰收的一年,公司经营愈发稳健,现金流持续为正并向好发展,离盈利的目标越来越近,全年销量近 30 万台,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而从「不被看好」到跑到「领跑」的位置,业内也开始反复追问零跑到底做对了什么?
于是,过去这个周末,我重新去审视了那张合影与那条九分多钟的小视频,甚至更多,试图找到一些新的答案。
偶然必然
先说下看完照片和纪录片后的第一感觉——「斗志昂扬」!
是的,无论是合影中人的面貌,还是出现在记录片中的关键角色,很明显都是打了胜仗后才有的特质。
譬如,负责电池产品线的宋忆宁就在视频中斩钉截铁地说:「零跑走到现在的话,我认为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再譬如,负责 A 产品线的蒋峰就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并补刀了一句:「因为成功可以复制」。
而在听到这些话时,我突然想起了上面这张图。
在过去十年间,中国的这一轮新造车运动,数得出名字的新造车品牌几乎都在上面了(个别品牌有错),总计有 54 家。但及至今日,剩下的不超过 20 家,甚至真正还有生命力的不超过 15 家。
但如果将时间拉回到 2018、2019 年,让媒体、让大家去选谁会存活下来,谁又能跑到新造车的前三?
实事求是的说,选择零跑的,在当时一定是极少数的。
排在它前面的,除了高举着互联网造车,融到了大笔钱的蔚小理,还有传统汽车精英打造的威马、爱驰、拜腾、天际等等。
零跑当时很不起眼,很难!不起眼、很难到什么程度?
在大合照的纪录片中,最长的一段个人独白给了当时负责融资的敬华。
她回忆说,19、20 年整整两年,零跑是没有任何一笔资金进入的。那一年,负责公司融资的她,见了所有能见到的投资人(后来朱江明透露是 89 家),但是得到的答复都是 NO。
最刻骨铭心的一次,是她用了一个小时向投资人讲述公司的所有情况,结果投资人虽然很客气,但却表示他们不看整车。
时隔五年,在回忆当时情形时,敬华依然忍不住流泪,说当年她非常委屈,但还得表现得很轻松,说「现在的确大家不看好整车,但是我们在三电方面也很强。」
这也是为何,向来在媒体报道中自信满满的朱江明,这次也会在视频中哽咽,说回看 15 年照片时,他还真没什么白头发,而过去这 9 年确实艰辛,甚至沉默许久后,补充了一句:「只有自己知道」。
开船的人
那这样的艰辛,零跑到底是怎么度过的?
纪录片视频中,负责整车产品线的曹力给了一个答案:「开船的人没有放弃,你作为一个水手为什么要放弃?」
憨厚的负责电驱产品线的巫存甚至很直接:「我那时候坚信只要老板坚持,我们是没有问题的,因为我们知道老板有钱。」
朱江明在视频中也第一次透露,当时他们(股东们,主要是他和傅利泉)决定,三年之后如果没有融到资,就自己掏钱给大家发工资。
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当零跑发不出工资的时候,每个月如果钱不够,他和傅利泉两个人就按照比例把钱投进零跑。
这段故事,现在来看,当然是佳话,但在创业的逻辑里,其实有点说不通——因为,老板有钱固然非常重要,但却并不代表创业必然能成功。事实上,在这一轮新造车中,比零跑有钱的品牌有很多很多。
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去找更多的内容,结果发现三天后的星期六,也就是 12 月 28 日,零跑放出了一个新的视频:「杨澜对话朱江明,零跑九年新能源创业故事。」
在这场两人对话中,朱江明透露了两个关键:一个是零跑是如何做到好而不贵、物超所值产品的;另一个,则是他们在 2020 年就决定要做增程了。
底层逻辑
先说第一个。
朱江明是 CTO 出身,所以曾多次表态,表示零跑不擅长于讲故事,他也不是余承东,搞流量是搞不过的。他们始终只专注一件事:坚持全域自研,打造极致品价比的产品,也就是好而不贵,物超所值。
但是,「好而不贵」其实一件很难的事情,它取决于企业的整体效率、自研技术能力、供应链管理水平等等多方面因素。
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不贵」是要合理利润的,如果是负毛利,那就是无意义的价格战了。
而在跟杨澜的对话中,朱江明说出了自己的底层逻辑。
他认为电动汽车其实已经是电子产品了,而电子产品就要遵循摩尔定律,也即是 18 个月性能倍增。如果不做自研,用供应商的模块化产品,那么就很难平台化,很难快速迭代。
「只有自研、自己制造,才能真正做到好而不贵、物超所值。」
譬如,零跑的 C16。
在北京车展上,朱江明说 C16 是 20 万价格区间内的满配产品。而市场上缺这样的产品,不是别人看不到,而是很难做到。
「每一款产品的定价,我们几乎贴着成本,可能很多友商也贴着成本,但为什么零跑能做到成本结构比别人优?」
他自问自答说,因为全域自研,60% 左右核心零部件是零跑自研的, 同平台车型零部件通用率也达到 88%,「如果跟友商比,他们完全是负毛利,我们还有微利。」
又譬如,零跑最重要的自研关键技术之一 CTC 电池。
在纪录片中,负责 CTC 研发的宋忆宁回忆到,早在 2016 年零跑汽车刚刚成立时,朱江明就找他,拿诺基亚与苹果手机举例子,问能否做集成式的电池包,不要做可拆卸的。但那时,他们连可拆卸的都没做好,「怎么可能,想都不敢想。」
到 2018 年,朱江明又找他,宋忆宁说,他们就开始就大胆想,最终通过四年的时间,在 2022 年 4 月份发布了零跑的 CTC 电池包。
而光这一项自研技术,就让零跑多出了 1500 快到 2000 块的成本空间。
更快一步
再说第二个。
朱江明告诉杨澜,他们是在 2020 年 10 月的一次高管会议上,就决定要做增程的。
这一时间点,太令人吃惊了。
因为,当时理想 ONE 虽然已经取得不错的成绩,但增程路线是不是能走通,依然争议不休。甚至连欧洲人当时都跳出来,说增程是一个落后的技术。
直至 2023 年 1 月的海口车展,行业才开始广泛讨论:增程或者插混,是不是自主品牌又一个机会窗口?
而哪怕许多企业已经在 2022 年投入了研发资源,增程或者插混车型的批量上市,也要去到 2023 年的下半年。
但在 2023 年 3 月,零跑就已经推出了自己的首款增程动力车型 C11。
一年九个月后回看,这个时间点颇令人惊叹,因为它比行业推出产品的平均时间还快了三到六个月。
譬如,吉利银河的 L7,算是快的,但上市时间也去到了 2023 年的 5 月 31 日。
C11 快跑拿到的这三个月或者六个月,放到今天来看,意义极为重大。它让零跑赢得了三到六个月的窗口期,在 20 万价位赢得了「品价比」的消费者心智,进而才有了现在月销过四万。
「公司内部如果达成一致,就一定要坚决执行,而不是说我有什么想法,我有什么想法已经不重要了,因为给我的指令就是要干这个活,那我就干。」
负责 D 产品线的李维超,在纪录片视频中则这样描述了零跑的协作与敏捷。
从未离席
从跟杨澜的对话,回到零跑的大合照和记录片上。
我们数了下在纪录片中出现过的人头,大概有曹力、宋忆宁、巫存、周徐宁、周洪涛、郭大州、莫承锐、李维超、蒋峰、聂志福、孙剑峰、敬华、虞舒悦、陶峰、赵志定等等。
有些人是第一次见到,有些人则已经见过多次。
如果说「斗志昂扬」是我们对这条片子的第一印象,那么「成长」则是他们带给我们的第二印象。
为什么说是「成长」?
因为第一次见到的人暂且不论,那些曾经见过的零跑人,与他们第一次亮相时的「青涩」相比可谓是天壤之别。
回看零跑过去几年的重要发布会,除了朱江明和曹力两位主力演讲选手外,其他核心研发团队负责人——从宋忆宁、巫存到周徐宁、周洪涛等等,大致都是从 2023 年 1 月开启自己「舞台生涯」的。
而从最开始的离不开提词器和台本,甚至有点口吃和紧张,再到现在的信手拈来,娓娓道来,在纪录片中张扬着「自信」与「从容」。
这是成长,也是他们与零跑的双向奔赴。
需要补充的是,这样的「双向奔赴」或者说这样的稳定,其实在人来人往的「新造车浪潮」中非常罕见。
朱江明说,零跑的研发团队就是创始团队,零跑当下 6 大领域的技术团队带头人,都是在 15 年的时候加入零跑的。
在零跑官方放出对纪录片的解答视频中,则有这么一段旁白:
「在全域自研的路上,核心研发团队从未离席,每一款产品的背后,都是成百上千工程师的辛苦工作;他们正是零跑的底色。9 年时间,他们一直在幕后。这一次,让我们看清你们每个人的笑脸。」
所以,为什么零跑要给几千名工程师拍一张大合影?
因为是一起创造的骄傲、因为是对彼此同样的感谢,因为是对未来共同的期待。
最后问一个题:你觉得,跑进决赛圈的零跑,会否如朱江明所言,成为受人尊敬的世界级智能电动车企?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