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上海需求响应试点案例报告发布 专用桩和换电站模式更符合应用场景

6月3日,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与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China EV100) 举办线上报告发布会暨研讨会,探讨电动汽车与电网协同的路径和商业模式。

会上发布了《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的商业前景—上海市需求响应试点案例》报告。报告显示,电动汽车接入私桩的时段往往在傍晚至凌晨,更适合参与负荷填谷。相比之下,专用桩和换电站的调节灵活度较高。

专属加电.jpg

蔚来专属充电

该报告以2019年6月-12月上海电动汽车参与电力需求响应的试点活动数据为基础,选取了蔚来充换电平台上的运行数据,对私人充电桩、专用充电桩以及换电站参与需求响应的效果、前景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专用桩的需求响应参与度明显高于私桩,换电站的响应率三种充电设施中最高。

目前,上海全市充电桩数量超过28万个,车桩配比接近1:1,其中私人充电桩19万个,公共桩和专用桩分别为5万和4万个。蔚来汽车充电平台在上海安装了约3000个私桩。

响应日当日,实际参与响应的私桩数量为159个,占全部平台充电桩数量的比例为5.3%。价格激励对电动车主有较强引导效果。相比平日充电负荷,参与响应的159个私人充电桩在响应日填谷响应时段的平均充电负荷是平日该时段充电负荷的7.8倍,且平均充电量也远高于平日。也就是说,这些电动汽车车主在响应时段集中充电。对于电动汽车车主而言,在需求响应聚合商的充电桩投资成本固定和响应补偿单价确定的情况下,参与需求响应的频次决定了收益水平。当响应次数达到10次,参与需求响应的收益率达到27%。

而专用桩的需求响应参与度明显高于私桩。一方面,专用桩拥有与私桩相似的车辆接入时长优势。另一方面,专用桩比私桩更便于开展集中充电行为管控,其参与需求响应的可靠性也相对更高。在经济性方面,目前上海对削峰需求响应的补偿单价较高,约为填谷补偿的两倍。办公地专用桩具有较大削峰空间,其参与需求响应的经济性也相对较高。若年均响应次数达到10次则收益率接近50%。

在一定备用电池裕度下,换电站的响应率是三种充电设施中最高的。在经济性方面,鉴于换电站具有较强的充电时间管控能力,响应日当日提前通知量仅为30分钟,响应的补偿单价也达到6元,远高于一般预约需求响应的补偿水平。

报告指出,需求响应资源量方面,私桩和专用桩的规模潜力较大,应合理设计激励机制,加大对私桩和专用桩的资源潜力挖掘力度。虽然目前换电站调节能力较强,但随着车辆日常换电需求的增大,其日间参与需求响应的效果将取决于换电站备用电池数量和综合管控能力。

从上海试点情况看,充电运营商平台与虚拟电厂运管平台信息交互门槛高、响应量预测和动态调度能力待提升,以及各参与主体之间收益分享机制尚不明确等因素,影响了未来大规模电动汽车参与积极性。为进一步推动车网互动模式发展,报告建议,尽快明确电动汽车参与电力市场的准入条件,鼓励实施主体多元化。同时要逐步完善车网互动的市场机制,形成电网企业、电动汽车车主、充电运营商等多方主体共赢的商业模式。应加快推进车网互动能力建设,建立良好的监控计量软硬件环境,为车网互动的常态化、自动化、智能化提供技术保障。

报告还介绍了一些国外推动电动汽车负荷作为电力系统灵活性资源的案例,包括美国PG&E电力公司的电动汽车充电分时电价项目等。

报告认为,国外案例的模式是否可持续,决定因素在于市场机制是否透明运作,以及定价是否有科学依据。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王玉琴

本文地址: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相关内容
全部评论·1
暂无评论
我要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