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EV晨报 | 马斯克最新访谈勾勒AI与能源蓝图;宇树科技王兴兴提出下一个十年机器人将从工具变为生活伙伴;华为将发布AI突破性技术

要闻

马斯克最新访谈透露计划每年发射100吉瓦太阳能AI卫星;Grok5参数翻倍将碾压GPT-5;预测20年内把人类意识上传Optimus实现数字永生  

第一电动11月15日消息,马斯克在投资人罗恩・巴伦访谈中勾勒AI与能源宏大蓝图:计划每年发射100吉瓦太阳能AI卫星,为轨道数据中心提供低成本电力,并直言台积电、三星新厂五年建设周期“堪比永恒”,暗示将加速自有晶圆产能布局。Neuralink已植入逾10名患者,闭锁患者可接近正常语速沟通;Optimus机器人则被赋予“超人级精度”,未来可执行人类难以完成的高难度手术,助力消除贫困与医疗不平等。投资人罗恩・巴伦在访谈中透露,其个人资产的65%集中于马斯克旗下企业,这一投资策略已带来超过120亿美元的收益,并预计未来十年仍有五倍增长空间。

image.png

关于AI模型,他称Grok-4-Heavy仍是最聪明AI,Grok-5将拥有6万亿参数、规模翻倍,原定2025年底发布,现因资源与测试要求极高推迟至2026年,目标在各项指标全面领先竞品包括竞争对手的 GPT-5。此外,马斯克在特斯拉股东大会上提出“数字永生”路线图:不到20年内,Neuralink可捕捉人类心智快照并上传至Optimus机器人,从而实现某种形式的数字永生,但坦言复制精度无法达到100%,上传后的“你”将与今日自己存在差异。技术路径上,Neuralink负责创建包含记忆、思想与个性的高保真数字副本,Optimus则提供具备双足移动、环境感知和精细操作能力的物理载体,两者结合使意识脱离生物体在机器中延续。马斯克以“五年后的你已非今日之你”类比,强调身份本就是一种动态过程。

宇树科技王兴兴:下一个十年AI将赋予机器人“理解世界”的能力,机器人从工具变为生活伙伴

第一电动11月16日消息,宇树科技CEO王兴兴在2025人工智能+大会发表主题演讲,提出“下一个十年是场景驱动机器人融入生活的十年”,并断言AI将赋予机器人“理解世界”的能力,行业将从“能运动”迈向“能做事”,从工具变为生活伙伴。

image.png

他透露,宇树人形机器人已能完成绝大部分工作动作,支持离线预学习和实时模仿;未来十年,多模态大模型与机器人深度融合,工厂内机器人可与工人并肩搬运、组装,社区护理机器人可为独居老人测血压、提醒用药,家庭机器人则承担打扫、看护、辅学等任务,成为“全能帮手”。王兴兴同时呼吁产业共建开源生态,降低创新成本,并与全球伙伴制定伦理与安全标准,确保技术“向善”发展,让人形机器人更快突破临界点,推动人类文明迈上新台阶。。

消息称华为将发布AI领域突破性技术,将有望解决算力资源利用率低下难题

财联社11月16日消息,华为将于11月21日发布一项AI领域突破性技术,剑指算力资源利用率低下痛点。当前行业GPU、NPU平均利用率仅30%—40%,新方案目标将利用率提升至70%,释放硬件潜能。

技术核心在于通过软件创新实现对英伟达、昇腾及其他第三方算力资源的统一管理和高效利用,屏蔽不同算力平台差异,构建通用资源池,为AI训练与推理提供高效底层支撑。若实测达标,同等算力中心可支撑双倍模型规模或训练任务,显著降低AI开发成本与能耗。

国内

雷军连发多条微博强调小米汽车安全至上:安全是基础和前提

第一电动11月16日消息,小米汽车创始人雷军连发多条微博强调小米汽车的安全设计理念。雷军在微博上回应网友评论时强调,安全是基础和前提,对于车辆这种工具来说,安全是第一重要的。雷军明确指出,小米汽车采用最严苛的安全标准设计,车身结构采用钢铝混合材料,高强钢和铝的占比超过90%,最高强度可达2000MPa。整车扭转刚度达到51000Nm/deg,显示出小米在车辆结构设计上的重视。同时,雷军也强调了电池安全的重要性,表示小米在电池方面同样采用了最严苛的安全标准。

image.png

在被动安全、主动安全、电池安全和隐私安全方面,小米汽车提供了四重保障,全面守护用户的安全。还有网友评论:“雷总,您说啥,他们都断章取义,明摆着针对,没办法的。”雷军则回应称:“网上有不少人断章取义、歪曲抹黑。”

《汽车数据出境安全评估方法》团体标准发布,赛力斯、比亚迪等25驾车企参与完成编制

IT之家11月16日消息,中国汽研昨日宣布,由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综合质量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IQA / TC12)组织近日起草的《汽车数据出境安全评估方法》(T/CIQA131—2025)团体标准正式批准发布并实施。该标准由中国汽研牵头,联合赛力斯集团、比亚迪汽车、中国第一汽车等25家行业领军企事业单位共同完成编制,旨在填补汽车行业数据出境安全评估的具体操作标准空白,为企业合规出海提供明确指引。

image.png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汽车数据跨境流动涉及个人隐私、财产安全及国家安全与产业发展。当前全球数据监管差异大,企业面临合规要求不明、风险评估能力不足等痛点,增加合规成本并制约海外拓展。《汽车数据出境安全评估方法》出台,成为衔接法规与企业实操的关键桥梁。该标准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法规,衔接相关政策导向,构建科学评估体系,针对OTA升级、自动驾驶算法训练数据传输等典型场景,明确了数据出境的资格审核、范围界定、风险分级等核心要求,细化了操作流程与测试方法,降低企业应用成本与合规难度。

消息称禾赛科技已获得小米和理想两大ADAS客户明年全系车型定点合作  

11月15日,据蓝鲸汽车昨日获悉,激光雷达企业禾赛科技已获得小米和理想两大ADAS客户的2026年全系车型定点合作,并达成激光雷达100%标配。小米不仅是禾赛的业务合作伙伴,也是其重要股东,曾在2021年领投禾赛科技D轮融资,金额达3.74亿美元。理想与禾赛科技的合作已有数年,2021年7月双方达成基于车规级半固态激光雷达的合作,禾赛科技近期还获得理想全新一代辅助驾驶平台全系车型独家定点。

禾赛科技11月13日宣布,公司累计第200万台激光雷达已在11月中旬量产下线并交付客户,成为全球首个累计量产并交付超200万台的激光雷达企业。

广汽飞行汽车品牌高域完成2亿元融资,年内已累计融资5亿元  

IT之家11月13日消息,广汽旗下飞行汽车品牌高域宣布完成2亿元Pre-A轮融资,年内已累计融资5亿元,资金将用于适航取证、市场拓展与国际化布局。公司规划2026年下半年取得适航证并启动量产交付,力争2027年成为低空载人飞行元年。

image.png

GOVY AirCab官方指导价不超过168万元,机身90%以上采用航空级碳纤维复合材料,减重超30%,支持25分钟快充,15分钟内电量可从50%充至100%。车型采用顶置旋翼与鸥翼门设计,提供2座布局,内置5G网络、智能助手与香氛系统,主要面向低空游览文旅出行。

国际

日本七家车企受美国关税重击,利润大减三成!

11月15日,据日经中文网报道,日本七家车企因美国关税政策影响,4至9月期间净利润总额同比减少约3成,降至2.1万亿日元(约合965.24亿元人民币)。其中,马自达和斯巴鲁等以北美市场为主力的企业受影响最为严重。美国政府于9月16日将对日汽车关税税率从27.5%降至15%,但4至9月大部分时间仍适用27.5%的高税率。这一政策变动导致日本对美汽车出口额在2025年4至9月期间下降22.7%,进而拖累整体对美出口总额下滑10.2%。

具体来看,日产上半财年净亏损2219亿日元(约合101.99亿元人民币),预计本财年因关税亏损18亿美元(约合127.86亿元人民币)。马自达受关税影响利润下降971亿日元(约合44.63亿元人民币),时隔4年再次陷入亏损。三菱汽车出现92亿日元(约合4.23亿元人民币)的净亏损,社长表示无法预测关税后续影响。斯巴鲁虽然依靠新车型带动美国销量增长,但1544亿日元(约合70.97亿元人民币)的关税损失几乎抵消了这部分利润增量。汽车出口受挫不仅影响车企本身,还会波及物流、跨境贸易等关联产业。

道奇考克斯增持英伟达股份

鞭牛士11月16日消息,由约翰·A·冈恩管理的道奇·考克斯对冲基金近期完成了一笔涉及英伟达公司( NVDA)的重大交易。该对冲基金增持了3400股英伟达股票。根据 TipRanks 的人工智能分析师 Spark 的说法,英伟达 (NVDA) 的评级为“优于大盘”。

英伟达强劲的财务表现和积极的财报电话会议是推动其股价高企的最重要因素。尽管面临地缘政治挑战,该公司在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领域的稳健增长为其未来的扩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技术指标显示出上涨势头,但较高的估值指标提示投资者需谨慎。

韩国加码补贴电动汽车,能否抵御美国关税冲击?

IT之家11月14日消息,韩国政府宣布将提高电动汽车补贴额度,以支持本土汽车行业应对美国关税风险。从明年起,电动汽车补贴将增加20%,补贴金额将从2023年的7800亿韩元增至2026年的9360亿韩元,以刺激国内需求。此外,韩国政府还将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提供支持,包括超过2025年15万亿韩元的政策性资金,以及为海外运营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提供长期低息贷款。

韩国汽车制造业出口额在2024年达到708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10%以上,美国是其最大市场。然而,自美国政府对进口汽车及其零部件征收高达25%的关税以来,韩国汽车产业面临挑战。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和韩国总统李在明会面后宣布将汽车关税税率从25%下调至15%,但双方至今未公布书面协议,15%的税率尚未落地。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赵贤已向美国国务卿马尔科·卢比奥提出请求,希望在七国集团外长会议期间促成有关双方合作的联合情况说明。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 第一电动编辑部

本文地址: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相关内容
全部评论·0
暂无评论
我要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