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EV晨报 | 两大科技巨头布局未来:小米投“身体”,华为投“大脑”;直接对标ChatGPT!阿里秘密启动「千问」项目;特斯拉FSD V14.2将解决车辆行驶卡顿

要闻

小米投“身体”,华为投“大脑”:两大科技巨头布局未来  

第一电动11月13日消息,近日小米和华为两大科技巨头不约而同地在前沿科技领域出手投资。天眼查工商信息显示,上海萝博派对科技有限公司近期发生工商变更,新增小米旗下瀚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苏州盖博特科技有限公司等为股东,同时注册资本由约107万人民币增至144万人民币。这家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团队创建的初创企业专注于人形机器人研发,致力于打造低成本的“通用身体”。

image.png

与此同时,华为哈勃则完成了对北京极佳视界科技有限公司的亿元级战略投资,本轮融资由华为哈勃、华控基金联合投资。此前 8 月底,极佳视界宣布完成 Pre-A&Pre-A+ 连续两轮数亿元融资。极佳视界宣称是国内首家专注于“世界模型”技术的空间智能公司,其技术旨在为人工智能构建一个能够理解和预测物理世界运行的“数字大脑”。世界模型是人工智能领域用于模拟环境动态并预测未来状态的核心技术框架,有望成为具身智能、自动驾驶等物理 AI 方向的主导路线。

image.png

“AI时代的未来之战”!消息称阿里秘密启动「千问」项目,直接对标ChatGPT

11月13日,《科创板日报》消息,阿里巴巴被曝已秘密启动面向C端的个人AI助手项目——“千问”APP,基于开源的Qwen最强模型打造,直接对标ChatGPT,并同步开发国际版争夺海外用户,早盘阿里巴巴港股由跌转涨,午后涨幅扩大至3%。

项目在杭州总部划出两层办公楼、抽调上百名工程师封闭研发,被视为阿里“AI时代的未来之战”。管理层认为,在年初宣布三年3800亿元投入AI基础设施后,借助Qwen的技术与海外影响力切入C端市场的时机已成熟,也将为阿里云2032年全球数据中心能耗提升10倍的规划提前锁定用户入口。与此同时,阿里旗下夸克持续推进代号“C计划”的AI生态:10月上线对话助手并开售AI眼镜,后续还将延伸至PC端,构建多终端协同体系,与“千问”APP形成B端+C端双线并进的AI战略版图。

特斯拉FSD v14.2将解决车辆行驶卡顿问题;AI业务高管动员称2026备战最艰年,xAI E轮融资筹集150亿美元

第一电动11月13日消息,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透露,公司即将解决FSD系统中用户长期投诉的问题,特别是在v14版本中尤为突出的车辆行驶卡顿和犹豫现象。自v14版本发布以来,尽管带来了多项改进,但车辆在路口完全停止后启动时的卡顿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特斯拉已通过多个小版本更新尝试优化,但问题依旧存在。马斯克确认,FSD v14.2版本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预计发布还需至少一个月时间。

image.png

同时,特斯拉AI业务负责人向内部员工放话:2026年将成为“人生中最艰难的一年”,要求自动驾驶与Optimus人形机器人团队做好极限冲刺准备,以确保公司Robotaxi和量产机器人两大战略按期落地。在上月举行的持续近两小时全员大会上,AI软件副总裁Ashok Elluswamy与多位高管轮番讲话,明确给出Optimus量产与Robotaxi服务的时间表,被员工视为一次“动员令”。 Elluswamy强调,2026年将是特斯拉的关键考验期,员工需适应前所未有的高强度工作节奏,以实现公司设定的激进目标。会议透露,Optimus量产节点与Robotaxi全面商业化已被锁定在2026年,内部已倒排开发、验证与产线扩张计划。员工形容当前氛围“战备式”,所有资源向AI与机器人倾斜,特斯拉寄望借此巩固其在自动驾驶和智能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先发优势。此外,马斯克旗下人工智能公司xAI在E轮融资中筹集了150亿美元,本轮融资将于12月12日结束。

国内

消息称宝马在中国急聘辅助驾驶人才,与Momenta合作中国专属智能驾驶方案明年上车

11月13日,据蓝鲸汽车记 者从多个渠道发现,宝马集团在中国大力招聘辅助驾驶领域的专业人才,包括ADAS高级安全专家、高级数据工程师助理经理等职位,显示出宝马在智能驾驶领域的积极布局。

此前,宝马宣布与Momenta合作,共同开发面向中国市场的新一代智能驾驶辅助解决方案,预计该方案将于明年应用于新车型。这一合作旨在打造基于飞轮大模型的中国专属智能驾驶辅助解决方案,将覆盖高速及城区道路,为中国市场用户提供全场景、点到点的领航驾驶辅助功能。Momenta作为智能驾驶公司,已实现端到端智能辅助驾驶解决方案的量产应用,其创新性地将感知与规划整合进一个大模型中,为宝马的智能驾驶技术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保时捷中国总裁潘励驰:智能化已成豪华车标配,中国仍是全球最大豪华车市场

11月13日第一电动消息,保时捷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潘励驰(Alexander Pollich)在接受采 访时指出,中国消费者对智能化需求远超全球其他市场,已将高阶智能视为豪华车标配。为快速响应趋势,保时捷上海研发中心正同步推进信息娱乐、高阶驾驶辅助、电池管理等多领域本土化项目,并寻找本地合作伙伴。潘励驰强调,中国消费者对豪华车的定义正在变化,智能化成为豪华车的必备属性,保时捷正从技术、产品、文化推广等多维度布局应对市场竞争。

面对前三季度营业利润同比暴跌99%至4000万欧元的压力,潘励驰强调中国仍然是全球最大的豪华车市场,机遇巨大。保时捷将赋予中国研发团队更大自主权:信息娱乐系统完全由本土决策,技术、硬件到用户体验均与本地伙伴合作;其他领域则吸收中国知识反哺全球,以灵活模式加速转型。保时捷全球研发负责人施德纳表示,中国研发中心将掌握完全决策权,与本地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技术,并将中国专业知识惠及全球市场。同时,中国研发中心将快速学习专业知识,惠及全球市场。保时捷中国研发中心整合了在中国的相关核心实体,构建完整研发链路体系,实现了本土研发、采购及质量控制的升级。

全国首批!北京、上海首批外企AI大模型获批,分别来自奔驰、特斯拉和沃尔沃  

第一电动11月13日,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布了北京市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信息,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的“奔驰虚拟助手”大模型成为全国首批、北京首款获批上线的外企大模型产品。该模型通过调用抖音“云雀”大模型AI生成能力,支持奔驰全新车型纯电CLA的语音对话、智能导航、座舱控制等服务,预计2026年实现年服务7万辆规模。

image.png

同时,上海经信委官方公众号发布消息,特斯拉xBot客户服务和沃尔沃小沃智能助手成为全国首批获批上线的外企大模型产品。上海累计已完成115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特斯拉xBot客户服务为特斯拉车主及潜在用户提供智能问答场景,通过Tesla App在线客服模块对用户输入的问题进行深度理解,并生成相应的应答内容,完成与用户之间的多轮聊天与对话。用户可以通过特斯拉xBot客户服务进行产品售前、售中、售后咨询,如查询车辆价格、预约车辆试驾、查询车辆物流信息、咨询车辆使用方式、查找充电站点地址等。

image.png

小沃智能助手面向对智能文本对话有需求的沃尔沃汽车App/小程序用户、沃尔沃汽车用车人等人群,通过沃尔沃汽车App、沃尔沃汽车沃世界+微信小程序或语音助理App车机端,提供用车、购车、车生活、车养护等相关的智能问答。

一汽、江淮密集招标,人形机器人加速挺进整车产线  

财联社11月13日消息,在AI赋能制造业浪潮推动下,人形机器人开始加速进入汽车主机厂生产与服务环节。自10月以来,中国一汽、江淮汽车等国内车企密集发布人形机器人相关招标,涉及工业场景应用、服务场景部署及工艺技术研究,显示出对柔性自动化和智能化升级的强烈需求。

江淮汽车集团近日公布X255项目招标,明确采购“全尺寸双足人形机器人(含电池)”,并须配备“高精度高自由度双手五指灵巧手”,覆盖设计、制造、运输、装卸、安装调试等全流程,目标是在装配、物料处理等环节实现机器人替代。与此同时,中国一汽也先后发布多项招标:10月底启动“服务场景人形机器人技术采购”,限价257.4万元,要求2026年7月底前交付;9月则在长春繁荣工厂焊装车间开展“人形机器人工艺技术研究”,限价87.3万元,聚焦物流搬运、物料分拣等工业场景的开发调试。

上述项目均要求投标人具备基于人形机器人工业应用的场景开发与调试能力,并强调高自由度灵巧操作、环境适应性和系统集成水平。业内人士认为,主机厂陆续将人形机器人纳入产线验证,意味着其有望从实验室走向量产车间,成为继AGV、协作臂之后的新一代柔性制造力量,也为国内机器人产业链提供了宝贵的落地场景和数据闭环。

国际

丰田汽车宣布未来五年将在美国投百亿美元

IT之家11月13日消息,丰田汽车宣布将在未来五年内向美国追加投资至多100亿美元,约合711.47亿元人民币,这将使其在美国的历史累计投资总额提升至约600亿美元。丰田汽车还为其在日本境外的首家自有电池制造企业TBMNC举行了开业典礼,该厂位于北卡罗来纳州,是丰田在美第11家制造工厂,总投资约140亿美元,预计将创造多达5100个新的就业岗位。

丰田北美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小川哲男表示,丰田在美国的首家电池工厂投产,以及在美国追加投资高达100亿美元,标志着公司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作为电动汽车领域的先驱,丰田相信这项在美国和北卡罗来纳州的重大制造投资将使其能够与员工、客户、经销商、当地社区和供应商建立更牢固、更持久的关系。

OpenAI正式发布GPT-5.1:首次引入“自适应推理”机制+八种语调任选

第一电动11月13日消息,OpenAI正式发布GPT-5.1系列旗舰模型,本周起向付费用户分批推送,旧版GPT-5将在三个月后下线。新系列提供GPT-5.1 Instant与GPT-5.1 Thinking两款核心模型,前者主打低延迟、高亲和力对话,后者聚焦复杂推理,系统可自动根据问题难度匹配最佳模型。

image.png

GPT-5.1 Instant默认风格更热情,首次引入“自适应推理”机制,面对数学、编程等高难度任务时自动延长思考时间,兼顾快速响应与答案深度;GPT-5.1 Thinking则优化时间分配,简化专业术语输出,使非技术用户也能轻松理解复杂概念,两款模型均调整为更具同理心的对话基调。OpenAI同步扩展个性化预设至八种(专业、友好、坦率、古怪、高效、书呆子、愤世嫉俗等),并小范围测试用户自定义简洁度、热情度、表情符号频率的微调功能,系统可在对话中主动建议更新设置。API将于本周晚些时候更新,付费用户率先体验,随后逐步覆盖免费账户。

通用停止对华采购,释放去中国化信号?

网易新闻11月13日消息,通用汽车被曝已于11月启动“去中国化”供应链行动,要求数千家供应商在2027年前逐步剔除中国制造的零部件,并同步停止对华整车出口。这一决策源于中美地缘紧张、特朗普关税政策及稀土、安世芯片断供风险,标志着西方车企加速重构全球供应链。

按照最新指令,通用将优先提升北美工厂零部件采购比例,开放中国以外非美渠道作为过渡,范围涵盖俄、委等受制裁国家之外的所有基础组件与材料。公司已在美与MP稀土、内华达锂矿合作布局关键资源,并计划两年内投入40亿美元扩产本土汽油与电动车产能,目标年组装超200万辆。业内预计,通用此举将令中国零部件订单锐减数百亿美元,迫使国内供应商降价、减产或外迁;整车出口端,今年前三季度通用在华合资销量仅约44万辆,出口占比不足0.1%,影响有限。短期看,西方车企“就近生产”升级至全产业链投资,将削弱中资组装厂对国内零部件出口拉动;长期看,外部压力或倒逼中国制造业加速本土创新与消费驱动转型。

微软CEO纳德拉:软件收费将从“按用户计费”模式改为“按智能体计费”

第一电动11月13日消息,微软首席执行官萨提亚·纳德拉在最新公开访谈中透露,公司正考虑将传统“按用户计费”模式改为“按智能体计费”,即依据具备自主决策与执行能力的AI系统数量收费,以顺应人工智能从工具向“同事”角色演进的趋势。

纳德拉指出,未来Microsoft 365等核心平台将成为AI智能体的主要工作空间,企业需为存储、归档、探索及管理这些智能体活动付费,相关业务的增长速度预计将超过用户数量增长;软件业务重心也将从服务人类员工转向支持“AI同事”,重塑办公基础设施形态。今年早些时候,微软已推出AI智能体“按需付费”计量模型,企业在Copilot聊天体验之外可按实际完成工作量灵活付费,叠加于现有M365订阅之上,为后续全面转向按智能体计费提供技术与商业验证。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 第一电动编辑部

本文地址: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相关内容
全部评论·0
暂无评论
我要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