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汽车出口量榜:比亚迪逆势翻倍暴涨夺冠,奇瑞、名爵下滑
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市场格局发生显著变化。
在排名前十的品牌出口量榜中,仅有比亚迪、捷途、宝骏和起亚出口量同比实现逆势增长。尤其是比亚迪出口量实现逆势暴涨115.8%,首次突破40万辆大关,创下历史新高,成功超越奇瑞和名爵,夺得中国车企出口量冠军。
而在去年位居冠亚军的奇瑞品牌(不含捷途和星途等品牌)和名爵品牌出口量同比分别下滑超8%和5%,排名下滑至第二和第三名。此外,吉利、哈弗、长安、特斯拉出口量同比均出现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合资品牌阵营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现代、沃尔沃、福特的出口量同比均实现翻倍暴涨,这一现象表明它们正逐步将中国作为主要出口阵地,加大对海外市场的布局力度。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达248万辆,同比增长10.4%。其中,新能源车出口量达97万辆,同比增长45.6%。纯电动车出口量达61.4万辆,同比增长34.6%;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出口量达33.4万辆,同比暴涨187.9%。
▍车型榜:宋PLUS超13万稳居榜首,瑞虎7几近腰斩
在上半年的汽车出口榜单中,新能源车表现抢眼,在TOP20席位中占据7席,其中5席被比亚迪收入囊中。比亚迪宋PLUS半年出口量首次突破10万辆,达到13.4万辆,同比实现翻倍暴涨,稳稳占据出口榜首位。
海鸥和海狮07 EV的出口表现同样可圈可点。海鸥上半年出口量突破6万辆,同比大涨超 77%,排名从去年同期的第14位跃升至前五;海狮07 EV出口量逼近5万辆,成为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的新晋黑马。
元PLUS 和宋Pro上半年出口量均突破3万辆,元PLUS同比暴涨1倍,宋Pro大涨65%,分别位居第14和第 18 位。
燃油车阵营中,名爵ZS、捷途旅行者、江淮X8 PLUS、宝骏310出口量同比均呈上涨态势。名爵ZS出口量同比大涨超45%,夺得出口量榜亚军;捷途旅行者出口量突破3.5万辆,同比大涨32.4%,成功进入半年出口量榜 TOP20。
值得关注的是,探索06 C-DM上半年出口量突破5万辆,跻身榜单第八,成为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的又一匹新晋黑马。不过,该车在国内市场的销量却十分低迷,上市近一年累计销量未突破3000辆。设计风格存在争议以及市场定位出现偏差,被认为是其在国内遇冷的主要原因。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瑞虎7、哈弗初恋、欧萌达、瑞虎8、长安CS55 PLUS 等车型出口量同比大幅下降超 20%。其中,瑞虎7出口量同比大降43.3%,从去年同期的冠军位置跌落至第四;欧萌达、瑞虎8出口量同比分别大降超36%、23%,两者排名均从去年同期的前十跌出。
与去年同期相比,瑞虎3x、帝豪、长安CS35PLUS、名爵4 EV、宝骏530、名爵5均跌出榜单,而探索06 C-DM、元PLUS、江淮X8 PLUS、宋Pro、捷途旅行者、海狮07EV 则首次上榜。
▍品牌榜:比亚迪翻倍暴涨突破40万辆,超越奇瑞名爵稳居榜首
上半年,比亚迪出口量实现翻倍暴涨,首次突破40万辆,达到43.9万辆,创历史新高,超越奇瑞和名爵夺得中国出口量榜冠军宝座。这一成绩的取得,旗下宋PLUS、海鸥、海狮07EV、元PLUS、宋Pro这5款车型功不可没。
在出口量增长的阵营中,除了比亚迪,现代、沃尔沃、福特和东风风神的出口量也均实现同比翻倍暴涨。其中,东风风神的增长尤为突出,出口量同比实现3倍暴涨,旗下有5款车型参与出口,风神EX1上半年出口量超1.4万辆,成为该品牌出口的绝对主力。
福特同样表现不俗,上半年出口量同比实现近3倍的暴涨,旗下有三款车参与出口,领睿和蒙迪欧上半年出口量均超1万辆,为福特出口量再创佳绩提供了有力支撑。
然而,部分车企的出口情况却不容乐观。受欧盟加征反补贴税的影响,特斯拉、吉利、长安、江淮、广汽传祺等品牌的出口量同比大幅下降超10%。特斯拉受影响较大,出口量同比大降超31%,排名从去年前五滑落至第八,其两大主力车型Model Y和 Model 3出口量分别下降14%和41%。
广汽传祺的出口量同比大降超33%,排名下滑至第14位,旗下出口主力车型GS3、GS8、影豹和GS4的出口量均出现大幅下滑。吉利出口量同比下滑超22%,缤越、帝豪、星越L等主力出口车型的出口量也纷纷下滑。
曾经的出口冠军奇瑞,上半年出口量同比下滑超8%,被比亚迪反超,退居第二,其旗下瑞虎7、欧萌达、瑞虎8、瑞虎3x等主力出口车型的出口量均有明显下降。
与去年同期相比,出口品牌榜单也有新变化。长安林肯、星途、东风本田、广汽本田、哪吒等品牌落榜,银河、沃尔沃、福特、现代、东风风神等品牌则跻身榜单。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10日,欧盟委员会发言人宣布,欧盟和中国已同意为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 “设定最低价格”,以此取消欧盟在2024年征收的关税。
这一消息对中国车企来说意义重大。短期内,中国车企可能会减少低端车型的出口,转而将重心放在高端车型上。从长远来看,中国车企会加快在欧洲建厂的步伐,通过本地化生产来规避关税,同时降低物流成本。不管采取何种方式,中国车企在海外出口的征程上都在稳步前行,势头不可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