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月成都、郑州、苏州、天津最畅销车型TOP10
1-8月成都、郑州、苏州、天津最畅销车型TOP10榜单出炉。
成都、郑州、天津、苏州四地车市交出差异化答卷, 新能源车型以绝对优势成为共同主角,但渗透深度与市场结构呈现鲜明城市特色。
天津、郑州凭借强力政策推动实现新能源全面霸榜,比亚迪在天津更是以7款车型包揽榜单半壁江山;成都、苏州则仍有燃油车生存空间,苏州高端新能源占比近六成,成都则展现多元消费活力。
▍成都:特斯拉Model Y最畅销
1-8月成都汽车终端销量达26.9万辆,在最畅销TOP10车型榜中,新能源车型以绝对优势占据前八席位,仅吉利星越L一款燃油车跻身前十。特斯拉Model Y以9686辆的销量登顶,成为成都消费者最青睐的车型。
特斯拉两款车型Model Y与Model 3分别位列第一、四位。从两款车型的销量差距来看,SUV 车型更受成都市场偏爱,销量高出Model 3近73%。
比亚迪有两款车型进入榜单,海鸥与海豹06合计销量达6507辆,占TOP10总销量的16%。从海鸥覆盖的10万级入门市场到海豹06主攻的15-20万区间,比亚迪通过三电技术下沉与产品梯度布局,巩固了在中端市场的根基。
小米SU7、理想L6、问界M8与小鹏M03的入围,展现了新势力品牌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小米SU7凭借年轻化设计与智能座舱直击年轻群体需求;理想L6以 “大空间 + 强舒适” 基因成为家庭用户首选;问界M8搭载的华为 ADS智能驾驶系统凸显技术竞争力;小鹏M03则以代步属性站稳市场。
从价格区间来看,20-30万区间车型销量占比最高,达45%,特斯拉Model Y、小米SU7、问界M8等主力车型均在此区间发力;10-20万区间以比亚迪两款车型为主,占比32%;10万以下及30万以上区间销量占比较小,分别为13%和10%。
而充足的充电设施支撑成为这一格局的重要基础——成都规划2025年建成充电桩不少于17万个,已形成完善的补能网络。
▍郑州:海鸥最受欢迎
1-8月郑州车市TOP10车型榜单中,新能源车型实现全员 “霸榜”,无一款燃油车跻身前列,这也意味着郑州通过政策强力推动新能源普及的市场成效。比亚迪海鸥以9997辆的销量登顶,成为郑州消费者最青睐的车型。
比亚迪有三款车型进入榜单,海鸥、海豚、秦 PLUS合计销量达16353辆,占TOP10 总销量的38%,展现出绝对统治力。其中海鸥作为10万级以下微型车代表,契合了郑州家庭代步与短途通勤需求;海豚与秦 PLUS 则覆盖10-15万区间,通过混动与纯电的产品组合,进一步巩固了比亚迪在中端市场的根基。
微型新能源车型成为郑州市场的 “流量密码”,海鸥、星愿、熊猫mini、宏光 MINI四款车型占据榜单半壁江山,合计销量达30265辆。这一现象与郑州消费市场注重实用性、经济性的特征高度匹配,更得益于当地 “5 万元以上新能源购车最高补4000元” 和“6万元以上新能源置换补贴1万元” 的绿色补贴政策加持,大幅降低了入门级新能源车型的购车门槛。
特斯拉两款车型Model Y与Model 3分别位列第五、十位。特斯拉凭借全球化品牌影响力与技术优势,覆盖郑州20万以上消费群体,而Model Y的销量高出Model 3近123%的差距,说明SUV车型在郑州家庭用户中的更高接受度。
小米SU7与理想L6的入围,展现了新势力品牌的差异化竞争力。小米SU7以个性化好看的外观设计吸引年轻消费者的喜爱;理想L6是榜单中唯一的增程式车型,满足了有“续航焦虑” 消费者的需求。
从价格区间来看,10万元以下区间车型销量占比最高,达42%,海鸥、星愿等微型车在此区间形成垄断,这与郑州 “报废旧车置换新能源补贴2万元” 的政策导向直接相关;10-20万区间以比亚迪海豚、秦PLUS 为主,占比31%;20万以上区间占比27%,特斯拉Model Y与小米SU7成为核心力量,受益于郑州 “20万元以上新能源置换补贴1.5万元” 的梯度政策支持。政策与市场的双向驱动,共同形成了郑州以入门新能源为核心的车市格局。
▍苏州:特斯拉是最大赢家
1-8月苏州车市TOP10车型榜单中,新能源车型以8席绝对优势占据主导,仅剩凯美瑞、宝马3系两款燃油车跻身前列,这意味着苏州作为智能网联汽车试点城市,在新能源普及与消费升级中的领先地位。特斯拉Model Y以8337辆的销量登顶,成为苏州消费者最青睐的车型。
特斯拉 “双车战略” 在苏州市场成效显著,Model Y与Model 3包揽冠季军,合计销量达14059辆,占TOP10总销量的42%。
新势力与自主品牌形成差异化竞争梯队:小米SU7以5925辆稳居第二,凭借智能座舱与年轻化设计满足年轻群体对科技配置的需求;小鹏 M03则以代步属性切入细分市场。比亚迪有三款车型入围,海鸥、海豹06、宋PLUS合计销量达6021辆,通过覆盖10-25万区间的产品矩阵,巩固了在中端市场的根基。
燃油车虽仅占两席,但展现出强劲的品牌韧性:凯美瑞与宝马3系作为传统豪华与家用燃油车代表,仍牢牢占据细分市场份额。这一现象与苏州多元消费结构相关。
从价格区间来看,20万以上区间车型销量占比高达58%,特斯拉双车与小米SU7构成核心力量;10-20万区间以比亚迪三款车型为主,占比32%;10万以下区间仅星愿与海鸥入围,占比10%,与郑州等城市的微型车主导格局形成鲜明差异。
▍天津:秦PLUS最受欢迎
1-8月天津车市TOP10榜单中,新能源车型全面实现 “霸榜”。比亚迪秦PLUS以5253辆的销量登顶,成为天津消费者最受欢迎的车型。
比亚迪展现出 “一家独大” 的统治力,秦PLUS、秦L、海鸥、宋Pro、海豹06、宋 L、宋 PLUS七款车型强势入围,合计销量达23742辆,占TOP10总销量的65%,构建起覆盖 10-25 万区间的完整产品矩阵。其中,秦 PLUS与秦L组成的 “秦系双子星” 占据冠亚军;海鸥作为10万级以下代表,其热销直接受益于当地 “出售旧车换购10万元以下新能源车补贴6000元” 的政策红利,成为代步市场的绝对主力。
新势力与外资品牌形成差异化补充:星愿以4122辆稳居第三,凭借高性价比在微型车市场与比亚迪海鸥形成直接竞争,其销量表现印证了天津消费者对实用型新能源车型的旺盛需求;特斯拉Model Y与小米SU7则聚焦20 万以上高端市场,二者合计销量占比仅15%,与苏州市场的高端新能源主导格局形成鲜明对比。
从价格区间来看,10-20万区间成为绝对核心战场,占比高达62%,比亚迪秦PLUS、秦L、宋 Pro 等主力车型均聚焦于此;10万以下区间以海鸥、星愿为主,占比22%;20万以上区间占比16%,特斯拉Model Y与小米SU7为核心力量,对应 “换购20万以上新能源车补贴1.5万元” 的政策,虽占比不高但增速显著。
政策成为贯穿市场的核心主线,天津年初启动的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活动,因资金快速耗尽于 9月追加预算,每月投放2000万元专项资金,市场热度之高。而比亚迪覆盖全价格带的车型矩阵完美适配天津各档补贴标准,这种 “政策托底、产品承接” 的模式,共同造就了天津车市以比亚迪为核心、新能源为主导的独特格局。
写在最后:
天津、郑州新能源实现 “全员霸榜”,TOP10榜单无一款燃油车入围。比亚迪在天津表现最为强势,7 款车型入围TOP10,合计销量占比达65%;而郑州是微型车主战场,海鸥、星愿、熊猫 mini、宏光 MINI 四款车型占榜单半壁江山。
成都、苏州新能源占据绝对主导但仍给燃油车留有余地,成都TOP10中仅吉利星越L一款燃油车,苏州则有凯美瑞、宝马3系两款燃油车入围,反映出两地消费结构更趋多元,部分用户对燃油车的机械素质与品牌积淀仍有偏好。
特斯拉在苏州表现最佳,Model Y与 Model 3包揽冠季军;小米SU7在成都、苏州稳居第二。
从价格来看,10-20万中端市场成为天津、郑州、成都的核心战场,比亚迪多款主力车型集中于此;苏州以58%的占比成为20万以上高端市场的代表,特斯拉双车与小米SU7构成核心力量。郑州以42%的占比领跑10万以下市场,微型车成为绝对主力。
城市间的差异显示,车企需根据当地政策导向与消费能力精准布局,在天津、郑州侧重中端与入门产品,在苏州、成都则需强化高端与科技属性,才能最大化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