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1-9月10-15万元爆款车TOP18

9 月中国汽车零售量为 224 万辆,其中 10-15 万元市场以 70 万辆销量、31% 的份额,成为车企争夺销量与利润的核心战场。

截至 2025 年 9 月,该价位段内,满足 “月销超万辆、累计销量超 9 万辆” 标准的爆款车型已达 18 款。在 TOP18 爆款榜单中,合资品牌表现强势,如同 “大鱼” 般涌入该市场。它们采取大幅降价策略,将原本定价 15-20 万元区间的车型,下探至 10-15 万元市场。

这场市场争夺,对合资品牌而言,既是对 10-15 万元主流市场的 “围猎”,更是为守护自身燃油车传统优势发起的 “保卫战”。

从市场格局看,10 万元内的油电大决战已尘埃落定,但 10-15 万元价格段的油电博弈,才刚刚进入白热化阶段,远未到终局。

image.png

占比近 70%,油车仍是主角

1-9 月爆款榜中,新能源车仅占 6 席(比亚迪占据4席,小鹏和零跑各占1席),油车占据 12 席,占 TOP18总销量近 70%,仍然是 10-15 万价格市场主流。

榜单前 10 中,仅 2 款新能源车——宋PLUS和小鹏M03。其余 8 款车均为油车,吉利星越L、速腾、RAV4荣放、凯美瑞包揽榜单前五,而吉利星越 L 更以近 20 万辆的累计销量,一举夺得 10-15 万级市场冠军,用实打实的销量成绩,印证了燃油车在该价位段的核心竞争力。

747088181837d8e6b7e34059be49b1f7.jpeg

从 TOP18 榜单到星越 L 的冠军表现,可清晰看到 10-15 万市场的核心逻辑:消费者并非 “排斥燃油车”,而是 “选择更适配的车型”。

当前燃油车的不可替代性,主要体现在:一是场景适配性:对无充电桩、年行驶里程短、需频繁长途出行的用户,燃油车的补能便利性、使用灵活性远超新能源车;二是成本适配性:3-5 万元的购置差价,对预算敏感的家庭用户而言仍是 “关键决策因素”;三是需求适配性:中年家庭用户更看重 “空间、可靠性、低故障率”,而燃油车经过数十年技术迭代,在这些维度的表现更成熟稳定。

降价破局,合资品牌“大鱼” 集结

从 TOP18 榜单可见,合资车型牢牢占据 9 席,累计销量占比突破 50%。

若将 10-15 万市场比作车企必争的 “黄金水域”,2025 年 1-9 月,合资品牌这一群 “大鱼” 正以史无前例的 “围猎之势” 强势入侵 —— 不仅靠密集车型形成 “包围圈”,更用大幅降价撕开市场缺口。

在这场 “围猎” 中,丰田凭借 RAV4 荣放、凯美瑞、卡罗拉锐放等 5 款车型组成 “最强鱼群”,大众则以速腾、途观 L、途岳3 款主力车型形成 “侧翼梯队”,即便此前表现平淡的本田,也以雅阁守住关键份额。

89c75f7e13ba54f4c6a28571d426a783.jpeg

新能源车型的猛烈冲击,成为合资燃油车集体 “下沉” 的关键推手。为避开高端市场新能源的锋芒,同时守住基本盘,合资品牌主动打破价格壁垒,从原本深耕的 15-20 万区间,以 “大幅降价” 姿态涌入 10-15 万市场。

具体来看,多款热门车型价格 “跳水” 幅度超出市场预期:丰田 RAV4 荣放原指导价 16.98-23.88 万元,如今直降 4.85 万元,最低起售价直接下探至 12.13 万元,成功切入 10-15 万核心区间;作为 B 级车标杆的丰田凯美瑞,同样给出 “诚意降价”,最高降幅达 4 万元,最低起售价降至 13.18 万元,将 B 级车的空间与舒适性体验,带入 10-15 万消费群体的选择范围。

这种 “跨区间降价” 策略,让合资燃油车与自主品牌在 10-15 万市场形成直接价格对冲,也让消费者得以用更低成本,入手以往 “高一级别” 的车型。

7 款“新能源黑马”进入 9 月爆款榜

image.png

在 1-9 月 10-15万元内畅销车榜单基础上,9 月爆款榜的 27 款车型迎来洗牌,比亚迪汉遗憾出局,而海狮 06、海狮 05EV、深蓝 S05、哈弗猛龙PHEV、长安启源 Q07、银河星耀 8、风云A9L 7款自主新能源车强势入局。

在 TOP27 爆款榜中,新能源车占据 13 席,累计销量占TOP27总销量的43%,市场份额有了大幅提升。

其中,比亚迪海狮 06 以 30532 辆的销量 “空降” 冠军,成为 9 月最大惊喜。作为海洋网全新车型,其纯电版本销量占比达 68.6%,较 8 月环比大涨 38.8%,直接取代宋 PLUS成为比亚迪在该区间的新王牌。

长安启源 Q07(4月23日上市)、吉利银河星耀 8(5月9日上市)、奇瑞风云 A9L(7月8日)、哈弗猛龙PHEV(2026款8月19日上市)均以 “破万” 销量跻身榜单,其中风云 A9L 作为奇瑞风云独立品牌后的首款车型,凭借 35 天盲定超 5.3 万辆的热度实现 “开门红”。

这些车型的共同特征是 “技术下放”:将 20 万级车型才有的 CTB 技术、四驱系统、长续航电池,成功嵌入 10-15 万区间,实现 “同价更高配”。

总体来看,随着新能源购置税优惠政策调整窗口临近,10-15 万元市场将迎来更激烈的 “价值战”,油电大决战也将也将进入前所未有的激烈阶段。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李艳娇

本文地址: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相关内容
全部评论·0
暂无评论
我要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