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太阳能电池板的能量转换率还是比较低的,而汽车顶部的面积接近1个平方以上,试想如果要太阳能电池来进行充电的话,可想而知电量是较低的。
太阳能电池板发的电还比不上增加的耗电,轻薄型太阳能板成本也比较高,太阳能板发电的原理简单的来说就是太阳能照射在太阳能光板上,太阳能光板发热,产生微弱的电能,这个电能储存在蓄电池里,最后送到用电设备里面从而给用户。举个例子,就以路边的太阳能灯来说,太阳能灯上边的光板的面积大概是汽车顶棚面积的三分之一,这样的光板,白天从天亮就开始工作,直到太阳落山。
一天平均工作十个小时,晚上供给LED灯十四个小时的供电,第二天继续充。这还只是一个路灯的, 通过例子我们来说下电动汽车,首先,假如顶棚全铺满了太阳能电池板(暂不考虑外观是否美观),在太阳充足的时候,一直运行着,我想太阳能板发的电量大概够维持车内灯光系统(车内的照明灯,车外的氩光灯或者氙光灯,)还有控制系统的正常工作,想要驱动汽车的动力系统,很难很难。
如果阴天没有太阳照射的情况,基本没有能量转化。
目前尚处于“概念车”状态。因为太阳能的不稳定性、分散性(强烈时大约1千瓦/平方米),以及太阳能收集装置效率低,成本高,太阳能直接作为汽车或自行车的动力有几乎是不可逾越的瓶颈,前景并不乐观。而用固定装置大规模收集太阳能用以发电,给电瓶汽车、电瓶自行车充电作动力倒是很现实的,现在就可以做到!
太阳能版转换效率太低了!
新能源汽车想要采用太阳能电池板不是不可能,但是现阶段这项技术还处在一个瓶颈期,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化率短期内不会有太大突破。
按照目前的数据统计,实验室能量转化率单晶硅能达到25%,多晶硅20%,薄膜也就是10%~15%。转化为实际规模生产的组件效率:单晶16%~18%,多晶15%~17%,薄膜6%~8%(国内)。
这样的能量转化率,对于一个纯正以电力驱动的新能源汽车来说,低的有些可怜,根本无法满足充电需求,PHEV插电混合动力或者家用电充电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这还是在保证以最大太阳角度照射的情况下,如果阴天没有太阳照射的情况,基本没有能量转化。
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随着科技的发展,太阳能已开始在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比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等。在路上,我们经常可以看见路边矗立着的太阳能路灯、太阳能交通信号灯。
既然太阳能发电技术已经在生活中得到应用,如果使用太阳能给电动汽车发电,既能保护环境,又可节约能源,何乐而不为呢?一句话,效率太低。
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能量转化率普遍不高,在电动汽车上使用太阳能的发电量,基本上无法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在正常天气下,太阳照射的能量大致为每平方米1KW,而目前的太阳能发电板转化率最高的也只有25.6%。如果在电动汽车上安装太阳能发电板,把阳光可以照射到的地方全装上,满打满算5平方米也就到顶了。据测算,5平方米25.6%转化率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板一天大约可以发电6度左右。6度电,如果给电动汽车冬天开空调的话,也就1小时的事,如果用于驱动车辆前进,大概可以行驶30-40公里,这还是理想状态下的。
事实上,不可能每天都阳光灿烂的,在阴雨天气,太阳能发电板就失去作用了。即便是晴天,由于车辆会经常在城市绿荫、高楼阴影下行驶、停放,放电量也会下降,这就使每天的放电量都会不同,使续驶里程出现不稳定。总不能下雨天不用车吧?
另外,如果车身上布满太阳能发电板的话,且不说会不会影响车辆美观,如果不小心发生剐蹭,就需要大面积更换了,每年省下来的电费估计都不够维修费了。
太阳能充电的汽车还真是有的,像丰田普锐斯,就曾研发过,而且还在华销售了76辆。它的太阳能发电板天窗最大输出功率仅为56W,顶多只能带动一盏小功率的大灯,而因此增加的成本,却只能让人呵呵了。
所以,如果不解决发电效率问题,太阳能充电是无法在电动汽车上应用的,当然,成本问题也是需要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