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疯狂的造车修罗场,谁又能教谁做事?
比亚迪有没有资格教小米们造车呢?
王传福肯定没想到,他上周在亚布力论坛上,无心的一句评论,经过媒体一顿加工,变成了自己教雷军做事。什么“点评小米造车”、“喊话雷军”、“劝雷军别折腾”之类的标题,一个比一个煽动,不挑点事不死心。
不知情的,还以为船夫哥这是要效仿李书福,给新来造车的上上课。早前,蔚小理们刚起步的时候,舒服哥不止一次下场调教,还留下了“互联网公司造车就是一天到晚在瞎忽悠老百姓”这样的金句。
不过,但凡有点耐心,了解了详情的,都知道船夫哥这次着实冤枉。原本只想讲两句实在话,不知怎的就钻了套。
迫于无奈,这周重庆车展论坛上,船夫哥又出来辟了个谣,透露两家正在谈造车项目,又让围观群众兴奋了一把。
01
老王卖瓜,却被人吃瓜
没办法,人红是非多。
上周王传福讲话的具体场合,是亚布力论坛中一个叫做“中国商业心灵”的主题论坛。名字就能看出,这是一个让成功企业家授业布道的地方。比亚迪现在气势如虹,自然没几个人比王传福更配得上登上今年的讲台。
他以“比亚迪的坚持”为题,讲了10多年前超前布局太阳能、储能和新能源车的故事,讲了在半导体、刀片电池和轨道交通上的突破,还以疫情期间造口罩为例,讲了比亚迪对制造业的坚持。全场老王卖瓜,压根没提过其它公司半句。
问题出在对话环节。主持人蒋昌建先是很尬地卖了个关子,虚晃一枪之后,切入到造车潮的话题。意识到可能有套的船夫哥,欲迎还拒,手抱胸前,躲在两米开外,被主持人提醒“不用离我那么远,问题没那么犀利”。
不过,谈到万众造车谁能赢的问题时,小心提防的船夫哥,到底露了破绽。他先是强调要掌握核心技术,然后谈到了战略精准的重要性。
“新能源是新生事物,有好多种路线,一旦路线歪掉了,你可能损失的是50个亿…浪费50个亿,对很多大咖来说,不算钱,比如,雷总有1000个亿…关键是浪费你3年的时间,这3年时间要值多少钱…”
就这样,全场唯一一次提到雷军,且是用举例+假设的口吻,想说新玩家们不怕烧钱,没有任何指向,“点评小米造车”无从谈起,“喊话雷军”更是十分扯淡。
这样都能被抓住,搞出个大新闻。只能说,媒体们都种得一手好瓜。
船夫哥要怪,怕是只能怪雷总大决心、大手笔,给自己留下的印象过于深刻,以至谈到钱的问题时,条件反射式地想到了雷总的1000亿(小米的现金储备)。
还要怪小米的保密工作做的太好,宣布造车之后便再无音讯,以至媒体们饥不择食,天天寻思着在外围找料。看隔壁百度,放料不断,光沟通会已经开了两场。
02
实话难听却醒脑
当然,就江湖地位而言,王传福真有心调理,也完全够格。不过,船夫哥长期以理工直男形象示人,却并非不懂人情世故。雷军表完造车决心的第二天,就邀请船夫哥到小米总部共商大计,两家的联系,可见一斑。
实际上,小米最早被爆出造车时,绯闻对象就是比亚迪,甚至造型图和车名都传的有模有样,如今看来,应该不是偶然。
网传小米汽车造型
最近,雷军又被爆出夜访长城汽车,让小米将和比亚迪深度合作的传闻,多了一些悬疑色彩。但即便抛开开发和代工,以比亚迪的“三电”积累,和小米一起搞些事情(比如供应电池),也是大概率事件。
而且,造车之外,比亚迪电子为小米手机代工零部件及整机多年,双方还在2020年底创立了联合实验室,正值蜜月,而如今辟谣更是实锤了双方合作的意愿。
这种情况,船夫哥再好为人师,也不至于没事给对方,也给自己找不痛快。倒是他评论造车潮时的几句实在话,不好听,却能给包括小米在内的新手们醒醒脑。
简单说来,船夫哥认为,要在新能源造车潮里存活下来,有三大要件:核心技术、正确的战略和快速的决策机制。
第三个属于场面话,不多说。毕竟,这波进场的,都是有头有脸的玩家,大公司病都有,轻重程度不同而已,谁也不好说自己决策机制有多快速灵活,比亚迪也不例外。
前两个,却能戳中不少新玩家的痛处。比如小米,做手机和智能硬件时,就不以掌握核心技术见长,软件上也没什么亮点(虽然雷军一直想把小米定位成互联网公司)。
雷军称小米在汽车方面积累很多,“投资了近10家汽车相关企业,不少部门都和汽车有联动,设立了几百项专利”。但看猪跑和吃猪肉,绝对两码事,不然折腾了好些年的苹果汽车,早满大街跑了。
至于战略,包括小米在内,新玩家们很难说有谁带着清晰的战略,进了造车这个局。王传福有底气指点江山,多半因为比亚迪在08年就想通了“新能源闭环”和“垂直整合”两件事,正经的十年布局,一朝功成。
小米造车,则是“凡事不决问用户”。按雷军的说法,下场造车是因为用户呼吁,造轿车还是SUV问用户,造什么价位的车还是问用户。把用户捧在掌心,没什么错,只怕真按用户意思把车造出来,用户却翻脸不认了。毕竟,买车不是买手机。
不过,听用户的,好歹算是个思路。更多入场的,怕是纯粹凑数赶趟,自己都不知道该干什么,先占坑再说。类似“大潮将至,当躬身入局”这样的说法,正面解读,叫顺势而为。
换个说法,就是还没想好,先进来再说。
王传福提到的“50亿”和“3年”,指的就是造车路上没思路,或者思路错了,可能付出的代价,尤其对像雷军和小米这样,做出了All in姿态、把造车定义成“终极之战”的玩家而言。
当然了,对多数其它玩家,进入新能源,也就是趁热攒了个局。捎带着投入点钱和时间,算不上什么。有钱有闲的企业,不管原来造车还是不造车,国内都有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