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光170亿,又一家新势力倒下,9年一辆车都未能造出
在早期新势力群雄逐鹿的时代,冒出过不少只玩概念,却始终无法完成车型量产的企业,“PPT造车”这个梗也正是在当时的环境下产生。
日前,又一家早期的新势力神奇破产清算,它就是烧光了170亿,愣是一辆车都没造出来的奇点汽车。
奇点汽车的CEO沈海寅,曾是360的副总裁,更早的履历还在金山软件集团当过副总裁,这些优越背景的加持下,各路资源和投资蜂拥而至,让其在开局之初备受期待。但由于没有造车经验,而且“胃口”太大的缘故,最终还是玩砸了。
比如还没有老老实实把首款车型IS6量产,就上赶着成立智点汽车,试图发展新能源商用车。而后又成立了主打电动摩托车的鲨湾科技,而后又宣布自研智能驾驶、车联网、商用车电动平台等。这么短的时间,商业版图扩张过于迅速,投资人的钱花的一干二净,最终却一头不投,啥也没能成功落地。
另一方面,早期很多新势力车企喜欢宣扬互联网造车思维,。奇点汽车的CEO沈海寅也不例外,作为互联网行业深耕15年的“大佬”,深谙其中之道。所以在公司成立初期,他就公开表示过要采用小米模式卖车。简单来说就是硬件不赚钱,主要靠配套软件增值和服务收费,获取利润。所以其实也可以理解奇点汽车为何要孤注一掷的大量扩张业务版图,因为不同领域的产品最终都可以成为软件配套服务赚钱的根基。
但恐怕令沈海寅万万没想到的是,最终这些想象不仅是不切实际的空中楼阁,最终甚至连一辆车都没造出来。据悉,奇点汽车还曾把无法量产的罪责推给代工厂,但代工厂方面表示原因其实是奇点汽车的资金不到位。
当年政策驱动下,数十家新势力群雄逐鹿的“黄金”时代已然过去,如今市场驱动下的竞争更为激烈,没有本事的新势力倒下似乎早已见怪不怪。
-
岚图FREE+提车分享:性价比高,非常推荐!
-
宋PLUS车主:比亚迪三电非常牛,不是冰箱彩电大沙发能抗衡的
-
【NE数据】2025年上半年乘用车电驱动、OBC装机量:供应链收敛,电驱相关前十市占率超7成,OBC超9成
-
【NE数据】2025年上半年乘用车电池/BMS装机量:233.6GWh,再创新高!吉利系成最大黑马
-
23.24万提了一台理想L6,这车满足我爱人对车辆的所有要求
-
吉利星愿车主:就看这一个月4万多的销量,买星愿肯定不吃亏的
-
我为啥选择了小鹏G6,而放弃了极氪7X和问界M7?
-
小米YU7首批车主:实车比图片震撼!从颜值到生态全方位吸引我
-
问界M8车主5000公里分享:辅助驾驶至少节省了司机40%的精力
-
海狮06来长沙了,13.98万起,颜值高空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