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G6首批车主深访:在25万价位没对手,吊打Model Y
“在25万左右这个价位里,小鹏G6真的没有对手。”
“我现在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这个钱花的绝对值得。”
“目前这个价位里,我还没找到一台外观造型、智能化体验、后排空间能做到这种程度的电车。”
7月15日,小鹏汽车在广州黄埔交付中心举办了“智驾,就该自由”—小鹏G6集体交付仪式(广州站)。
在当天的活动现场,我们随机找了三位已经提车的车主,请他们详细聊了聊他们买车的经历,以及提车后的用车感受。上述评价就来自这三位车主。
这里要给大家交代一下,三位车主均来自广州。
其中,车主比利买的是755 Pro版;车主郑先生买的是580 Pro版;车主Z先生买的是755 MAX版。
而这篇文章由三部分内容组成,其中:
第一部分写的是三位车主选择小鹏G6的8个理由,涉及辅助驾驶、空间、操控等方面;
第二部分是三位车主提车后的初体验,涉及续航、隔音、能耗等方面;
第三部分是我们对小鹏高管群访的信息点总结,涉及小鹏G6交付周期、产能、老带新权益等方面。
文章略长,各位可根据自己需求,直接跳转到对应章节进行阅读。
01
选择小鹏G6的8大原因
总结来说,这三位车主选择G6的理由共有以下8点,包括智能辅助驾驶、驾驶感、空间、续航等。
1. 智能辅助驾驶比同级优秀
这是他们选择小鹏G6的一大原因。
比利认为,G6的辅助驾驶确实能缓解驾驶疲劳,让驾驶者有个“偷懒”的机会,“脚没有那么累了,你只要关注方向盘就好了。”
郑先生的观点也是如此,他觉得跑长途的时候辅助驾驶可以缓解疲劳,市区开又能体会到自己开车的驾驶乐趣。
Z先生因为G6在辅助驾驶方面的优秀表现而放弃了特斯拉Model Y和别克E5这两款车。
他对辅助驾驶的要求非常高,比如360度全景影像,自动泊车这些功能必须要有。
因为他女朋友刚拿驾照一年,此前也没开过其他车,侧方位停车对她来说比较困难。
MAX版的智能泊车,还有一些高阶的辅助驾驶,可以很好地帮助新手司机。
但Model Y和别克E5在这方面完全不如小鹏G6。
2. 驾驶体验:G6开起来非常舒适
比利认为,G6非常好开。他开过雷凌、思域,奥迪Q5三款车,它们都是轿跑风格的车型,避震相对较硬,而G6的避震比较软,开起来非常舒服。
Z先生也告诉我们,小鹏G6的操控给他带来了很大惊喜。
“我们当时试驾的就是755 MAX,它整体的调教是偏运动的,但它的底盘不像特斯拉那么松散,底盘和车一致性、操控都非常不错。
它的操控兼顾舒适和运动,不像特斯拉不顾一切地强调性能,其他方面就不管不顾了。”
这是小鹏G6非常打动他的一点。
3. 空间大,后排巨宽敞
这是比利购买G6的另一个原因,他身高较高,块头也大,但他坐主驾驶位时,即使座椅已经调到很后了,他母亲坐在后排也有一拳的空间,整体空间很宽敞。
Z先生对G6的空间大小也很满意,在这个价格区间里,后排座椅角度可调节更是一个让他感到惊艳的配置。
4. 内饰简约不老气
Z先生买车时考虑过别克E5、Model Y,迫使他放弃的理由是:
前者内饰过于老气,外观过于传统,智能辅助驾驶方面的配置远不如小鹏G6;后者更是有名的毛坯房,完全不在他的审美上。
郑先生买车时还看了比亚迪宋PLUS EV,他觉得这车试驾体验还不错,隔音和底盘也过得去,但劝退他的正是内饰风格和配色,他认为太老气了。
他很喜欢小鹏G6的白色内饰,简约的风格也是他喜欢的。
5. 隔音效果不错
郑先生买车时还考虑过零跑C11,但那车的隔音非常不好,而小鹏G6的隔音效果令他很是满意,以时速80km/h甚至100km/h行驶时也不会觉得噪音大,而这也是他选择这款车的理由之一。
6. 配置高,想要的配置它都有
Z先生认为,这个价位的车该有的配置G6都有,甚至有些配置有些出乎他的意料,比如座椅通风加热、真皮材质,透明底盘等。
“我是不要求什么冰箱、彩电、大沙发的,G6把这个价位能给的配置都给了,没有什么缺胳膊少腿的,这已经是意外之喜了。
小鹏G6就是台标准的水桶车,各方面都比较均衡,没有什么短板。”
郑先生还指出,G6的辅助驾驶功能都是标配的,800V超充平台也是标配的。
在二十几万的车上,小鹏G6的这些配置是其他竞品车型不能相提并论的。
就拿充电功率来说,“同级竞品最多可充到 80 多千瓦,或者90千瓦,那你能充到150千瓦,这就明显不一样了。这是G6的一大优势。”
7. 磷酸铁锂电池比三元锂更有优势
电池类型也是小鹏G6战胜竞品的一大原因。
郑先生原打算购买深蓝S7,这款车的配置,空间等都符合他的要求,但是它搭载的是三元锂电池。
但他想要磷酸铁锂电池,因为他觉得磷酸铁锂更安全,而且南方也没什么寒冷天气,磷酸铁锂足够用了。
8. 续航实在
郑先生认为小鹏G6的续航很实在,他看了G6的续航测评,发现这车的续航真的很扎实。这也是他选择这台车的理由。
以上几点就是三位车主选择小鹏G6这款车的原因。
而在三位车主看来,小鹏G6与特斯拉Model Y相比,还有以下亮点:
首先,小鹏G6更有价格优势,它比Model Y要便宜几万块。
Z先生说,“如果G6不是现在这个价格,我们肯定买Model Y了。”
其次,小鹏G6在内饰、续航、智能语音交互方面也比Model Y更有优势。
除此之外,G6的亮点还表现在空间、操控和舒适性的兼顾,以及内饰设计上。
辅助驾驶方面也是,Model Y虽然也有辅助驾驶,但是FSD在国内用不了,而且还要额外加钱购买。
ok,以上就是三位车主选择购买小鹏G6的8个原因,没有提到的点,欢迎您在评论区留言补充。
02
提车初体验:续航真实,能跑1:1,这个钱花得绝对值得
接下来我们聊聊这款车在现实中的表现。
虽然三位车主都是这两天才提车的,跟我们聊的时候,里程最多的只有200多公里,但基于目前的使用体验,他们对小鹏G6的各项表现都很满意。
Z先生提车那天开了100多公里,他说这趟下来最直观的感受是:这个钱花得绝对值得。
首先,小鹏G6的续航很扎实。
按照WLTP的标准,基本能做到1: 1,高速的电耗只有十四点多,市区内是十一点多。
而他开车风格还比较激进,不会刻意为了节省续航而做妥协。
Z先生认为,按照87.5度的电池容量,G6的这个续航表现非常OK。如果把动能回收调得强一点,他有信心把电耗开到十左右。
其次,隔音效果不错。
Z先生当天还可以试了试G6的隔音效果,“我在粗糙路段时,还刻意试了下胎噪,我选了20英寸的轮毂,整体噪音控制效果也算中规中矩。
虽然做不到四五十万蔚来的效果,但是确实也感受不到太多的胎噪。考虑车价,其实已经是中等偏上的水平了。”
此外,从买车到提车,到参加当天的交付仪式,Z先生对小鹏的服务也给出了非常高的评价,虽然车辆售价不如蔚来,但他享受到的小鹏服务其实和蔚来也差不多。
“我觉得小鹏把性价比做到这种程度,然后还有对应的配套服务去为车主去做一些事情,其实很能打动人心了。
小鹏还是比较用心在做这件事了,并没有因为车型售价放低,而削减用户服务方面的经费。这一块做得还是比较好的。”
郑先生开完这200公里后,最大的感受也是续航真扎实,小鹏G6的百公里电耗要比他的埃安Y低很多。
比利的体验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因为是电车,他可以随便造作,完全不用考虑电费。
他说,“提车后其实我们哪里都没去,我平时也比较习惯宅在家里,但电车嘛,就随便开,我爸昨天(7月14日)下午就开着练了一下午,所以里程数才有了200多公里。”
另一方面,给他触动比较大的是辅助驾驶方面的体验,他之前深度试驾过G9,因此对G6的辅助驾驶也很熟悉了。
周六他开车从家出发到小鹏广州交付中心,70%的路程是在高速上,对比他之前开的奥迪Q5油车,他觉得这车开起来真的很舒服。
此外,对于这台车未来的月销量,三位车主也给予非常大的期待。
Z先生说,“从G6目前的市场反应来看,我觉得已经算是达到之前大家想象的小鹏能靠 G6 这款车翻身的情况了,月销量过万不是问题,网友们的反馈也都是很正向的。
我希望小鹏能够在这个目前的这种状态下继续持续下去,也期待它能再出一款性价比和G6一样能打的车,有了这两个爆款车型,我相信小鹏是不可能倒闭的。
总之,希望小鹏能按照现在这个路线,稳扎稳打,可能利润会低一点,但如果销量够大,市场够大,它的未来也是OK的。”
他还认为,小鹏G6的表现应该会超出很多人的预期,“这次集中交付后,我觉得小鹏G6短期内应该会有个销量和口碑的双向爆发。”
郑先生也认为,在这个价位里,小鹏G6相当有竞争力,以前XNGP没有规模落地的时候,很多人体验不到,根本不知道这个功能有多牛,现在可以在日常道路上使用了,很多人就被吸引了,这势必是小鹏G6爆火的一个原因。
与此同时,他也认为,只要小鹏的产能能够跟上,G6月销量过万是非常轻松的一件事。
03
关于G6交付、老带新权益等7大要点总结
7月15日,参加完小鹏G6的交付仪式后,笔者还参加了一个小鹏高管的群访。这里将大家关注的交付、订单及老带新权益等主要信息整理如下:
1. G6将在七八月完成产能爬坡,目前小鹏两座工厂都已达到单班12小时满负荷运转的状态。
2. 10月份,小鹏G6的月销量或能破万。
3. 小鹏G6的声量某种意义上超过了很多小鹏高管的预期。
“从目前终端的情况来看,在我们全国 440个门店里,客流量确确实实有一个大幅提升,有的门店客流量翻了两三倍。平均客流量表现也是超过同期的70%。”
4. 在开启试驾的这20多天里,小鹏G6试驾车的平均行驶里程已经超过8000公里了,最早一批试驾车的里程已经超过1万公里了。
5. 70%的用户下定了MAX版,再细分来看,订单最多的是755 MAX,其次是 580 MAX,再次是 755 PRO版。
6.Pro版目前的规划交付周期是七周,MAX版是12周,但这是小鹏承诺的最晚周期。
7. 老车主推荐权益从短期来看,“上市那天,我们给老车主的政策要比给新车主的多,老车主都很满意;新车主确实有一些微词,但是我们也做了很多沟通,大家也表示能理解。”
“长期来看,老车主推荐权益我们一直在做,再增加老车主推荐权益是个非常好的建议,但在现在这个时间节点,我们觉得做事情还是有一个轻重缓急。目前我们要做的是把车尽快交付给大家。
老带新这个事情,没准半年之后,我们做到供需平衡了,再陆续推送,现在如果加大老带新的力度,就是在‘火上浇油’。”